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规》读后感十八篇word_第1页
《中国家规》读后感十八篇word_第2页
《中国家规》读后感十八篇word_第3页
《中国家规》读后感十八篇word_第4页
《中国家规》读后感十八篇word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家规读后感十八篇在中国家规中寻找精神力量,感受中国家规的强大魅力,从家规中感悟历史底蕴。家庭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场所,家训家规充满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一】闲来无事,偶尔翻阅中国家规一书,“厚德载福、宽让能宁”、“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放肆,久而自臭”这些耳熟能详,为人处世、交友之道,似乎与古人在隔空对话,促膝交流,其中的道理让人时刻回味无穷,被书中的家训、家风、家规墨迹的飘香所感染,使我受益匪浅。家规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体现着家庭或家族的人生价值观和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行为举止。“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个家庭的盛衰,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点和缩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传统,良好的家风是整个社会风清气正的基础。家规,以成文的形式传承家风,家风,以无形的形式映射社会风气。良好的家规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和社会风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形成,离不开中国古代及几千年优秀文化的积淀,文化自信的初步建立,离不开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不断传承和发扬光大。家乃社会之基,国家之本,齐家方能平天下。家风正则社稷安,社稷兴旺责家家平安。对于社会来说,我们需要倡导一种核心价值观,这其实就是社会的“家风”。好的家风犹如一场春雨,能够滋润一个人的心田,从而犹如阳光一样温暖整个社会;不好的家风会促使个人养成不良品行,让其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由此可见,家风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一生的,也可以说,我们必须重视家庭建设。而在家庭建设的过程中,家风的建设至关重要。细读中国家规,可知一个家族的振兴与腾飞,离不开引领家族发展的先辈们在总结无数家庭的得与失以及经验,结晶成为真正适合并引领家庭及家族走向辉煌的法宝。细读中国家规,我们懂得好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其教育的方式就渗透点点滴滴无声无息日常中,谆谆诱导,无不影响着家庭的每个成员,并且影响到邻里和社会。细读中国家规,我们知晓文化家庭自古至今都讲究“家风”的传承。历史上曾经显赫长久的家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家风及家训,为后世学习的典范。曾国藩家书等许多典籍和家教典范中无不彰显出家风、家规和家训对于家庭成员性格培养方面的独特魅力。成长在拥有良好的家风的家庭中是人生中最大的荣幸,能领先于他人及早地认知生活。这种家庭的人有着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日子里写满的是充实和意义;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日常举止规范,处世豁达,通晓事理,总能顺势而为,有着大家之风范;讲究耕耘,注重过程,顺其自然,不急功近利。中国家规一书,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家训家规深刻的影响着一个家庭的家风,只有在生活的点滴之中不断地践行,形成一种无言、无声的教诲,成为最为经常的家庭教育,才能够铸就家庭言传身教的典范,铸就一代又一代的英才。当然,良好家风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我们应该以身作则,加强教育,注重培养,使之成为每个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只有如此,精神血脉般的家风,才能够在与时俱进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不断实现属于自己的文化价值。“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在中国家规中寻找精神力量,感受中国家规的强大魅力,从家规中感悟历史底蕴。家庭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场所,家训家规充满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家规就是要求我们要做到旗帜鲜明从严治党、牢记党规戒律,坚定不移重规矩、以上率下作表率,当好社会风气的“风向标”,汇聚清正廉洁的正能量。把崇尚家规、家风、家训作为现时代倡导的内容,对现在人的浮躁、信仰缺失、信念淡薄的教育,我觉得显得尤为重要,家规一书,选取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或家族的家规,讲述人物故事、家族经历、家规内容以及对后世的传承影响,本书立足于弘扬中华名族传统优秀文化为出发点,注重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文化性,讲述家规故事,展现古代有识之士的家国情怀,力求更好地发挥家训家规文化的教化作用,促进树立良好家风的传承,这足以证明,家庭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场所,家训家规充满着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名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同时,也在提醒我们,要用长远眼光去观察思考当今社会、政治问题,任何事情不能就事论事,盲目跟风,必须用历史的眼光、民族的眼光、文化的眼光去思考、去观察,没有这样的世界观、价值观,无从谈起对中华文化真正的理解,对精华传统文化的吸收接纳,就谈不上在现实生活中的发展和活学活用。通过细读中国家规一书,与故人隔空对话,从中深刻汲取营养,以此尊重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让我们明白文化自信就是相信几千年中华文化的伟大生命力和创造力,就是充分肯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世界文明中的独特魅力,不仅在历史上为中华名族提供了丰厚的滋养,也必将在当代现实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更会创造性的不断发扬光大。