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探索研究_第1页
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探索研究_第2页
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探索研究_第3页
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探索研究_第4页
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探索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我国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管理手段,同时也是提升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课题。改变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现状,应该在建立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加强立法监督、增强公众的参与、制定认证标准,形成综合评价体系等方面作出更多努力。本文分析的是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作为一个盈利性的社会经济组织,是社会有机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各种利益相关者利益的集合体。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社会对企业的道义要求,还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工具,是企业社会性与经济性的动态整合,是企业对其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伦理道德责任、经济责任、公益责任的综合体。【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立法监督AbstractAs the tid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driven by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anagement tool for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lso the important task of promoting enterprises core competitiveness. To change the present lack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China, the government should establish a mechanism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enhance legislative oversight, strengthen of popular participation, develop certification standards, and form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 ,which need more efforts. This analysis is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enterprises. As a for-profit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Enterprise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social organism, and a collection of various stakeholder interest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not only a moral imperative of the social enterprise, but also is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n enterprise tool, and is the integration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ynamics of the enterprise. Enterprise is the company to its stakeholders the liability of legal, ethical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financial responsibility, public liability complexes.【Key words】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takeholder, Legislative oversight目 录第 1 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第 2 章 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理论2.1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与内容 .42.2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52.3 国际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标准 .62.4 国内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体系 .7第 3 章 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现状及原因3.1 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现状 .93.2 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 .103.2.1 企业内部原因 .103.2.2 企业外部原因 .11第 4 章 应对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对策4.1 企业内部对策 .124.1.1 树立现代经营理念 .124.1.2 加强内部管理 .124.2 企业外部对策 .134.2.1 加强政府引导,强化社会舆论监督 .134.2.2 推进法制建设,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134.2.3 制定认证标准,形成综合评价体系 .144.2.4 增强对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激励 .15结 束 语 .16参考文献 .17致 谢 .19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初探1第 1 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海尔把自己的价值观定义为:“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共同价值高于个体价值,共同协作的价值高于独立单干的价值,社会的价值高于利润的价值。”近些年我国一直在为构建和谐社会而进行不懈的奋斗和努力,我们要构建的是一个既充满活力又有秩序的社会,因此需要我们调动诸多社会资源如:劳动、知识、管理、资本和技术等,便于实现目标。企业既承担内部对其员工和股东的责任,又承担外部对消费者、社会以及环境的责任,也就是企业利用其优势资源为社会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服务,为可持续发展服务。虽然企业社会责任这个词已经出现了多年,很多学者也研究了多年,但现今社会中,企业社会责任这个词语并没有被广大的企业经营者们所了解,他们并未真正的意识到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企业和社会的重要性。从 2011 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中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普遍下滑。 【1】 蓝皮书指出,目前我国 100 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整体水平仍然较低,近七成企业仍处于“旁观”状态,没有推动社会责任管理。