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个案研究的表述文本问题、实质与实践_第1页
社会学个案研究的表述文本问题、实质与实践_第2页
社会学个案研究的表述文本问题、实质与实践_第3页
社会学个案研究的表述文本问题、实质与实践_第4页
社会学个案研究的表述文本问题、实质与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学个案研究的表述文本:问题、实质与实践本文所讨论的问题,从接触社会学个案研究那天开始,我就在思考。曾立志写成一篇势大力沉的专业论文,但几作几辍,迁延时间颇长,后恰逢中国社会科学报约稿,于是草成目前所见的这篇短文以应命。万丈雄心以虎头蛇尾收场,想来颇为遗憾。原文分成上、下两篇,分别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 年 2 月 23 日第 11版和 3 月 2 月第 11 版。发表时有删节,并增加了小标题。这里发表的是原稿。时过境迁,原稿中的核心观点之一 “两个讲清楚”,如今已经发展为“三个讲清楚”,即理论讲清楚、故事讲清楚、理论与故事的关系讲清楚。不过,尽管表述略有出入,意思却是差不多的,所以也就不作改动。这篇短文,自认为还有点意思。不过,就连我自己的研究生,我都不知道真正读过的有几多。近日,周雪光教授来系里与一些老师和学生聊天,不知怎么扯到这个话题上。受此激发,我决定将其做成微信发表,供诸君哂正。说个案研究是社会学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大概不会有争议。但要说个案研究的成果应该怎么表述,争议可能就大了。本人的博士论文就是一个个案研究。说来让人奇怪,当年博士论文最让我痛苦的不是前期的田野调查或理论建构,而是后期的论文写作。我发现,在我自己的脑海中,理论是清楚的,故事(事实)也是清楚的,但落到纸面上,要同时把理论和故事都讲清楚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怎样做到“两个讲清楚”,即把理论讲清楚,同时把故事讲清楚,困扰了我相当长的时间,最终也没有很好地解决。我博士毕业快十年了,却发现当年困扰我的问题,至今仍在困扰社会学。在论文答辩会上,我经常听到有评委指责一篇个案研究论文“只讲故事,不讲道理” 、“只说事,不讲理” 。社会学个案研究的最终 成果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文本形态来表述?这里准备就该问题作一点没有结论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个案文本表述什么?社会学个案研究在写作时首先碰到的一个问题是:应该表述什么?即哪些问题是作者在文本中必须交待的?哪些问题是不必交待的?哪些东西应该纳入文本,哪些东西则不必纳入?具体来说,又分为两个方面:理论与事实理论,就是所要表达的理论观点、命题和框架;事实,就是所搜集的、用以证实或证伪某种理论假设的经验材料。这两个方面,到底应该呈现哪一个?或者说,到底应该以谁为主?本文开篇所提到的“ 讲故事”还是“讲道理”的争论说的就是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从表述策略上看,理论解释和事实陈述之间存在很大矛盾。任何理论命题和框架都是从经验事实中抽象出来的,与经验事实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对应关系。但是,理论范畴之间的演绎关系与经验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一个理论命题可能同时涉及多个空间、多个时间、多个地点中发生的故事,而一个故事情节也可能同时涉及多个理论命题或范畴。这样一种多维立体对应关系与只能平面线性展开的表述文本之间存在着深刻矛盾。这就给作者出了一个难题:到底以谁为中心来布置整个文本?如果以理论解释为中心,那么,经验事实中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等等之间的关系就难以交待清楚;反过来,如果以经验事实为中心,时间、空间、人物、事件之间的关系是交待清楚了,但理论范畴、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又难以交待清楚。“摆事实、讲道理”是社会学经验 研究的基本要求,这 种要求体现在文本上,就是“两个 讲 清楚” 既要事 实讲清楚,又要理论讲 清楚。但事实上,要把其中一个讲清楚都已经很困难了,更何况两个同时讲清楚。于是,理论还是事实就成了表述什么的第一个问题。主体与客体所谓主体,即研究者的个人立场及研究过程;客体,即个案研究的对象。即使是“摆事实”,也面临一个摆哪些事实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争论最大的是,研究者个人性的立场和研究过程应不应该在文本中出现,如果出现,又应该在多大程度上、以什么方式出现。在通常所见的科学文本中,研究者本人的立场及研究过程是隐蔽的,顶多出现在前言或后记中;而在正文中,研究者会有意识地隐蔽个性,而出之以“客观公正”的科学口吻。但这 一做法遭到一些学者的 质疑,认为这种做法非但做不到客观公正,反而会损害客观公正。