毕竟一个观点、一个思维也有它时代的局限性,通过细读深学,要批判地继承,抛弃其糟粕,突出传统美德教育,在分析中不断提升自身修养,深刻认识和努力传承中华名族传统家训家规文化,以选择继承,真正活学活用,才会体现一个家庭整体的道德精神风貌。良好家风的形成有赖于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从自身做起,传承优秀家风、营造良好社风、弘扬传统文化,并将之代代相传、永不停息,还社会一个风清气正的人文环境。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重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许多场合强调家风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在家风问题上,也存在“子率以正,孰敢不正”的现象。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体现着家庭或家族的价值观,我们只有带头传承家训、家规,以家的教化,促使家庭美德通过家风代代相传,为塑造个体人格、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提供支撑。新形势下,我们更要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学习过程,更要从传统家规家训中汲取家风滋养和丰富家风、家训、家规滋生的土壤,使培育良好家风的种子生生不息,血脉传承生命源泉永不枯竭,世代延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家庭细胞丰厚的滋养。【二】春节期间利用值班时间认真阅读了中国家规这本书,感觉受益匪浅。书中写到“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家国同构、家国一体,治理家庭的道理与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相通的”。是啊,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古语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齐家的基础,而齐家又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可见,良好的家风对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段时间,很多人都观看了一个名为牵妈妈的手的微视频,当然也包括我自己。视频中,习近平总书记牵着妈妈齐心的手陪她散步的画面令人感动,还有他深情吟诵的游子吟,也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看着视频中的儿女们和爸妈团聚的那一刻我不禁潸然泪下,也想起了我的爸妈。这两天,央视网微视频工作室又播放了一个公益短片家风传承,通过三个故事还原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家风传承”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说“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十八大以来,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一系列配套规章、措施也相继出台,将“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首次写入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禁止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家属亲友谋求特殊照顾”。领导干部有了好家风、好作风,才能带动社会风气的形成、大众生活情趣的培养。千千万万家庭培养传承好家风,才能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张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等,都强调了“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犹如家庭细胞核,良好的家风必将促进细胞的健康成长,千万个这样的健康生长的细胞,才会让社会肌体和谐健康古代家训家规的出发点是维护家庭家族的有序和谐与繁衍发展,而其实际的教化功能,包括了树立基本价值观、培养道德意识、造就人格美德。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而传习和继承良好家风,对我们的社会而言,是一种巨大的精神道德的力量。树木相连形成森林,森林相叠汇成气候,家风相连形成民风,民风相融促成社会风气。一个社会要和谐美好,弘扬家风不可或缺。古人的家教特别重视道德养成和价值观引导,良好的家规家训应当继续发扬。读中国家规让我体会到家训家规深深的影响着一个家庭的家风,只有在生活的点滴之中不断地践行,形成一种无言、无声的教诲,成为最为经常的家庭教育,才能够铸就家庭言传身教的典范。今后,我将以身作则,勤俭持家、低调做人,让优良的家规家风,薪火相传【三】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组织编写的中国家规一书,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全国公开发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风家规。“国家”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概念,“国”和“家”紧密相连,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大学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齐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治国从治家开始,家规家训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是一个人价值观养成的“第一粒扣子”,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有什么样的家风家规,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价值追求。家风体现了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精神风貌,实质上是一个家庭的内生精神动力,更是生在其中每个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而党员干部的家风家规,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民风和社风。踏着历史的足迹,寻找中国家规的力量源泉。相信王羲之、范仲淹、包拯、林则徐、曾国藩等历史人物的家规故事,我们并不陌生。提及家规,不由想起历史上号称“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传诵千年的诸葛亮诫子书、被誉为“治家之经”的朱柏庐治家格言等家规名篇。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国家强。