德国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借鉴和浙江的对策研究   总报告GDP增长率数据修正后_第1页
德国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借鉴和浙江的对策研究   总报告GDP增长率数据修正后_第2页
德国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借鉴和浙江的对策研究   总报告GDP增长率数据修正后_第3页
德国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借鉴和浙江的对策研究   总报告GDP增长率数据修正后_第4页
德国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借鉴和浙江的对策研究   总报告GDP增长率数据修正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 年度浙江省政府委托课题德国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借鉴和浙江的对策研究浙江工业大学 二一二年九月目 录前言 .1一、以发展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的德国发展经验 .31.1 德国制造业的现状及其优势产业 .31.2 德国制造业的战略地位分析 .51.3 德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与方向路径 .71.4 德国制造业不同时期的发展战略 .121.5 德国国家创新体系 .121.6 德国制造业发展的经验总结 .18二、全球制造业视角下的浙江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比较分析 .242.1 浙江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242.2 浙江制造业的现实地位分析 .252.3 浙江制造业的现状分析 .272.4 全球视角下浙江制造业与德国的比较分析 .33三、发展浙江制造业的思路和创新 .373.1 浙江制造业的地位重构 .373.2 浙江制造业的发展路径选择的思路创新 .393.3 浙江装备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分析 .423.4 浙江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路径选择 .433.5 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支撑体系 .47四、加快发展浙江制造业的决策建议 .524.1 以发展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的德国经验总结 .534.2 基于德国经验和全球制造业视角下的浙江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 .564.3 加快发展浙江制造业的对策建议 .57德国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借鉴和浙江的对策研究1前言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是浙江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我省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发展模式等与德国都极为相似。学习借鉴德国制造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探索适合浙江经济结构和特点的制造业发展道路,对于实现浙江制造业的成功转型升级,整体提升我省的工业能力和水平,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将我省打造成为中国制造业强省、世界制造业基地,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研究所涉及的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及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内涵,我们定义为:制造业:将制造资源经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包括第二产业中除采掘业、公用业的 31 个行业。装备制造业:参照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1) ,装备制造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生产工具和技术装备的制造部门的总称,主要指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 7 大类,是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和资源能源消耗低等特点。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以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等新兴高技术提升传统装备制造业,为国民经济各大行业提供集成的先进技术设备的产业,具有强竞争力及高附加值特德国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借鉴和浙江的对策研究2征,其发展水平决定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高端装备制造业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一、以发展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的德国发展经验德国面积近 36 万平方公里,有 16 个州,8180 万人口。德国是欧洲头号经济体,是目前全球第二大出口国,其经济总量占欧盟总量的三分之一。自 1960 年以来,德国逐渐恢复欧洲制造业中心的地位,是欧洲经济的“发动机” 。制造业产品出口是德国经济的支柱。2008 年 9 月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德国经济被西方媒体称为“一枝独秀” ,注重发展实体经济的“德国模式”抵抗住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保持强劲发展势头。2010 年 4 月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急剧恶化以来,德国经济仍然表现稳定,不仅延续了 60 余年的经济奇迹,而且国家地位也进一步上升。尽管受欧债危机的影响,德国对欧盟国家的出口量明显下降,但强劲增长的欧盟外国家的需求使得 2011 年度德国经济增幅仍然达到 3.0%。1.1 德国制造业的现状及其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制造业是德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道。制造业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部门,其增加值占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稳定在23% 左右 。德国制造业主要有五大优势支柱产业:即汽车和汽车零部件业、机械设备制造业、电子电气工业、化学工业和可再生能德国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借鉴和浙江的对策研究3源产业。一、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工业制造世界一流汽车是德国人的精神追求。汽车在给德国带来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成为德国科技实力的主要载体,成为德国的名片。德国汽车工业创造制造业 1/7 的工作岗位,提供了国内 1/4的税收,实现的增加值约占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 1/5,科技创新投入占德国所有工业科技总投入的 1/3,并带动了德国其他领域的技术发展。汽车工业为德国创造了最多的就业、税收和技术创新成果,是德国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二、机械设备制造工业机械设备制造工业是德国最大、最重要的工业部门之一,其销售额在各工业部门中位居第二。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超过 6000 家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约有 100 万从业人员。