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_第1页
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_第2页
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_第3页
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_第4页
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月 经 不 调,1,概 念,月经的周期性和规律性发生改变,月经的期、量发生异常的一类疾病,中医称为月经不调。可分为出血倾向性月经不调和闭止倾向性月经不调。,2,出血倾向性的月经不调,(1)月经周期异常:周期或提前(月经先期),或延后(月经后期),或时而提前时而延后12周(月经先后不定期),经期基本正常,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者。(2)经期异常:经期持续出血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净,周期基本正常,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者(经期延长)。,3,出血倾向性的月经不调,(3)经量异常:出血量明显多于以往正常经量一半以上,或经量超过80毫升,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者(月经过多)。,4,闭止倾向性的月经不调,(1)月经周期异常:月经周期延后12周,经期基本正常,连续出现2个周期者,为“月经后期”。(2)经期异常:经期缩短不足2天,经量少,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月经过少)。,5,闭止倾向性的月经不调,(3)经量异常:周期基本正常,经量较以往减少一半以上,甚至点滴即净,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月经过少)。,6,治疗原则是治本调经,7,出血倾向性的月经不调,(1)脾气虚证证候:月经先期,量多或先后不定期,或经期延长,经色淡红,经质清稀,面色晄白,气短懒言,体倦神疲,小腹空坠;舌淡,苔薄,脉弱。治法:补脾益气,摄血调经选方:补中益气汤加减用药:人参6g、黄芪20g、炙升麻6g、柴胡6g、当归10g、白术10g、陈皮6g、阿胶(烊化)10g、甘草6g。冷水浸泡30分钟,煎沸15分钟可服,日一剂分两次服。中成药:乌鸡白凤丸;饭后服。,8,出血倾向性的月经不调,(2)肾气虚证证候:月经先期,或先后不定期,或经期延长,经色淡黯,经质清稀,面色晦暗,腰膝酸软,夜尿多,便溏;舌淡暗,苔薄,脉沉弱。治法:补益肾气,固冲调经选方:固阴煎加减。用药:熟地15g、山茱萸10g、山药10g、菟丝子12g、五味子6g、人参10g、续断15g、远志6g、金樱子6g、炙甘草6g,煎沸15分钟可服,日一剂分两次服。,9,出血倾向性的月经不调,(3)血热证证候:经行量多,经色鲜红或暗红,经质黏稠;伴心烦口渴,身热面赤,小便黄;舌红绛,苔黄,脉滑数。治法:清热凉血,固冲止血选方:保阴煎加减用药:生地10g、熟地10g、黄芩9g、黄柏9g、白芍10g、山药10g、续断15g、丹皮10g、甘草6g。冷水浸泡30分钟,煎沸15分钟可服,日一剂分两次服。,10,出血倾向性的月经不调,(4)湿热蕴结证 证候:月经先期,或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经色黯红有块,有臭秽味,腰骶胀痛,或小腹坠拒按;舌红苔黄而腻,脉弦数或濡数。治法:清热利湿,固冲止血选方:清肝止淋汤加减用药:丹皮9g、黄柏6g、当归15g、生地15g、白芍15g、阿胶9g、香附6g、牛膝6g、小黑豆30g、红枣10个、小蓟6g、侧柏叶6g、荆芥炭6g。冷水浸泡30分钟,煎沸15分钟可服,日一剂分两次服。,11,出血倾向性的月经不调,(5)血瘀证证候:月经量多,或量少持续十余日始净,或经间期出血;经行不畅,色紫黯有块;伴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或有瘀点,脉细涩或弦涩。治法:活血祛瘀止血选方:桃红四物汤加减用药:桃仁15g、红花10g、当归15g、生地15g、白芍15g、川芎15g。