这些历史上充满温情和智慧的家风家教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底蕴与精神风貌。“立家之规,正须以身作范。”曾国藩是历史上为人做官的典范,拥有良好家风的集大成者。其以洞悉经世之道,铸就治家之言,形成以“尚廉、尚谦、尚劳”为核心的良好家风,已成为其子孙一生的坚守。清朝著名郑板桥曾以竹入联来教育自己的儿孙“咬完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树竿新生竹,直似儿孙。”我们每个人应像竹子一样虚心有节、刚直不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坚守榜样力量,弘扬传统美德,培育良好家风。“荣辱两世界,贪廉一念间。”立好家风须“廉”字当头,没有好的家规家风,难以清白做人,无法专心做事。现实中常有“一人当官全家涉腐”的现象,无论是刘铁男的“老子办事,儿子收钱”,还是苏荣的“家是权钱交易所”,诸类丑剧所透露出的“危险信号”必定带有家风败坏的成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就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这正是对每个党员干部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进行主动的引导与修正,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的方式,严谨家风,管好家人,以良好的家风引领党风民风向善、向上。“你若盛开,清风徐来”。在中国家规中寻找精神力量,感受家规的强大魅力,感悟家风的历史底蕴。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需要当好“家庭纪委书记”,常吹“风”、常念“经”,将中国家规的精神刻入心中,当好社会风气的“风向标”,汇聚清正廉洁的正能量。【四】最近阅读了由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组织编写的中国家规一书。全书讲述了50个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或族群的家规家风故事,起于春秋时期孔子,止于晚清梁启超,包括杨震、王羲之、范仲淹、包拯、张载、王阳明、林则徐、曾国藩等历史人物,收录了历史上号称“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传诵千年的诸葛亮诫子书、被誉为“治家之经”的朱柏庐治家格言等家规名篇。诵读颜氏家训、诫子书和治家格言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流传千百年的家规、家训并不仅仅是一个家庭要遵守的规矩,也不是一家一人定下的规矩,而是阖全家族之力在长期的社会实践、生产生活、育人治家、做人做事中不断总结、提炼而形成的,是族人认同了的,是需要普遍遵循的规矩。家规家训诞生的过程也就是家族进行道德教育和形成共识的过程,希望通过制定家规,让家族成员明白什么是不能做的,亦或者说是希望其成为怎样的一种人。规矩在字典中是冰冷而生硬的条条框框,但一旦蕴含了对家人的谆谆教诲和人生期盼,那么它又是温暖的让人愿意维护和遵循的。古人们的家规家训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亡在所刻于的石碑上、镌于的牌匾楹联或传唱的诗词之中,相反它们的力量穿越了时空,发挥出了令人惊叹的力量。后辈子孙人才辈出,终不负先人期望,在流传百年的家规家训中,找到了修身立德的行为指南,在潜移默化中演绎了地域家族的兴旺发达。家规是一曲穿越时光的歌,而传承则是这曲歌中最美丽动听的音符。家风不正会给后辈埋下罪恶的种子,家风没有传承好,也会发生“癌变”。近年来在已经落马的老虎案中,“家族式腐败”屡屡发生,其中又以“虎妻”“虎子”在背后对贪腐的暗合、支援最为恶劣,例如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陷入“老子办事,儿子收钱”的贪腐泥潭;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本人忏悔,家就是权钱交易所,他本人就是权钱交易所所长,全家老小参与腐败。由此可见家风不正,容易“数典忘祖”,容易“忘记和背叛”。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家风不仅关乎家庭或家族的兴衰,更关乎党风、政风、民风。正可谓家风正,民风纯,政风清,社风好。家风传承的好,树木就会成为森铃,涵养出宜人的气候;家风传承的好,民风就会更加纯朴,汇聚出更好的风气。家风传承的好,人才会更加健康,点亮品德的明灯。在当下,党员干部学家规家训不仅是要学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孜孜教诲,更要从传统家规家训中汲取家风滋养和廉洁正能量,做培育良好家风的表率【五】最近单位组织阅读了由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编写的中国家规一书,全书讲述了从春秋时期孔子到晚清梁启超等50个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或族群的家规家风故事,读后深有感触。书中人物之一杨震是东汉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一生为官清廉,不谋私利。历史上广为流传的就是他“四知拒金”的故事,讲的是他在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经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为答谢杨震知遇推荐之恩,特备黄金十斤,趁深夜无人之机,打算送给杨震。杨震不但不接受,还严厉批评了王密。王密辩解说“三更半夜不会有人知道,更不会影响到老师的人品。”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无人知道呢”从此“四知拒金”的故事,就传为千古佳话。杨震在廉洁自律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和影响着家里的每一个人,他不肯为子孙置办产业,在他看来,始终保持清白廉洁的形象和节操,就是他留给后世子孙最好的遗产和礼物。在杨震的直接要求和影响下,其子孙为官清廉,世代杨氏后裔也以杨震为榜样,以“清白传家”作为家规祖训不断传承。如今,虽然历史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杨震为后人留下的“清白家风”,依然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杨震的为官品德和治家理念,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今天的领导干部镜鉴。廉官清白,大多能荫泽后代;贪官敛财,从来都祸及子孙今年的“510”思廉日活动中,单位组织全体人员观看了警示教育片“小官巨贪”,片中原秦皇岛市北戴河供水总公司总经理马超群因涉嫌受贿、贪污、挪用公款,被带走调查,在马超群的家中和办公室里,办案人员搜出了12亿元的现金,还有37公斤黄金,68套房产手续。渭南市住建局建筑业管理科原科长侯福才,通过各种方式向找他审批建筑施工许可证的建筑企业索取钱财,在6年之内敛财5000多万。抚顺市国土资源局顺城分局原局长罗亚平,利用为开发商拿地、办理规划审批手续等机会搞权钱交易,甚至直接造假套取土地补偿金,敛财上亿元,被中纪委领导批示为“级别最低、数额最大、手段最恶劣”。