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解剖ppt课件_第1页
耳解剖ppt课件_第2页
耳解剖ppt课件_第3页
耳解剖ppt课件_第4页
耳解剖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耳部解剖及生理, 耳部解剖,一 外耳二 中耳三 内耳,分为:耳廓、耳道1 耳廓 借助韧、软骨、皮肤附丽头颅两侧。与头颅约成30。夹角 。 前面凹凸不平,分别为:,耳垂,对耳屏,耳甲腔,耳甲艇,对耳轮,对耳轮,耳轮结节,对耳轮上脚,三脚窝,对耳轮下脚,耳轮脚,耳屏,耳舟,屏间切迹,屏脚切迹,一 外耳,2 外耳道 长约2.5-3.5cm,呈“s”形。外1/3为软骨部,内2/3为骨部。软骨后上方缺损。,软骨部皮肤有耵聍腺、皮脂腺、毛囊。,内 前 微上 内 后,外耳的神经来源主要有二: 外耳道前下部是下颌神经的耳颞支-牙痛时可传之外耳道 外耳道后半部是迷走神经的耳支-刺激外耳道可引起反射性咳嗽外耳的血液供应主要是颈外动脉的分支-颞浅动脉、耳后动脉、上颌动脉,耳廓神经,二 中耳,1 鼓室 2 鼓窦 3 乳突 4 耳咽管,咽鼓管,乳突,鼓室,鼓窦,1 鼓室,为六面不规则的含气空腔。鼓室分为上鼓室(鼓上隐窝),中鼓室,(相当于鼓膜紧张部上下缘),下鼓室(鼓膜紧张部下缘以下的部分),上下为15mm,前后径为13mm,内外径上约为6mm 、中为2mm 、下为4mm。鼓室容积:1-2ml,鼓室,颈内动脉,鼓室模拟图,1 鼓室六壁结构,1)外壁:主要由鼓膜组成,上端缺口为鼓室切迹。a紧张部:上皮层、纤维层、粘膜层三层组成。b松驰部:上皮层、粘膜层二层组成。,高9mm宽8mm厚约0.1mm呈向内凹的浅漏斗状,与耳道下壁呈45-50 倾角分4个象限。,锤纹 锤骨柄,锤骨后襞,松弛部,紧张部,锤骨短突,前上,前下,后上,后下,鼓膜:,锤骨前襞,光锥,鼓膜脐,鼓膜分三层,外层:复层鳞状上皮,中层:纤维层,内环,内层:粘膜层,外放射,外半规管凸,面神经管凸 (水平段),匙突,前庭窗,鼓岬,蜗窗,面神经管(垂直段),(2) 内壁,鼓窦入口,颈内动脉管,咽鼓管鼓口,鼓膜张肌半管口,(3)前壁,鼓窦入口,颈内动脉管,鼓室盖,鼓窦盖,(4)上壁: 鼓室盖-2颅中窝.岩鳞裂.,鼓窦入口,(5)下壁:颈静脉球,内侧-面N管垂直段,面神经锥段,锥隆起,鼓窦入口,外半规管凸,砧骨窝,(6) 后壁,2 鼓室内容 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 听骨链 肌肉:鼓膜张肌(下颌神经运动支)、镫骨肌(面神经)。 神经:鼓索神经,鼓室丛:舌咽神经的颈鼓支,颈内动脉交感神经丛的颈鼓支。,韧带:6条(锤上、锤前、锤外侧、砧骨上、砧骨后镫骨环韧带),锤骨,鼓膜张肌肌腱,镫骨肌腱,鼓索神经,锤骨柄,砧骨长脚,锤骨短突,镫骨前脚(短),镫骨前脚(长),右中耳腔,(二) 鼓窦,为鼓室后上方含气腔出生时即存在借鼓窦入口与上鼓室相通向后通乳突气房为乳突手术标志之一,(三)咽鼓管,沟通鼓室与鼻咽部的管道。成人全长约35mm ,咽口低于鼓口约:1525mm。外1/3为骨部,内2/3为软骨部。,婴幼儿:粗、短、平、直,小儿与成人咽鼓管比较:,成人,中耳炎与咽鼓管,小儿咽鼓管特点:,小儿,1525mm,3138mm,短,平,宽,直。,(四)乳突,2岁时开始发育6岁时发育已较好根据气化程度分为三型: 气化型、板障型、硬化型,三 内耳,又称迷路 骨迷路 膜迷路骨迷路分: 耳蜗 前庭,半规管(外半规管即水平半规管、 上半规管、后半规管),1 前庭居耳蜗与半规管之间,为不规则椭圆形腔。内含椭圆囊、球囊。,(一) 骨迷路,前与耳蜗的前庭阶相通. 外壁为鼓室内壁上有前庭窗下有圆窗(蜗窗)。 后有5个孔与半规管相同。