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病例讨论ppt课件_第1页
肺癌病例讨论ppt课件_第2页
肺癌病例讨论ppt课件_第3页
肺癌病例讨论ppt课件_第4页
肺癌病例讨论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例讨论,,Company Logo,病例(一),治疗,CPT-11化疗3周期,疗效SD 骨ECT、脑CT(-),化疗后CT,左肺主支气管管腔及左下肺囊实性软组织占位,最大直径4.3cm5.5cm11.5cm,密度不均,内见强化及钙化,纵隔淋巴结不明显,男 42岁 无吸烟史 无肿瘤家族史 ,既往体健 2008.5.7体检发现左肺占位,,Company Logo,影像学,下一步治疗?,诊断及分期?,左肺中心型肺癌cT3N0M0b期,,Company Logo,局限期SCLC手术治疗,回顾性研究:1995-2008年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共8791例手术治疗 - 915例(10.4%)化疗、放疗、放化疗联合 - 5865例(66.6%)未进行任何治疗 - 2011例(22.9%),2011 ASCO Abs .7021,,Company Logo,治疗情况,2008.8.5行左全肺切除术,手术及病理,病理:左总支气管神经内分泌癌,考虑类癌,管壁浸润,化疗后。支气管切端,上下叶间组淋巴结2枚(d 1.2-2.5cm)气管支气管组淋巴结5枚(d 3.5-2cm) ,隆突下淋巴结1枚(d 3-2.5cm) ,喉返神经旁淋巴结1枚(d 2-1.5cm) ,主动脉弓下淋巴结1枚(d 2-1.2cm)未见癌,术后是否辅助治疗? What?How?,,Company Logo,肺类癌发病特点,区别于典型类癌,非典型类癌85-94%与吸烟有关,常见于男性,非典型类癌5年生存率(56%)明显低于典型类癌(87%),中央型类癌中典型类癌明显多于非典型类癌,气道阻塞症状出现早,症状为咳嗽,哮喘,咯血,25%无症状,肺及支气管类癌占类癌25%,占肺部肿瘤1-2%,10-20%为非典型类癌,80-90%典型类癌,60-70%发生于主支气管或叶段支气管,属中央型,平均年龄46岁,,Company Logo,病例分析,典型类癌:多数外科医师倾向于支气管袖状或楔形切除,对中心型典型类癌,支气管镜检同时可行腔内电凝术或激光介入治疗,不典型类癌:肺叶切除 放疗及化疗,小细胞、大细胞、巨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放疗+化疗,恶性程度低,约10%发生转移,5年存活率90%,介于典型类癌和小细胞之间,淋巴结转移发生率66%,5年存活率65%,预后差,5年存活率5%,,Company Logo,问题和思考,对于小标本的认知?术后病理是否代表该病例的初始状态?(因为化疗2周期后)诊断MEN的必备条件:病理分化程度、表达NE标志物-突触素、嗜铬粒蛋白、增殖活性(G1-3)、TNM分期-本病理报告诊断是否充分?术后辅助治疗选择?,,Company Logo,,Company Logo,?,?,?,,Company Logo,问题和思考,对于小标本的认知?术后病理是否代表该病例的初始状态?(因为化疗2周期后)诊断MEN的必备条件:病理分化程度、表达NE标志物-突触素、嗜铬粒蛋白、增殖活性(G1-3)、TNM分期-本病理报告诊断是否充分?术后辅助治疗选择?,,Company Logo,病例(二),气管镜,胸CT,右肺上叶片状磨玻璃影,两肺弥漫型小斑片影及结节影,部分伴小空洞形成,女 46岁 无吸烟史 教师 ,既往体健 “体检发现两肺阴影1个月”,PPD,1:2000,16mm20mm,管腔通畅,粘膜触之易出血,右中叶灌洗,刷检未见肿瘤细胞,,Company Logo,病例分析,如何明确诊断?,,Company Logo,诊断及治疗,2008.11.27行VATS下右肺上叶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肺多形性病变,部分符合肺支气管肺泡癌及乳头状腺癌,部分形态符合不典型腺瘤样增生术后诊断:右肺周边型肺癌 腺癌伴支气管肺泡癌 cT1NxM1期(肺转移)术后患者拒绝辅助化疗,随访本病例特点:同一个个体上出现三种病变,其中包括癌前病变,极为罕见,,Company Logo,肺部多发性结节,病因,肿瘤:肺泡癌、血源性或淋巴转移性肺、白血病、淋巴瘤、胸膜间皮瘤肺浸润,感染性疾病:细菌(金葡菌、结核杆菌)、真菌(曲霉菌、隐球菌、放线菌)、病毒、寄生虫等,结缔组织性疾病:皮肌炎、硬皮病、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尘肺:矽肺,结节病,定义:常规胸片或CT发现肺部多个、不易准确计数的结节,结节大多数直径1cm。引起肺多发结节的病变较多,常无特异性表现。,,Company Logo,问题及思考,对于双侧肺多发结节,应如何选择手术方式?左/右肺手术?影像学最倾向于恶性?病灶最多?病灶最大?楔形切除?肺叶切除?全肺切除?根据冰冻情况决定是否行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后诊断M1是否得当?(左肺结节也是BAC?)