从这些小官巨贪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一些领导干部一人当官,全家腐败,首先从自己烂起,上梁不正下梁歪,父子兵、夫妻档、兄弟帮,屡见不鲜,把公权力私有化,最终一起走上不归路。无数腐败案例警醒、告诫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绷紧家风建设这根弦,始终守好优良家风这道拒腐防变的思想屏障,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想事干事前面,从8小时之内延伸到8小时之外,从工作圈延伸到社交圈、生活圈、家庭圈。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是一个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有什么样的家风家规,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价值追求。家风体现了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精神风貌,实质上是一个家庭的内生精神动力,更是生在其中每个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而党员干部的家风家规,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民风和社风。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下功夫培养良好的家风,使家庭成为自己拒腐防变,永葆本色的最坚实、最可靠的后方阵地。我作为一名基层行政执法单位的领导干部,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权力,但一直从思想上警醒,以反面典型为镜,心中常记杨震的“四知”,把正方向、守住底线。在行政执法工作中,坚持原则,依法办案,切实用好手中权力。我常想,要做好一名合格的基层领导干部,就要注重家风建设,不能把家风看成是小事、私事。要管好身边家人亲属,管好家人亲属就是爱护他们,就是维护家庭的和谐。要时刻约束家人亲属,在小是小非面前也应该讲规矩守底线,教育好家人亲属正确看待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严格约束家人亲属,不做干预职权范围内的事,不吹枕边风,不说三道四。经常在家人面前开展警示教育,教育激励家人勤俭持家、清廉做人、谨慎处事、宽厚待人,形成家风正、家人廉的浓厚氛围。做到家人之间相互提示,相互警醒,当个人感情同党性原则、私人关系同人民利益相抵触时,必须毫不犹豫站稳党性立场,坚定不移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认真读完中国家规这本书,从中感受历史人物家规的强大魅力,我要将中国家规的精神刻入心中,从中汲取规矩意识、纪律意识,培育廉洁正能量。【六】最近阅读了中国家规一书,全书讲述了从春秋时期孔子到晚清梁启超等50个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或家族的家规家风故事,从中感受历史人物家规的强大魅力,读后深有感触。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是一个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有什么样的家风家规,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价值追求。家风体现了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精神风貌,实质上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动力,更是生在其中每个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而党员干部的家风家规,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民风和社风。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培养良好的家风,使家庭成为自己拒腐防变,永葆本色的最坚实、最可靠的后方阵地。书中一典故,杨震“四知拒金”的故事,讲的是他在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经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为答谢杨震知遇推荐之恩,特备黄金十斤,趁深夜无人之机,打算送给杨震。杨震不但不接受,还严厉批评了王密。王密辩解说“三更半夜不会有人知道,更不会影响到老师的人品。”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无人知道呢”从此“四知拒金”的故事,就传为千古佳话。杨震在廉洁自律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和影响着家里的每一个人,他不肯为子孙置办产业,在他看来,始终保持清白廉洁的形象和节操,就是他留给后世子孙最好的遗产和礼物。在杨震的直接要求和影响下,其子孙为官清廉,世代杨氏后裔也以杨震为榜样,以“清白传家”作为家规祖训不断传承。如今,虽然历史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清正廉洁的为官品德和治家理念,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今天的领导干部镜鉴。我作为一名公干民警,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权力,但也要从思想上警醒,以反面典型为镜,心中把握正方向、守住底线。在执法工作中,坚持原则,依法办案,切实用好手中权力。我常想,要做好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就要注重家风建设,不能把家风看成是小事、私事。要管好身边家人亲属,管好家人亲属就是爱护他们,就是维护家庭的和谐。要时刻约束家人亲属,在小是小非面前也应该讲规矩守底线,教育好家人亲属正确看待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严格约束家人亲属,不做干预职权范围内的事,不吹枕边风,不说三道四。经常在家人面前开展警示教育,教育激励家人勤俭持家、清廉做人、谨慎处事、宽厚待人,形成家风正、家人廉的浓厚氛围。做到家人之间相互提示,相互警醒,当个人感情同党性原则、私人关系同人民利益相抵触时,必须毫不犹豫站稳党性立场,坚定不移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家规是一曲穿越时光的歌,而传承则是这曲歌中最美丽动听的音符。家风不正会给后辈埋下罪恶的种子,家风没有传承好,也会发生“癌变”。近年来在已经落马的老虎案中,“家族式腐败”屡屡发生,例如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陷入“老子办事,儿子收钱”的贪腐泥潭;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本人忏悔。家就是权钱交易所,他本人就是权钱交易所所长,全家老小参与腐败。家风不仅关乎家庭或家族的兴衰,更关乎党风、政风、民风。