,内壁为内耳道的底,耳蜗,2 耳蜗,形似蜗牛壳,由中心的蜗轴和围绕其旋转的骨蜗管组成,蜗管长度约3133mm,旋转约22周。呈斜卧位,尖(蜗轴顶)向前外下方,蜗轴高约5mm。,每侧3个半规管,呈23环每个半规管有一端膨大称壶腹,另一端称单脚。上半规管与后半规管的非壶腹端融合为一个总脚通入前庭。共5个脚。,外半规管前高后低倾斜约30。,同侧3个半规管相互垂直,双侧上、后相互平行。,3 半规管,(二) 膜迷路,借网状纤维固定于骨迷路内并悬浮外淋巴液中。(一)椭圆囊、球囊(二)3个膜半规管(三)膜蜗管(四)内淋巴管、,内淋巴囊。,椭圆囊:椭圆囊斑 球囊 :球囊斑 膜半规管:膜壶腹内含壶腹嵴。,断面呈三角形。上壁是前庭膜,外壁是螺旋韧带,底壁是基底膜。在基底膜上有支柱细胞、内外毛细胞和胶状盖膜组成的螺,内淋巴液:高钾低钠,产自血管纹,吸收于内淋巴囊。外淋巴液:高钠低钾。,旋器(Corti器),是听觉感受器。,膜蜗管(中阶),起自基底动脉伴随面神经听神经入内耳道(约13来自小脑前下前动脉)。,迷路动脉,前庭动脉,耳蜗主动脉,耳蜗总动脉,前庭耳蜗动脉,前庭后动脉,耳蜗支,基底动脉,(三) 内耳血供,1 蜗神经:第一神经元胞体位于螺旋神经节内。 第二级神经元由蜗神经腹、背核发出的神经纤维大部分止于两侧的上橄榄核 。 第三级神经元自上橄榄核发出神经纤维沿外侧丘系上行止于外丘核或下丘核 。 第四级神经元自下丘核?部分纤维到内侧膝状体,由此发出的纤维进内囊达大脑皮层颞回,(四) 位听神经,的41、42区 。,2 前庭神经 为双极神经元,周围突分部于膜半规管的壶腹嵴、椭圆囊斑及球囊斑,中枢突组成前庭神经,于蜗神经上方进入脑桥和延髓止于前庭神经核 ,经前庭核发出的二级神经元分别达到小脑、动眼、滑车、外展神经核。,前庭眼反射:刺激前庭通过前庭眼束引起眼球运动。 前庭脊髓束:通过控制颈部、躯干、四肢的抗重力肌肉运动,来稳定头和身体。出现倾倒。 前庭网状束:通过与自主神经的联系,引起迷走神经反应。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心悸等。 前庭与大脑皮层的联系:产生旋转感及身体不平稳感。, 生理,波: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过程叫波。能产生听觉的振动波叫声波。声波在介质中以振荡的机械能形式传播,到达耳蜗的Corti器。在此将机械能转变成生物电形式传到大脑皮层产生听觉。 人耳能感觉到的声波频率范围:20 20000赫兹,,对10003000Hz最敏感 。,一 听觉,声音传入内耳有两种途径:气传导和骨传导。 1 气传导:,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前庭窗,外淋巴液,内淋巴液,颅骨,螺旋器,(将机械能转变成生物电能),听神经,大脑皮层,骨导,鼓膜有效振动面积仅2/3即552 ,镫骨底板面积3.22. 55mm23.2mm2=17 ,鼓膜喇叭状弧度的杠杆作用:增1倍,杆作用.锤骨柄:砧骨长突=1.3:1.,听骨链:增强声压1.3倍,鼓 膜:增强声压17倍.,鼓膜增压效应示意图,听骨链增压效应示意图,中耳增压作用boost up sound pressure: 171.3=22(倍)=27dB.,中耳增压作用,声波直接振动颅骨使外淋巴、内淋巴液产生振动,刺激螺旋器。耳咽管 在维持鼓膜、听骨链的正常活动中有重要作用。 (1)调节中耳腔的气压与外界的平衡。 (2)引流分泌物。 (3)阻挡自身呼吸声及话语传入。,2 骨传导,鼓膜张肌、镫骨肌 有保护内耳结构免受强声损伤的作用。,壶腹嵴:正负角加速度。 球囊斑:感受头足方向,加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