根据社科院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标准以及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估体系,对 2011 上半年发布的 531 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分析,发现这些上市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超过八成不合格。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于提升综合竞争力、与国际经济接轨、改善社会形象,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提升企业形象,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助于其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从而获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其次,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别人无法复制的东西,是融合了企业各种能力的一种综合表现。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上升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从被动转为主动,不仅有利于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还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内聚力、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再次,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实现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初探2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协调统一、共同发展的重要保证:一方面,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加强安全生产,实现企业内部的和谐;另一方面,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平稳发展。第 2 章 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理论2.1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与内容1.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所谓企业社会责任,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同的定义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权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利益相关方,如雇员、债权人、消费者、环境、社会弱者群体以及整个社会等的社会责任。 【13】在西方,消费者权益的要求是企业实施社会责任的直接动力之一。随着经济、科技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受教育的水平与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不再只关心自己需求的满足,还进一步的关心整个社会的进步、发展和长远利益。他们要求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不仅要考虑到眼前的利益,还应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如果企业无视消费者的心声,就肯定会受到来自于全社会舆论上的谴责和行动上的“惩罚” 。 经济导报读者调查结果显示,一旦发现企业有欺骗消费者的行为,79.07的被调查者表示将拒绝购买其产品和服务,其中 23.26的人表示除自己不买外,还会劝说亲朋好友别买。 【14】在国内,因为人们收入的水平、生活的质量和思维的观念有限,消费者群体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还知之甚少,他们关注的多是商品的价格和最终的形态,对生产过程的关注基本集中于对环境的保护,劳工权益的保护还没有进入大多数消费者的视野。由此可见,目前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状况是不容乐观的,对于多数的企业而言,若是不改变牺牲劳动者的利益从而换取经济高速增长的行为模式,则会影响我国社会的稳定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造成新的两极分化,而最终受到损害的是整个社会的利益,其中就包括企业本身在内。2.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基于国内外对社会责任的研究,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社会责任进行分类, 【15】 包括多项内容,如:企业对股东的责任、对员工的责任、对债权人的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对政府的责任和对公益事业的责任。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初探3(1)企业对股东的责任。企业作为受托经营者,必须保障对其所有者的责任履行,实现股东能够取得利益,并全面、准确地提供财务报告以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实现股东收益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2)企业对员工的责任。员工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体,也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企业对员工承担的责任具体表现为:在员工工资待遇、福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方面承担的责任;为保障员工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为员工提供晋升、培训、接受教育等机会。(3)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消费者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最终力量,股东利益最终要依赖消费者来实现,其责任表现为: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或服务,履行产品或服务方面的承诺,不欺诈消费者和牟取暴利。(4)企业对政府的责任。政府代表国家对社会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为企业的运转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基础设施、公共资源、国家安全、立法支持、社会服务等,而企业作为“社会公民”要对政府承担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具体表现为:合法经营、照章纳税。2.2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企业是否有必要投入一些成本来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一直以来是企业管理者争论的话题。以下是从社会责任与利润最大化、企业竞争力、社会效益三个方面的关系来论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1.社会责任与利润最大化在正常状态下,企业永恒的追求应该是利润最大化,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可能会导致诸多成本的增加,这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相矛盾。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之间有着正相关的关系。我国亚宝药业集团的发展历程就说明了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的正相关关系。亚宝药业集团的前身是国营芮城制药厂,1990 时面临倒闭,新经理上任,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的主题,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如投入大笔资金建体育场,满足了当地人民的体育和文化活动的需求,从而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芮药一年内起死回生”,一年比一年好。