正可谓家风正,民风纯,政风清,社风好。家风传承的好,树木就会成为森林,滋养出宜人的气候;家风传承的好,民风就会更加纯朴,汇聚出更好的风气。家风传承的好,人才会更加健康,点亮品德的明灯。作为党员,尤其是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践行家风家训,提高自身的约束力,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讲规矩,在工作中守纪律,为党风建设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七】最近阅读了中国家规一书,全书讲述了从春秋时期孔子到晚清梁启超等50个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或家族的家规家风故事,从中感受历史人物家规的强大魅力,读后深有感触。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是一个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有什么样的家风家规,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价值追求。家风体现了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精神风貌,实质上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动力,更是生在其中每个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而党员干部的家风家规,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民风和社风。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培养良好的家风,使家庭成为自己拒腐防变,永葆本色的最坚实、最可靠的后方阵地。书中一典故,杨震“四知拒金”的故事,讲的是他在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经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为答谢杨震知遇推荐之恩,特备黄金十斤,趁深夜无人之机,打算送给杨震。杨震不但不接受,还严厉批评了王密。王密辩解说“三更半夜不会有人知道,更不会影响到老师的人品。”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无人知道呢”从此“四知拒金”的故事,就传为千古佳话。杨震在廉洁自律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和影响着家里的每一个人,他不肯为子孙置办产业,在他看来,始终保持清白廉洁的形象和节操,就是他留给后世子孙最好的遗产和礼物。在杨震的直接要求和影响下,其子孙为官清廉,世代杨氏后裔也以杨震为榜样,以“清白传家”作为家规祖训不断传承。如今,虽然历史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清正廉洁的为官品德和治家理念,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今天的领导干部镜鉴。我作为一名公干民警,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权力,但也要从思想上警醒,以反面典型为镜,心中把握正方向、守住底线。在执法工作中,坚持原则,依法办案,切实用好手中权力。我常想,要做好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就要注重家风建设,不能把家风看成是小事、私事。要管好身边家人亲属,管好家人亲属就是爱护他们,就是维护家庭的和谐。要时刻约束家人亲属,在小是小非面前也应该讲规矩守底线,教育好家人亲属正确看待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严格约束家人亲属,不做干预职权范围内的事,不吹枕边风,不说三道四。经常在家人面前开展警示教育,教育激励家人勤俭持家、清廉做人、谨慎处事、宽厚待人,形成家风正、家人廉的浓厚氛围。做到家人之间相互提示,相互警醒,当个人感情同党性原则、私人关系同人民利益相抵触时,必须毫不犹豫站稳党性立场,坚定不移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家规是一曲穿越时光的歌,而传承则是这曲歌中最美丽动听的音符。家风不正会给后辈埋下罪恶的种子,家风没有传承好,也会发生“癌变”。近年来在已经落马的老虎案中,“家族式腐败”屡屡发生,例如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陷入“老子办事,儿子收钱”的贪腐泥潭;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本人忏悔。家就是权钱交易所,他本人就是权钱交易所所长,全家老小参与腐败。家风不仅关乎家庭或家族的兴衰,更关乎党风、政风、民风。正可谓家风正,民风纯,政风清,社风好。家风传承的好,树木就会成为森林,滋养出宜人的气候;家风传承的好,民风就会更加纯朴,汇聚出更好的风气。家风传承的好,人才会更加健康,点亮品德的明灯。作为党员,尤其是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践行家风家训,提高自身的约束力,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讲规矩,在工作中守纪律,为党风建设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八】大学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齐家。”国与家,就像血与肉,天与地,深深镌刻和穿梭在浩瀚博大的历史轨迹上。通过阅读中国家规中讲述的50个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或族群的家规家风故事,起于春秋时期孔子,止于晚清梁启超,包括王羲之、范仲淹、包拯、王阳明、林则徐、曾国藩等历史人物和诸葛村、西溪洪园、乔家大院等名门望族,收录了历史上号称“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传诵千年的诸葛亮诫子书、被誉为“治家之经”的朱柏庐治家格言等家规名篇。闻罢墨香,如同跨越了千年的纬度,掐住了传承的脉搏,无异于炎夏中的一股清泉,骤雨后的一抹光阳,醍醐灌顶,为之一振。中国家规讲述家规故事,展现家国情怀,从中汲取规矩意识、纪律意识,是党员干部教育的最佳读本。读颜氏家训治家格言,体味到家规经典之所以流传千年却依旧醇香,鲛珠百年愈发夺目,不仅仅是因为家规展现出家族的契约精神,更是因为这是阖全家族之力在长期的社会实践、生产生活、育人治家、做人做事中不断总结、提炼而形成的,通过历史沉淀和甄别而约定俗成的规矩。家规家训形成的过程也就是家族式道德操守乃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家规看是家谱中冰冷而生硬的条条框框,实则先辈温柔的耳边呢喃,蕴含了对家人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盼,它既是“言传”,又是“身教”,温暖的让人愿意自觉维护和遵循。先人们的家规家训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退于所刻于的石碑上、镌于的牌匾楹联或传唱的诗词之中,相反它们的力量穿越了时空,发挥出了令人惊叹的力量。