那么,研究者的个人立场和研究过程到底应不应该,如果应该,又应该以什么方式出现在文本中。为科学而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述文本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科学观问题。正如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所发现的,尽管具体的科学研究过程是杂乱无章的,充满了直觉、失误、曲折和巧合,但在最后的表述文本中,这些细节都被忽略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非常纯粹、“干净”的文本 在这个文本中,各个事件、情 节、范畴之间的关系都呈现出一种有序的、必然的联系。为什么?因为在这些科学家看来,科学家提供一个表述文本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描述或展示科学研究客体的真实状态和研究者的真实研究过程,而是为了向世人展示他的科学成果,而只有有序和必然才符合“科学”的要求。社会学家也不例外,他们也是按照他们所认同的“科学文本格式”来写作,来表述其成果的。由于他们对科学的看法不一样,对什么样的文本才符合科学的看法也就不一样,从而最后呈现给世人的文本形态也就不一样。上述关于个案研究表述文本的争论,实际上涉及社会学的一个核心争论,即社会运作是不是存在像自然规律一样的客观规律?即使社会运作是有规律的,社会学家能不能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理论解释与事实陈述首先来看理论解释与事实陈述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在很多学科中并不成为问题。比如哲学,基本上只呈现理论,经验事实基本不进入表述文本或只是点缀;而历史学文本则基本上只呈现事实,理论分析只是点评式的或处于非常附带的地位。这个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困扰社会学的重要问题,根源在于社会学的理想之一,是建立一门像自然科学那样的实证学科。既然是“科学”,就不能没有理论,但它又不能像哲学那样只呈现理论,因为社会学历来反对哲学思辨,认为它不具有可证伪性。为了显示可证伪性,于是社会学在表述文本中往往大量呈现经验事实,并且越完整、越原始越好。只有这样,才表明社会学是在“让事实说话” ,理论是从经验事实 中归纳出来的,而不是凭空想像或闭门拼凑出来的。事实越完整,越原始,越表明社会学“尊重事实”,越表明自己的理论经得起事实的检验。但另一方面,社会学呈现事实又不能像历史学那样只“讲故事”,因为在坚定的实证主义者看来,没有理论抽象、没有理论命题就没有科学。这样,理论解释与事实陈述之间的矛盾就冒出来了:到底呈现哪一个,到底以谁为主?如果偏重于讲故事,理论没有讲清楚,会被认为是在堆砌资料,缺乏科学价值。如果偏重于讲理论,故事没有讲清楚,会被认为资料贫乏,没有实证性,同样缺乏科学价值。非得“两个讲清楚 ”,才具有科学价值,但基于理论解释和事实陈述各自本身的复杂性,这何其难也。研究主体在文本中的呈现其次来看研究主体的个体立场和研究过程要不要出现在文本中的问题。在定量社会学研究的表述文本中,基于可证伪性的科学理念,往往会报告一些研究过程细节,比如抽样设计、抽样框的获取、调查实施过程、变量,等等。这样做,是为了表白本研究的科学性。因此,文本中即使报告研究过程细节,也是规范化的、模式化的,不但要避免呈现研究者的个性,反而要尽力遮蔽个性。它要通过屏蔽研究主体个性的办法,让读者觉得研究主体的主观性没有干涉研究对象。这样一种表述方式,在一些研究者看来,是怯懦的、没有学术勇气的表现。比如,“浙江村”的研究者项飙说:“述说者应该承认他所进行的调查是一个和被调查互相理解的过程。他发现事实的过程 和他所发现的过程同样重要。在理论的述说中,他也应该显示自己如何从各个具体的事实中得到启发。那种以往文本中所强调的主流的工作程序:在对事实的全面掌握的基础上,按照严密的科学规范系统地提出思想,是不可信的,也是不可取的。具体的事实才是理论的出发点,述说者应该有勇气表现出自己思考中的艰难、矛盾。”为此,项飙主张,要将“发现 的逻辑”,也就是学术研究经历也写到文本中去,要“把研究的个性特征和主 观特征表露出来”,认为只有这样才算是“回到事实” 。他还说,之所以将 “发现的逻辑”也呈现在文本中,是因为这样可以“增加研究报告的可讨论性和可检验性”,“当读者对作者所描述的某个事实感到惊讶时,他应该可以猜测可能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当对作者的某个观点感兴趣时,他们也应该能知道这个观点可能的普遍性有多强”。按照这种说法,将研究者本人的研究过程也写进文章中去,也是为了提高科学性。之所以有助于提高科学性,是因为社会研究过程本质上不同于自然研究过程:社会研究过程具有反思性,即研究对象本身会受研究者个人特征的影响,从而导致研究过程变成一个研究主体与客体互动、互构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文本中不呈现研究者个体性的研究过程,读者就无法了解研究主体与客观的互动互构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成果的科学性。