1996 年,“芮药”产值突破了亿元,亚宝集团应运而生,1997年跻身全国中成药国有重点企业 50 强,2000 年顺利通过国家 GMP 认证,2002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初探4年亚宝药业股票上市成功,成为山西医药行业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总资产已达 60 多亿元,较 1990 年增加 60 多倍。 【16】 因此,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具体表现在:首先,企业内部的员工承担责任,这将提高员工的忠诚度与归属感,使员工具有创新热情,将使企业获得成功的商业运作。其次,外部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有利于整体社会责任提高,同时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力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情况下,获得资源优势已成为一种常态的竞争行为。传统的交付,成本,灵活性,质量要求已成为最基本的标准,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有一个独特的优势资源。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可以提高竞争力,可以减少风险的竞争力资源。明确社会责任可以改善企业与政府、企业和公共及民间组织,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为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社会形象的企业可以有效的吸引有能力人才,使员工发挥更高的绩效。3.社会责任与社会效益企业对当今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加。企业的行为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也可能给社会带来灾难。同时,作为载体的社会,为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经济发展如此迅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社会稳定。如果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缓解社会矛盾,为自身的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3 国际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标准国际范围内与企业社会责任有关的标准大体上可分为四类,即劳工保护标准、环境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综合性标准以及评价和审计标准。1.劳工保护标准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企业、民间组织以及一些国家曾提出了体面劳动、社会条款、SA8000 等诸多劳工保护标准,使得国际劳工标准由单一的国际劳工组织公约,发展成为包含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国际劳工标准体系。其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是“社会条款”和“SA8000” 。2.环境或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初探5国际环境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ISO9000 和 ISO14000 标准。ISO9000 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在 1994 年提出的概念,是指由 ISO/TC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中国于 1992 年将 ISO9000 等采用为国家标准。ISO14000 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继 ISO9000 标准之后于 1996 年推出的又一个管理标准。该系列标准是一体化的国际标准,它包括了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分析等国际环境管理领域内的许多焦点问题,旨在指导各类组织取得和表现正确的环境行为。3.综合标准国际比较有影响力的衡量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综合体系的有多米尼社会责任投资指数(KLD),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对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DJSI),全球契约标准,行为守则和 ISO26000。前五个已经实施多年,ISO26000 在 2011 年发布。4.评 价 与 审 计 标 准 ( AA1000)最 著 名 的 企 业 社 会 责 任 评 价 和 审 计 标 准 是 1995 个 英 国 社 会 和 道 德 责 任研 究 所 ( Institute of Social and Ethical Accountability) 建 立 了 一个 非 营 利 组 织 Accountability 在 1999 发 布 的 AA 1000 标 准 。 本 准 则的 目 的 是 为 各 种 组 织 提 供 有 效 的 审 计 和 社 会 责 任 的 管 理 工 具 和 标 准 , 提 高责 任 意 识 , 可 持 续 发 展 。 AA 1000 系 列 标 准 已 成 为 一 个 可 持 续 发 展 , 非 财 务审 计 是 一 个 重 要 的 规 则 。 利 益 相 关 者 的 参 与 , 也 是 一 个 领 先 标 准 。2.4 国内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体系国 内 企 业 社 会 责 任 评 价 体 系 不 多 , 包 括 : 双 草 案 , 中 国 企 业 社 会 责 任评 价 体 系 和 标 准 , 中 国 纺 织 企 业 社 会 责 任 管 理 体 系 , CSR-GATEs 与 验 证 标准 等 。 前 两 个 是 一 个 全 面 的 社 会 责 任 评 价 体 系 , 后 两 个 是 企 业 内 部 员 工 利益 的 评 价 体 系 。1.双 草 案在 参 照 有 关 国 际 机 构 的 报 告 模 板 以 及 30 多 家 世 界 著 名 公 司 的 企 业 责 任报 告 的 基 础 上 , 由 商 务 部 企 业 研 究 中 心 、 中 国 社 科 院 世 界 经 济 与 政 治 研 究 所联 合 制 定 了 中 国 公 司 责 任 报 告 编 制 大 纲 (草 案 ) 、 中 国 公 司 责 任 评 价 办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初探6法 (草 案 ) ( 简 称 双 草 案 ) 。 这 两 份 关 于 公 司 社 会 责 任 的 草 案 于 2006 年2 月 16 日 在 “企 业 、 公 司 责 任 与 软 竞 争 力 峰 会 ”上 正 式 发 布 。 双 草 案 所 界 定 的 一 级 企 业 社 会 责 任 体 系 包 含 股 东 责 任 、 社 会 责 任 和 环 境 责 任 。2.中 国 企 业 社 会 责 任 调 查 评 价 体 系 与 标 准 中 国 企 业 社 会 责 任 调 查 评 价 体 系 与 标 准 是 由 北 大 民 营 经 济 研 究 院于 2006 年 完 成 的 。 该 评 价 体 系 与 标 准 主 要 包 含 三 个 维 度 , 即 经 济 责 任 、 环境 责 任 和 社 会 责 任 。3.中 国 纺 织 企 业 社 会 责 任 管 理 体 系 ( CSC9000T)2005 年 , 中 国 纺 织 工 业 协 会 社 会 责 任 建 设 推 广 委 员 会 发 布 了 中 国 纺 织 企业 社 会 责 任 管 理 体 系 (China social compliance 9000 for Textile&Apparel Industry, 简 称 CSC9000T), 已 经 推 出 最 新 的 中 国 纺织 服 装 企 业 社 会 责 任 管 理 体 系 总 则 及 细 则 ( 2008 年 版 ) , 对 纺 织 业 中 企 业社 会 责 任 的 要 求 作 了 比 较 全 面 的 规 定 。4.CSR-GATEs 及 验 证 准 则2008 年 6 月 18 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社会责任办公室推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