后辈子孙人才辈出,终不负先人期望,在流传百年的家规家训中,找到了修身立德的行为指南,在潜移默化中演绎了地域家族的兴旺发达。阅读中国家规,可以寻找到一份言传身教的精神力量,感受家规的强大魅力,感悟家规的历史底蕴。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政风清,“你若盛开,清风徐来”,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将中国家规的精神刻入心中,当好社会风气的“风向标”,汇聚清正廉洁的正能量。【九】近期,读中国家规一书,使我受益匪浅,体会深刻,心灵净化,从中汲取了规矩意识、纪律意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众多传统的家训家教家风,聚成良好的中国家规,助力国人遵纪守法。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国家规由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编辑,选取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或家族的家规,如孔府、范仲淹、诸葛村、包拯、朱熹、曾国藩等,讲述人物故事、家族经历、家规内容以及对后世的传承影响。此书立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思想性、知识性、文化性、服务性,将在坚定文化自信上发挥重要的作用。用“七心”对待身边的人,是我学习中国家规的感想。用忠心对待党和国家。不能忘记为了新中国解放而牺牲的先烈们,不能忘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忠于祖国、忠于党,有精忠报国、为党奉献之心。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大家,处处要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用孝心对待父母和老师。“百善孝为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爱如山,母爱如海,生养我者亦父母也,通过老师教育,才学到知识,成为人才,建设国家,报效父母。孝敬父母、感激恩师乃天经地义之事,要用孝心平等善待。用爱心对待子女和学生。养育子女,教育子女是做父母的责任,也是老师的职责,当好慈母善父,当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把毕生的爱心倾注在儿女和学生身上,培养子女和学生成才是父母和教师的责任。用责任心对待爱人。恪守对爱情、婚姻、家庭的承诺,夫妻关系受法律保护,男女朋友关系有道德约束,双方要有负责心,相互忠诚,相亲相爱,共同营造美好家庭生活,保持家庭团圆和睦。用诚心对待同事和邻居。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同事要天天相处,与邻居和同事一起的时间比亲人还要多,如果遇到困难和不测,邻居和同事当场就可以提供帮助,所以要诚心实意、团结友爱对待他们。用真心对待朋友。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知心朋友,往往比爱人伴侣、兄弟姐妹还要真诚纯洁,在各方面的帮助也多一些,“君子之交淡如水”是有道理的,因而应真心坦诚对待朋友,无私乐于帮助朋友。用同情心对待弱势群体。因为天灾人祸、天生不足、抢险救灾等原因,形成一批社会弱势群体,要当好志愿服务者,用怜悯之心去同情他们,帮扶他们,爱护他们,切实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十】作家、学者、教授、将军、导演、主持人、企业家、教育名人荟萃一堂,百位名家话家风,百位主持人诵家风,翻开中国家风一书,感到很有分量,拜读其中文章,全是朴实、地道,发自肺腑的感言。该书属于“微国学系列”由张建云、赵志国主编,2015年9月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发行。新时代如何重树家风一文中,郭文斌提出建立现代家风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读经典,要用直觉读,不用解读,不考虑意思,先把文字读准、字句读顺,领略读经典带来的心灵滋养;二是力行,要想理解一览众山小,必须靠着经典的阶梯,登到山顶;三是反省日记,看看自己的人生账户上是进项多,还是出项多。我比较认同,“读书,与享受美食一样,是一种接近味觉的感受。”书中讲述的“能勤能俭,永不贫贱”,“牛马架子大有用,人架子大没用”,“果子酸了,要在树根上下功夫”,“跟好学好,跟叫花子学讨”,“一个巴掌拍不响”,“吃亏是福”,“知足常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都是每个家庭的人文积淀,这些质朴的家训,都来自于长辈的谆谆告诫。人生的滋味,尽在其中。在好家风熏染下的人,往往行得早、走得正、懂礼数、知感恩,一生可能平淡,但过得一定很充实。庄稼与家教一文中,萧百佑讲到读书如同种庄稼,要经常补充有机肥。六岁前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十二岁前读弟子规声律启蒙颜氏家训,十二岁以后及至终生读论语孟子道德经资治通鉴二十四史毛泽东选集曾文正公文集这些都是有机肥。从书中,我读到了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素位而行,随适而安,兼容并包,温润如玉的儒雅家风。也读到了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人生真言。读到了该让着别人的时候一定要让,自己不一定吃亏的待人之道。还读到了珍惜当下的日子,用快乐的心态迎接每一天的坦然容阔。李恩红在简朴家风入生活一文中写到,“母亲常说,衣服不怕旧,就怕脏。”她用简单质朴的生活语言,讲述年少时母亲对自己的训诫,让她从小养成了简朴、整洁的好习惯。李耀进在我的爷爷一文中写到,吃饭时要听爷爷教导的,什么“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量不能超过主食的量”,“一日三餐,时间不能乱”等等,对自己一生的影响很大。书中说,过去几乎家家有家谱,现在绝大多数都没了,不少人都成了没谱的人,做起事来就没谱、没章法。一下子让我想到网络上流行的“不靠谱”这个词,原来“谱”字还可以这样来定义。说中还说,一个家没有家训,就没有家风,家族的船不知道开向哪里,肯定走不远。又让我想到“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戏谑。家中有善风自扬,家族的小船因为有良好的家风导航,有恪守家训的人掌舵,才不至于说翻就翻。【十一】中国家风这本书是我国国学学者张建云与赵志国共同主编的,讲述了在中国社会应有的家庭风貌。所谓“家风”就是对爷爷奶奶老一辈的孝道,是对父母的付出感恩在心;是对他人之间的互相尊重;也是对一个人的教养进行评价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家风就是家里的规矩。仔细品味完这本书后,书中有许多情节令我记忆犹新,使我受益匪浅,深深地体会到了一个良好家风的重要性。孩子,有些东西不属于你和共同呵护着那一盏古老的灯让我至今难忘。前者讲的是教养问题,公交车上给小朋友让座这是很普遍的事情,可是却有一位这样的小朋友,她上车后公交车上还有许多空位,可她偏偏要坐一个已经有人的座位,而那个人就是作者。