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哈里·布莱克门的最高法院之旅》有感WORD版_第1页
读《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哈里·布莱克门的最高法院之旅》有感WORD版_第2页
读《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哈里·布莱克门的最高法院之旅》有感WORD版_第3页
读《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哈里·布莱克门的最高法院之旅》有感WORD版_第4页
读《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哈里·布莱克门的最高法院之旅》有感WORD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哈里布莱克门的最高法院之旅有感作为当下中国现行法律体系下的一名中、基层法院的法官,我对中外的大法官有崇敬,更有好奇,所以当我在书架上看到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哈里布莱克门的最高法院之旅这本书时,我立刻毫不犹豫地拿下了这本书,并开始阅读。老实说,虽然我是学法律出身的,也在中、基层法院工作了十多年,但我对美国的联邦最高法院及其大法官并不了解多少,读过这本书,我了解了哈里布莱克门这位大法官的成长,包括他思想、立场的变化、纠结、升华,并通过他的成长和任职经历对美国的司法生态、意识形态,乃至司法文化的演进,有了更多感性的体会,更深刻的理解。当然,这本书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仍是哈里布莱克门这位大法官的个人素养及其对法律事业的执着,让我对如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一名合格的燃灯者有了更多的思考。一、认真勤勉地对待每一起案件我读这本书,首先感慨于布莱克门大法官的勤勉和认真。布莱克门出生于1908年,从哈佛法学院毕业后,开始了律师生涯,1959年9月出任联系第八巡回上诉法院法官,1970年出任最高法院大法官。从出任法官伊始,布莱克门就养成了一个很好的习惯,并将它保持到自己从最高法院退休。每次庭审前,布莱克门都会认真浏览各方当事人提交的诉状,审阅法律助理准备的各类备忘录。随后,他会口述一份审前备忘录,记录案件争议点,以及自己阅卷后的初步想法。而在庭审中,布莱克门通过做笔记,保持自己对庭审的注意力。对于一名法官而言,认真对待每一起案件,认真听审每一次庭审是基本职责,然而法官也是人,也难免会有所懈怠,就我个人而言,我对布莱克门大法官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无比敬佩。1999年,布莱克门大法官在去世之前,将私人收藏全部捐给了国会图书馆。布莱克门大法官生前深居简出,寡言少语,分装在1585个纸箱里的这50万份文献,既有布莱克门的日记、书信,也有各种内部会议记录、判决意见初稿以及大法官们相互传阅的备忘录。这些文献成为后人研究布莱克门的司法生涯,以及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诸多判断内幕的宝贵资源。在美国,布莱克门大法官的名字始终与“罗伊案”联系在一起,该案的审理一波三折,堕胎不单纯是医学问题,更因其涉及到胎儿和妇女的人权保障,涉及伦理、道德的争议在全美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作为该案判决书多数意见的撰写者,布莱克门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但我在阅读本书时,不仅随该案的发展而心潮起伏,更被布莱克门大法官的认真精神所深深地折服。布莱克门在根据首席大法官的指派撰写了判决书多数意见初稿后,并没有就此让这件事过去,1972年7月,他利用夏季闭庭期的时间到梅奥诊所医学图书馆做了一周的研究,专门就与堕胎历史、实务相关的书籍、文章进行查阅,并做了详细的笔记和标注,给每一份需要援引的重要事实和观点做上记号,并用工整字迹誊抄在便签本上。