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液体复苏_第1页
急性胰腺炎的液体复苏_第2页
急性胰腺炎的液体复苏_第3页
急性胰腺炎的液体复苏_第4页
急性胰腺炎的液体复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性胰腺炎的液体复苏,1,Discussion,为什么要进行液体复苏?,2,2000年全国胰腺外科会议按照病程将重症急性胰腺炎分为3期:急性反应期最初阶段:约10天左右急腹症、血尿淀粉酶增高、血糖增高、血钙降低并发症:ARDS、急性肾衰、脑病、休克全身感染期持续约2个月左右稽留高热或弛张热心动过速和呼吸浅速等全身性炎症反应残余感染期23个月后全身营养不良、低热,液体复苏,3,液体复苏是重要的循环支持手段,液体复苏,4,降低血小板粘附性,缓解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及其造成的危害,改善微循环,纠正低血容量休克,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提高胶体渗透压,保障组织氧合,SAP 早期病理生理学特点决定了应尽早开始进行积极、充分的液体复苏,降低血液粘滞度提高血流速度,充分灌注胰腺微循环,杜绝胰腺坏死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液体复苏,5,注 意,液体复苏必须避免纠正过度液体过负荷,更易发生肺组织水肿,导致ARDS过多的液体负荷,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功能障碍加重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6,液体复苏理想状态,有效扩容,避免组织间隙过多液体潴留,调整体液分布,改善组织氧供,使氧供和氧需达到平衡,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组织灌注,避免加重液体正平衡,减少胰外器官功能障碍,7,液体复苏关键,8,Discussion,怎么进行液体复苏?,9,72h 内是液体复苏的黄金时段,死亡高峰是在疾病发病72h 内,液体复苏时间,10,液体复苏补什么?,急性胰腺炎行首次液体复苏的最佳液体是什么?乳酸林格氏液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乳酸林格氏液2015年日本肝胆胰外科学会指南:急性胰腺炎的管理推荐意见乳酸林格氏液是早期液体复苏的首选美国胃肠病学会和国际胰腺病协会美国胰腺协会指南首次液体复苏推荐使用平衡液(高度共识)需要快速复苏的病人可适量选用代血浆制剂,11,输注成分是早期液体复苏的核心问题对复苏液体选择的争论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目前仍存在分歧晶体SAP早期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大量快速输液,特别是大量晶体液的输入,因毛细血管渗漏的原因导致全身水肿加重、腹腔压力进一步增高影响肺泡气体交换而加重呼吸功能不全和组织缺氧降低血管内胶体渗透压、半衰期较短,扩容效果不理想胶体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将第三间隙的体液转移到循环中,改善组织的缺氧,再通过利尿等方式将多余的体液排出体外,防止液体潴留防止毛细血管渗漏、抑制炎症介质的表达、减少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改善器官局部微循环,减少内皮细胞激活,减轻炎症反应,液体复苏补什么?,12,在低血容量时机体最初受 累的是血管外液,先用晶体,能恢复最佳血浆容量、血容量和氧供,液体用量远较晶体液少,先用胶体,晶、胶体液各有优缺点,结论,液体复苏补什么?,13,采用适当晶胶比(2:1)的控制性液体复苏减轻体液潴留改善氧合指数提高患者存活率晶体:用生理盐水、乳酸钠林格、5%糖盐水等胶体:血浆、6羟乙基淀粉、白蛋白、新鲜冰冻血浆、706代血浆、贺斯,液体复苏补什么?,14,量补液总量=基本需要量+第三间隙损失量+继续丢失量,液体复苏怎么补?,15,第一个24h补充预计前72h总液体量的1/2入院时开始35 d,每天输注液体容量与出量间适当控制为负平衡-300一-500 ml根据患者情况用利尿剂,使每小时尿量100 ml,液体复苏怎么补?,16,液体输注的最佳速率?首次液体复苏,可采用5-10 ml/kg/h的速度进行静脉输注,直至达到复苏目标有研究发现,采用5-10ml/kg/h的速度进行静脉输注的患者,其机械通气比例、腹腔膜室综合征和脓毒血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较之采用10-15ml/kg/h的速度进行静脉输注的患者为低30min内快速输液(5001000ml/h)并应用升压药将血压维持在90/60mmHg然后以中等速度(200400ml/h)扩容,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另有一项研究发现患者采用缓慢输液使得红细胞比容在48小时内保持35以上,较之另一快速输液组(红细胞比容在48小时内降至35以下)在脓毒血症和死亡率方面均有减少,液体复苏怎么补?,由于年龄及合并症等个体化因素,指南对上述液体输注速率提出必须充分警惕并考虑个体差异,17,怎么监测?,18,如何判断患者对于首次液体复苏的反应?,液体复苏监测?,精确进行液体复苏,既保证组织灌注,又不增加心肺等器官负担,是困扰临床的一个难题,19,非侵袭性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每小时尿量、红细胞压积(HCT)、血气分析、尿管测定膀胱内压间接反映lAP变化侵袭性指标:每搏输出量、胸腔内血容量、中心静脉压(CVP)、肺毛细血管楔压(PWCP)、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血管外肺水指数(肺水肿情况)胸腔内血容积指数(心脏前负荷),液体复苏监测?,20,液体复苏复苏有效?,口干、口渴好转,21,目标导向治疗(EGDT )理想的目标心率80110 次/min 尿量0.5 mL/(kg h) 平均动脉压(MBP) 65mmHg 中心静脉压(CVP)815mmHg红细胞压积(HCT) 0.30中心静脉血氧饱合度(ScVO )0.70达到目标后,体液分布调整,第三间隙液体回流至血管,再通过利尿剂或血滤等方法,将体内的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