而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只报告普遍性、模式性的研究过程即可。由上面的论述可知,个案研究文本“表述什么”的问题是与社会学的科学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何处理表述文本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科学哲学问题,而不纯粹是一个写作技巧问题。个案文本的实践:一个简单的评论最近二十年来,社会学个案研究成果纷呈,在表述文体上也多有探索和创新。社会学与民族志对于个案研究成果的表述,最能为社会学提供参考的文本形态是人类学的民族志。民族志写作已经有百余年的实践历史,其创作和评价已经有一套较为成熟的程序和标准,但不难发现,中国社会学界似乎对这个文本形态的接受程度并不高。究其原因,恐怕在于民族志以勾勒文化完型为职志的取向与社会学构造实证科学的兴趣并不投契。基于自己的科学取向,典型的民族志写作通常是以事实为中心,注重事实本身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但理论建构十分薄弱,基本上不呈现理论,或只在导论或结语中穿靴戴帽式地表述一下作者的理论观点。这样一种文本形态,优点是事实的全貌呈现得非常清楚,但这种翔实的事实呈现所具有的科学意义深受两个方面的限制:一是读者本身的理论修养。在民族志中,由于理论观点深深地隐藏在文本的背后,对那些理论修养不够深厚的读者来说,一个民族志文本除了可供猎奇之外,也许不再有别的用处。二是文本与读者的文化距离。民族志即使能够为后续的科学研究提供经验资料,其科学意义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本与读者之间的文化距离。如果文本与读者属于同一文化,那么该民族志文本不会引起任何科学上的“好奇”,而“好奇 ”是驱动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再进一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区、族群与整个社会越来越融为一体,即使想以一个社区或族群为单位勾勒一个文化完型也越来越困难了。由于民族志文体在追求和表述“科学”上面临的困难,矢志追求科学的社会学拒绝民族志文体是不难理解的。在拒绝民族志文体的同时,中国社会学者在探索新的个案表述文体。这方面特别值得注意的成果有两个:一是项飙的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北京三联书店,2000),另一个是 应星的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北京三联书店,2001)。它们在文本策略方面各有特色。跨越边界的社区该书的文本特色是,全书以“发现的逻辑”,即作者的调查寻访和研究过程为主线来组织材料,作者本人的“兴趣”,包括对事件真相的兴趣和事件背后的理论内涵的兴趣,牵引着人物、事件、时间、空间和话题的转换。由于既不像人类学那样汲汲于把纷繁芜杂的经验事实组织成一个圆融自足的文化完型,也不像社会学那样拘泥于特定的理论传统、命题和概念,而是一切表述“以我为主”,该说事时说事,该讲理时讲理,反而能够洒脱无碍,能够酣畅淋漓地表达自己。对读者来说,也有一种踏上“发现之旅”的快感。相信很多读者都会对作者敏锐的问题意识和理论洞察力留下深刻印象。然而,作者完全以自己的“兴趣”而不是某个学术共同体“兴趣”为中心来进行事实陈述和理论阐释,至少,作者没有清楚地表明他这个个案研究与某个学术共同体的“兴趣”的联系何在,于是该个案在整个科学脉络中的位置和意义就有些模糊不清了。不管作者的追求是什么,一项研究清晰地把自己在某幅“学术地图” 上的定位标示出来,是 读者的内在需要;只有这样,他才能够清晰地了解某个“ 学术地貌”的演变,从而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这本书鲜明地体现了本文所说的表述上兼顾事件陈述与理论解释所面临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个困难,作者采取了一种独特的表述策略,即正文与注释相结合的方法:正文集中精力讲故事,故事所涉及的理论背景或所内涵的理论意义以注释的方式加以阐述。不难理解作者采用这样一种“注疏体”背后的苦衷。试想,“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 在 时间上前后跨度几十年,在空 间上虽仅是一个乡镇的故事,却涉及县、地、省和中央等多个层级,涉及的人物和事件更是多不胜数。如此复杂的情节,能够把故事讲清楚已属不易,要加上理论阐释岂不乱上加乱?更何况,从注释部分来看,作者的理论追求也是“其志不在小”,涉及的理论命题和传统如此繁多,再加到正文中去,内容处理的难度无疑将爆炸式增长。作者现在采取的这种文体,一个巨大的优势是“事件”呈现非常完整,让读者对社会过程的复杂性有非常清晰的了解,特别是对一些偶然性、即时性因素的作用有很深刻的认识。“ 上访”是学术界深感兴趣但又深感隔膜的社会事实,作者能够做如此细腻的、如此大的历史、空间和政治跨度的展示,实在是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