根据本病例的术后病理及影像学资料,术后是否辅助治疗?,,Company Logo,病例三,病史,2008年5月突发右胸痛,疼痛持续,胸部CT:右肺上叶及左肺多发结节影,考虑恶性肿瘤来诊,查体,锁骨上淋巴结无肿大,肺部无异常呼吸音,脊柱右侧弯曲,右侧胸廓塌陷,局部肋骨隆起,腹部正常,标记物,NSE:21.1ng/L(3.3)CA125 :93.5U/L(35),男性 37岁 患“乙型肝炎”10余年,无吸烟史,无家族遗传病史,入院脑CT/腹部CT/骨ECT均未发现异常,,Company Logo,CT,右侧胸腔狭窄,右肺上叶及左肺散在结节影,最大2cm2cm,隆突下淋巴结肿大,右侧少量胸腔积液,诊断?如何明确诊断?,,Company Logo,治疗情况,2009.3GP+恩度化疗2周期,PR 疼痛好转, 继续治疗,肺部恶性肿瘤,免疫组化:CD31(+),CD34(+)UEA-1(+)F8(-)AE1/AE3(+)CAM5.2(+) 考虑上皮样血管内皮瘤,间断干扰素4个月, 胸痛未缓解,2008.6.29行VAS右肺上叶剖胸探查术及右肺上叶切除术,,Company Logo,症状表现不一,多为体检发现,目前无标准治疗手段,国外报道,对于单发肺内结节,手术切除可长期存活,楔形切除和开胸切除无差异,对于初诊发生肺内及胸膜转移,不具备手术指征,常化疗,多发于中青年,中位年龄39岁, 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4倍,少见的恶性肿瘤,最常发生于肝脏,少见发生肺部,1975年首次报道,Corri等用免疫组化方法首次提出该肿瘤并非起源于上皮组织,而是起源于血管内皮,Wedlon等证实该观点,上皮样血管内皮瘤,,Company Logo,本例是国际上首次报道应用血管内皮抑素结合化疗治疗该病有效的病例,有报道一例患者用EC方案CR,其他一例伴肝转移及骨转移患者,应用1年干扰素PR,化疗药物:MMC,5-FU,NVB,但效果不佳,上皮样血管内皮瘤,,Company Logo,低分化鳞癌,查体,既往史,辅助检查,气管镜,病理,病例四,男性 59岁 吸烟700年支 因“体检发现右肺阴影1个月”于2006.2.6入院,PS 0 浅表淋巴结(-) 心肺(-),高血压、糖尿病,父亲、妹妹均死于肿瘤,脑MRI,骨ECT,腹部CT(-),右上叶开口见菜花样新生物完全堵塞管腔,,Company Logo,胸部CT,右主支气管旁分叶状影,约4.5cm4.5cm,部分突入右上叶管腔,右上叶前段雾状影,腔静脉后、隆突下、主动脉弓下多发淋巴结肿大,最大直径2.5cm,诊断:右肺中心型肺癌cT2N2M0a期,,Company Logo,NCCN,,Company Logo,治疗情况,2006.2.10同步化放疗前,2006.2.27同步化放疗DT:20GY,2006.2.14起同步化放疗:NP(NVB25mg d1、8,DDP120mg d1)+6MV放疗DT:40GY/20FX,骨髓抑制度,胃肠道反应度,原发灶及淋巴结 退缩75%,2006.3.22行右肺上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出血200ml,后辅助NP4,后随访良好,,Company Logo,术后病理,右上叶后段肿瘤放化疗后,纤维组织增生,大量泡沫细胞伴坏死,散在多核巨细胞及个别坏死肿瘤细胞残骸。气管、支气管组LN一枚(2cm1cm),隆突下LN一枚(1.5cm1cm),肺门LN一枚(1cm)见多量泡沫细胞及坏死,均未见癌转移。上纵隔淋巴结两枚(0.2cm),气管前后LN一枚(1.5cm0.5cm),叶间LN一枚(0.2cm)均未见癌转移。支气管切端(F06-259)阴性。 2006年3月,,Company Logo,低分化鳞癌,对侧纵隔淋巴结(-),查体,胸部CT,其它辅助检查,纵隔镜,病理,病例五,男性 60岁 吸烟 的1200年支 因“咳嗽2年发现右肺阴影8个月”于2007.10.30入院,PS 1 浅表淋巴结(-) 心肺(-),右肺上叶尖后段占位伴纵隔淋巴结肿大,脑MRI,骨ECT,腹部CT(-),腔静脉后淋巴结活检,诊断:右肺上叶周边型肺癌 (N2),,Company Logo,新辅助化疗前,新辅助化疗后,2007.11.15、12.11TC方案化疗2次(Taxol 330mg,CBP600mg AUC=5),PR,2008.1.3右肺上叶切除术,术后TC2,后纵隔RT:60GY/30f,,Company Logo,术后病理,右上叶尖段鳞状细胞癌,低分化,化疗后坏死及周围纤维组织增生。气管前后组LN1/2枚(直径0.5cm-2cm)见癌转移,支气管切端(F08-22),上纵隔淋巴结1枚(直径0.2cm),气管旁组淋巴结1枚(直径0.3cm),隆突下LN3枚(直径0.5cm-1cm),下肺韧带组LN1枚(直径0.2cm)肺门组LN2枚(直径0.5cm-1cm) ,叶间组LN1枚(直径0.5cm-1cm) ,”3A”组LN2枚(直径0.3cm-0.5cm) 未见癌转移。气管支气管组LN一枚(1.5cm),见类上皮结节,未见癌转移。,,Company Logo,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的优势,缩小肿瘤,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