2011 年机械设备制造工业增长率超过 14%,占有全欧洲三分之一的专利申请量。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产业,2010 年出口销售额占行业总销售额的份额达到 75.3%,占到德国出口总额的 19.1%。三、电子电气工业德国拥有世界技术领先的电子电气工业。德国电子元件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德国汽车业的发展。汽车电子行业是德国电子元件的最大消费者,通信领域、电子数据处理领域和工业电子领域也是其主要用户,也分别占 20%左右的销售份额。未来德国电子元件市场的发展仍将主要依赖汽车业及工业电子领域的发展。德国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借鉴和浙江的对策研究4四、化学工业化学工业是德国第四大支柱产业,其三大优势领域是基础有机化学品、初级塑料产品及药品,这三个产品领域都占到德国化工生产总量的 15-20%之间。德国拥有为数众多的世界级大型化工企业,其中巴斯夫公司(BASF)是世界最大的化学企业,拜耳公司(Bayer)也在世界大型化工企业中名列前茅,德固萨公司(Degussa)是世界最大的精细化工品生产商,汉高公司(Henkel)是世界第三大日用化工品生产商,Boehringer Ingelheim 公司是世界顶级的植物药生产商等。五、可再生能源产业德国不仅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确保能源安全、能源多元化供应和替代能源的重要战略选择,而且也视之为减少碳排放和节约化石类燃料引起的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从 2000 年到 2010 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重从 5%上升到 18%,2011 年上半年超过20%。德国现任政府的目标是到 2020 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至少达到 35%。表 1 德国制造业主要行业发展情况表年平均从业人数(单位:万人)销售额(单位:亿欧元)行业分支企业数量 2009年2010年年增长率(%)2009年2010年年增长率(% )机械设备制造 6274 939 908 3.3 1610 1730 7.6电子电气 4000 797 803 0.70 1390 1590 14.2德国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借鉴和浙江的对策研究5汽车及汽车零部件1056 694 675 2.7 2020 2480 22.8化学工业 1162 281 278 0.1 840 1030 22.6可再生能源 5207 413 419 1.30 1180 1200 1.701.2 德国制造业的战略地位分析1.2.1 德国制造 业的国际地位分析德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工业大国,是一个“制造强国” ,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位居世界第一。德国在全球制造业领域的领先地位毋容置疑也无法撼动,从上世纪 60 年代开始,德国制造业的汽车、机械、化工等行业一直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拥有大众、奔驰、宝马、汉高、西门子等许多国际上赫赫有名的跨国企业。此外,德国节能环保、生物技术、可再生能源等领域也居世界领先水平。德国柏林经济研究所分析报告显示,在各细分专业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的德国企业超过 2300 家。1.2.2 德国制造 业的本国战略地位分析德国把扶持实体经济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发展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高度发达的制造业成为德国从容应对主权债务危机的中流砥柱,也是在本轮危机中德国能够经受住考验、率先在发达国家中复苏的根本原因。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背景下,2010 年德国制造业实现增加值 5319 亿欧元,同比增长 12.1%,制造业增长对 GDP 贡献率高达 56.4%,成为摆脱经济衰退,推动经济 V型反转的支柱力量。德国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借鉴和浙江的对策研究6德国制造业约有 1100 万员工,占德国就业总人数的 1/3。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德国对外商品贸易的 86%,其中 电子电气、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和化学工业等支柱产业约占出口比重的 40%。2001 年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贸易顺差国,此后顺差额屡创新高,2010 年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 2020 亿美元。1.3 德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与方向路径1.3.1 德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德国属追赶型的工业化国家,国家政权强有力地干预经济,主导现代化进程。在西方各国中,德国制造业的发展可谓后来居上,经历了落后- 赶超- 再落后 -再赶超的发展历程。19 世纪 30 年代,德国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以铁路建设为龙头,带动机械制造、钢铁、煤炭等重工业的高速发展,快速实现工业化。德国仅用了 30 余年时间完成了英国用近 100 年才完成的工业革命,并且大大超过英国和法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19 世纪七十年代至 20 世纪初,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1866 年西门子发明发电机,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1883 年,戴姆勒成功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内燃发动机,成为现代汽车发动机的鼻祖。1886 年,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第一辆汽车。内燃机和汽车的发明,引起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命性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自然科学的德国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借鉴和浙江的对策研究7发展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推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西门子、戴姆勒、奔驰公司等企业由此成为德国制造业的象征。二战后德国实行介于计划经济体制和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在经济保持高增长率的同时,将失业率以及居民收入差距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二战后至今,德国制造业大致经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1、二战后至上世纪 60 年代,制造业恢复发展和重新崛起的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德国在美苏的扶持下,经济迅速复苏,并各自成为东、西两大对立阵营中的重要强国。联邦德国从 20 世纪 50 年代初开始,经济上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创造了“巨大经济奇迹” ,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就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60 年代初,联邦德国已经超过英法,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2、上世纪60年代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