他的这些研究成果后来体现在1973年布莱克门重新提交的长达50页的“罗伊诉韦德案”的意见之中。读罢这段历史,掩卷深思,作为一名法官,除了要具备本职工作所应有的法律素养,我们还将遇到各种各样专业的问题,认真地去学习、了解这些法律之外的问题,才能有助于我们做出更准确而公正的判决,我们可以借助各领域的专家意见,但我们不能一无所知,认真地对待每一起案件,作为一名法官,我所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二、要有对公平正义的永恒追求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由九位大法官组成,只有在有大法官病逝、辞职或退休的情况下,才能由总统提名递补。故总统一旦有机会提名大法官,总会尽量选择一个与自己意识形态相近的候选人。当然这个提名还须通过参议院司法委员会组织的确认听证会,并经参议院集体投票批准。而布莱克门的任命也是尼克松总统与参议院三次博弈之后的结果。布莱克门能得到这个任命,是因为他的司法理念相对保守,温和中立,外加首席大法官伯格的幕后运作和大力举荐。尼克松和伯格这么做,当然是想藉此壮大保守派的力量。入院之初,布莱克门在多数案件中,确实能做到与伯格保持一致,没有让总统和首席大法官失望。但在“罗伊案”之后,布莱克门逐步摆脱伯格的影响,致力于维护公民的隐私权、平等权和言论自由权,自由化倾向日益严重。20世纪90年代,随着布伦南、马歇乐陆续退休,当年被视为保守派“打手”的布莱克门,俨然成为最高法院自由源的领军人物。但他始终能够就事论事,与人为善,不因政见之争与人交恶。任何同僚遇到生活或工作上的困难,他都会施以援手。就事论事,将工作与个人情感分开,这是保持司法公正的基础。尽管东西方的法律文化、法律制度有差异,导致我们与布莱克门等大法官在某些具体问题上对公平、正义的认识有所不同,但不妨碍我对其坚持自己公平、正义理念及为之所采取的行动的敬佩。当布莱克门与有着数十年深厚友谊的好友兼首席大法官伯格在司法理念上出现分岐时,当布莱克门与对其有知遇之恩,提名其出任大法官的尼克松总统在对待民众的权利上有不同观点时,虽然他也有矛盾,内心有挣扎,但他最终仍坚持了其内心所认可的公平和正义,选择了站在伯格和总统的对立面。而这些坚持,在其后被证明维护或推动了民众的权利保障。作为一名法官,我们所处理的每一起案件都面临着利益冲突,我们所要做的,不是单纯的技术活(虽然法律职业因其专门的术语、程序而要求参与其中的人具有相应的法律素养,从而形成一定的技术垄断),而是要时刻以公平正义的观念为指引。正如克林顿总统1994年4月6日在布莱克门大法官宣布正式退休时盛赞他的讲话中所提到的“我们这些读法律的人,常常迷失在各种抽象的概念里,那些惯例、程序、法律术语,会把法律人与那些寻求正义的人们分隔开。但是,布莱克门大法官一直坚定、果断地与本国人民站在一起,始终关注人民的利益,他充满人性的观点不仅体现在最高法院的多数意见中,在异议意见中也比比皆是。”克林顿补充说“大法官不仅是他的头衔,也是指引他行动的光芒。”作为人名人民的法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应当是我们不懈的追求。三、要有慈爱之心作为一名法官,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常常被强调法官要有理性,不能让太多的个人好恶影响了案件的裁判,对于裁判文书我们强调得最多的也多是裁决结果正确,说理论述充分。我此前所看到的优秀裁判文书都是一篇篇条理清晰,论述充分,法律逻辑严密的公文,所以当我看到书中在记述布莱克门在审理“德谢尼诉温尼贝格郡社会服务局案”的异议意见时,立即就受到了冲击。布莱克门在意见开头写道“可怜的约书亚”这完全颠覆了我对裁判文书写作的认知,然而这份意见,却是布莱克门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撰写的数百份意见中最为知名的一份,当然,从司法风格上看,也是最受争议的一份意见。然而,布莱克门的这份意见,成为司法文书的典范,被后人反复研讨。2002年,学者劳拉克鲁格曼雷曾评论,布莱克门在“德谢尼案”中的意见,展现了“一位大法官与读者间饱含深情的直接沟通,这种沟通方式既不矫情,也无需靠某种中立性来掩饰,令人叹为观止”。看到此处,我很震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