那个女孩毫无原则地冲着她妈妈大喊大叫不依不饶,好像是不坐到那个座位上就誓不罢休,这使我想到了一个词“溺爱”。是啊,现在有些家长对孩子溺爱之至,使我们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对父母的撒娇,什么都让父母满足我们。而后者讲的是爸爸因为说了得罪爷爷的话,爷爷大发雷霆不肯吃饭而爸爸跪在地上请求爷爷的原谅。古往今来,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文明素质的体现。想想我们,父母稍有不依顺我们的地方有时就会大吵大闹,埋怨这埋怨那,从来不从自身找原因,殊不知我们的父母从来不抱怨什么,无怨无悔地关心爱护着我们。学会感恩,知恩图报,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也是我们中国家风的具体体现之一。大到我们的国家、社会,小到我们身边的每一位成员,在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应该义无反顾地去为他们做些什么,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需要帮助的弱者得到了你的帮助,那就会感染他们,他们同样也会去帮助更弱的弱者,这样就像一根大链条大家拉起手来传递温暖。团结就是力量,那我们的社会处处充满正能量,那我们在这种和谐、互助、友爱的环境中生活、工作、学习是多么的幸福与快乐中国家风代表着国人的精神面貌,一个民族的文明体现,我们一定要把中国式家风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从自身做起,做一个家风优良的好少年【十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特别是最具代表性的儒家文化,历来重视身心修养问题。历代名儒世家的家规家训,由先贤的个人身心修养过程中总结提炼而来,升华成为家风文化,更是身心修养的精华所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编著的中国家规一书,收录了历代名家名人家规,字字珠玑,凝炼出家风文化和身心修养的精粹。提高身心修养,可以从中汲取无尽的养分。诸葛亮诫子书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王阳明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先贤为我们淡泊名利、修心立志指明了方向,树立了楷模,教导我们当以儒者的无私无畏精神,担当起责任,公正、清廉。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提醒后世儒者勤研学问、勤读诗书。唯有立定治学的志向,不忘初心,刻苦读书钻研学问,并在家庭中推开读书的风气,才能抵制各种过度和过分的应酬玩乐或追名逐利的俗流,树立清白家风。确立了志向,明白了道理之后,从来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成就身心修养的,而是需要在实践中全面贯彻这种志向和运用这些道理。正如王阳明所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只想不做、或者光说不做,身心修养就成为空谈。这就是知行合一的理念,这就由修心延伸到了修身。知行合一,践行身心修养悟得的道理,改正恶习,拒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习惯和工作生活作风,是修身。我们公职人员,修心是端正态度,修身就是清正廉洁、作风严谨、勤于精业、克己奉公等具体的言行习惯的规范要求了。家规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更在于最终成为家庭成员共同自觉遵守的言行规范,为个人和家庭命运保驾护航。修身,首先要自省,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人有错误不怕,怕的是有错而不自知,或者刻意回避;怕的是知错不改、屡屡再犯。要改正各种错误和不良习惯,就要长期坚持反省自身。修身,最大的困难也正在于持之以恒地不断改正错误和恶习,进而养成一系列良好的言行习惯。在此问题上,我们一方面需要在实践中改良习惯,勇于直面错误和恶习,并在实践中改正它。而且越是在修身的艰难处越要下功夫。练字,我有一个习惯,纸要糙一点、笔要秃一点,越难练的字,越要多练习。改善习惯也是这个道理,只有在最日常的俗事俗务之中,在改错的最艰难处,才是最好的时机。改正恶习、养成良好习惯,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精神固然可嘉,但在出狠招的同时,还要持之以恒才行。一个人养成恶习容易,但改为好习惯不简单,因为恶习往往和安逸懒散挂钩,改正意味着极为残酷且反复的自我斗争。自我约束管理上,晚清名臣曾国藩最是值得敬佩,一旦立志,即数十年如一日,下苦功改过自新,当然应该成为后世的楷模。改过和养成良好习惯,应当通过家规家训,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风尚和氛围,家庭成员间互相帮助、互相提醒、互相勉励、互相促进。但凡清白之家,必有优良的家风。修身是要克服惰性,一旦定下的习惯规矩,再难也必须每天都做到,不下这样的苦功,修身无从谈起。修身还要特别注意慎独的问题,不可掩其不善,自欺欺人。元时,许衡有一次在盛夏时节赶路,口渴难奈,路人纷纷支路边摘梨吃,唯独许衡不为所动,被路人嗤笑迂腐,许衡解释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历代名儒世家的家规家训中,朱柏庐(一说宋代朱熹作)的朱子家训很值得推广和学习,其文俭约朴实,其意勤俭仁厚、持守修身甚严,实属历代家规的典范。如此优秀的家规家训,为我们勤研学问、砥砺德行指明了方向,可让我们提高身心修养、养成良好习惯,进而形成优良的家风。作为公职人员,应当汲取优秀传统家规文化的营养,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营造勤政廉政的良好氛围。【十三】读中国家风这一本书,就如同一位智者向你讲述中国的一个个关于家风的动人故事,我看到父亲的拳头时,让我懂得了诚实守信是一种家风;我看到我的姥姥是小脚老太太时,奉献是一种家风;我看到一双旧鞋子的时候,善良是一种家风何为家风我想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虽然短短只有两个字,但是却包含着中华传统文化漫漫承袭中的力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历来是知识分子的使命。齐家即包含着家风的规范、养成和浸润。因此,家风是社会历史发展下的文化积淀,含蕴着中国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具历史传统的核心气质。家风是家族子孙代代恪守家训、家规而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家庭文化,是一个家族最宝贵的财产,是每个家族成员自豪感的源泉,是每个家庭成员“三观”的基石。家风是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气质,是沉淀在我们骨髓里的品格,是我们立世做人的风范,是我们工作生活的格调;家风是民风社风的根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中国传统社会的家风家教倡导孝老爱亲、勤俭持家、睦邻友善,诚实守信、公道正派、克己奉公、明礼守法、仁爱正义、尚廉知耻等,这些价值观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但家风建设的内涵也在与时俱进,民主、平等、和谐、法治、责任、宽容、感恩、独立、自律等也都成为家风家教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家风可以传承文化,淳化风俗。