冷水浸泡30分钟,煎沸15分钟可服,日一剂分两次服。中成药:当归调经片、妇科调经片,饭后服。,12,闭止倾向性的月经不调,(1)肾虚证证候:月经后期,量少,经色淡黯,质稀,面色晦暗或有暗斑,头晕耳鸣,腰腿酸软,尿频或失禁;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或细弱。治法:补肾益精,养血调经选方:归肾丸加减用药:熟地30g、山萸肉15g、山药15g、茯苓15g、菟丝子15g、枸杞15g、当归12g、杜仲15g。冷水浸泡30分钟,煎沸15分钟可服,日一剂分两次服。,13,闭止倾向性的月经不调,(2)血虚证证候:月经后期,量少,经色淡,质稀,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苍白或萎黄,小腹绵绵而痛,喜揉;舌淡苔薄,脉虚细。治法:补血益气调经选方:归脾汤加减用药:人参10g、黄芪20g、白术15g、茯苓15g、当归15g、酸枣仁15g、龙眼肉20g、木香10g、远志6g、甘草6g、生姜3片、大枣5枚。冷水浸泡30分钟,煎沸15分钟可服,日一剂分两次服。中成药:当归调经片,饭后服。,14,闭止倾向性的月经不调,(3)气郁证证候:月经后期,或先后不定期,量少,经色暗红或有小块;小腹胀痛,精神郁闷,或胸胁乳房胀痛;舌质正常,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理气调经选方:逍遥散加减用药:柴胡9g、当归9g、白芍10g、白术6g、茯苓6g、甘草6g、薄荷15g、煨姜15g、香附9g、郁金9g。冷水浸泡30分钟,煎沸15分钟可服,日一剂分两次服。中成药:舒肝颗粒、逍遥丸,饭后服。,15,闭止倾向性的月经不调,(4)血瘀证证候:月经后期,量少,色紫黯有血块;小腹胀痛或刺痛,拒按,块下痛减;舌紫黯或有瘀点,苔薄,脉沉弦或沉涩。治法:活血化瘀调经选方:血府逐瘀汤加减用药:柴胡12g、枳壳15g、赤芍15g、桃仁15g、红花15g、当归15g、生地10g、川芎9g、牛膝15g、桔梗9g、甘草6g。冷水浸泡30分钟,煎沸15分钟可服,日一剂分两次服。中成药:血府逐瘀胶囊,饭后服。,16,闭止倾向性的月经不调,(5)痰湿证证候: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黏;胸脘满闷,头晕体胖,心悸气短;舌淡胖,苔白或白腻,脉滑。治法:化痰燥湿调经选方:苍附导痰丸加减用药:茯苓10g、法半夏10g、陈皮9g、甘草6g、苍术10g、香附12g、胆南星9g、枳壳9g、生姜3片、党参10g、山药10g、神曲6g。开水浸泡30分钟,煎沸15分钟可服,日一剂分两次服。,17,中医适宜技术,针灸、穴位注射、耳穴压豆、推拿,18,针 灸,取穴: 取关元、气海、子宫、三阴交,实热证者加曲池、行间,虚热证加太溪,气血亏虚证者加脾俞、足三里,肾虚者加肾俞。操作:采用毫针刺0.51寸,平补平泻法,寒证加灸,热证只针不灸。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9,穴位注射,取穴:肾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每次选用23穴,选当归注射液或红花注射液、黄芪注射液,每穴注射0.51ml。,20,耳穴压豆,取穴:取内分泌、内生殖器、肝、肾、脾、胃、心、皮质下。操作:每次选择35个穴位,先将王不留行子贴在0.6cmX0.6cm大小的胶布中央,用酒精棉球轻擦消毒耳廓,一手持耳廓后上方,另一手持探棒进行耳穴探查,找出阳性反应点,用镊子取准备好的药豆,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并轻轻揉按12分钟。每日按压35次,每次12分钟,隔35天换1次,两耳交替或同时贴用。,21,推 拿,取穴:取关元、气海、中极、肾俞、脾俞、肝俞、血海、三阴交。操作:步骤一,患者仰卧位,采用拇指按揉关元、气海、中极,各1分钟,采用摩法顺时针方向摩小腹5分钟;步骤二,患者俯卧位,拇指按揉肾俞、脾俞、肝俞,各1分钟;步骤三,患者仰卧位,拇指按揉血海、三阴交,各1分钟。,22,小结,月经不调主要是功能失调性病症,多数属于有排卵型功血,少数也可能无排卵。中医辨证论治具有优势,若辩证准确,用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