中国传统社会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中国传统家风家教的理念并不仅限于个体人格的养成,更为重要的旨趣在于治国平天下。儒家认为,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是修身齐家,而修身齐家的起点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因而,中国传统社会的家风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同生共体的,与政治文化是休戚相关的。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也是党的优良传统,良好家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成长的营养剂。良好家风是抵御贪腐的无形“防火墙”家风败坏是干事创业的负资产,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刘铁男在儿子刘德成小时候便告诉他,“做人要学会走捷径,要做人上人”。其子“从小就觉得钱是万能的,有了钱就有了一切”,当其子弄权敛财时,他怎么可能秉公用权只有家风正、家教严,才能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才能保证“后院”不起火。领导干部的家风正了,不但可以防止家属把领导干部“拉下水”,而且对于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也是一种激励和保障。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首次将“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良好家风”列入其中,旨在培养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那么作为党员干部,应该如何树立良好的家风呢第一,以身作则,做好遵纪守法的表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员干部在家庭乃至家族中往往都是核心人物,其一言一行都是家风的旗帜。所以,家风好不好,党员干部正己身是关键。党员干部只有以身作则,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做到慎权、慎微、慎言、慎行,克己奉公、严于律己,廉洁从政、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其言行才能对家庭成员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要言传身教,引导家庭成员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帮助家庭成员树立倡廉助廉意识。要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做到家里和家外一个样、台上和台下一个样,八小时外和八小时内一个样,始终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第二,从严治家,把好家庭观和亲情关。“严是爱,松是害”。党员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关系到作风能否端正、廉洁能否守住。古人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也就是说党员干部只有先把家人管好了,才能谈治党治国。党员干部齐家要凸显“严”和“实”的本色,不可失之于宽。要自觉摆正党性与亲情、家风与党风的关系,正确对待亲情,做到“发乎情,止乎礼”,管好自己不出事,管好家人不添乱,管好下属不掉队。要在生活上严格要求家人立家规、树家风,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真正肩负起从严管家、从严治家的责任,形成守德、守纪、守法的家庭风气。第三,监督有力,以良好家风促党风。内因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但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建设良好家风,除了党员干部自身的自觉,同时也要有外部的约束和监督机制,双管齐下,共建良好的家风、社风。准则和条例的出台为党员干部建设良好家风立了规矩、划了界线。此外,还要完善举报监督机制,强化“八小时之外”的监督管理;完善执法制度,切实加大对党员干部家属违法违纪的查办力度。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5年的春节团拜会上说过“无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无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建设可以紧紧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使千千万万各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将家风的建设与党风的建设紧密集合,让党员干部树立良好的家风,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强化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民主管理和制度管理的水平,增强了拒腐防变的能力。【十四】家规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行为准则,是融入血脉的文化传承。一个家庭的盛衰,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点和缩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在认真阅读了由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会同中国方正出版社编写的中国家规后,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优良家风家规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弥足珍贵。充分发掘和弘扬优良家风,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我国,从古至今“家”与“国”都紧密相连,家庭兴旺与社会和谐、国家发展息息相关。审计这个大家族的发展更应和国家同频共振,这也是我读完此书后最深刻地感受。一、家国同源,责任是灵魂。家国本同源,国是千万家。注重家风建设是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人大力倡导的内在美德,也是我们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