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docx)湖北省随州市湖北能源集团随县岩子河40mwp地面光伏发电项目110kv送出工程_127181__第1页
(4docx)湖北省随州市湖北能源集团随县岩子河40mwp地面光伏发电项目110kv送出工程_127181__第2页
(4docx)湖北省随州市湖北能源集团随县岩子河40mwp地面光伏发电项目110kv送出工程_127181__第3页
(4docx)湖北省随州市湖北能源集团随县岩子河40mwp地面光伏发电项目110kv送出工程_127181__第4页
(4docx)湖北省随州市湖北能源集团随县岩子河40mwp地面光伏发电项目110kv送出工程_127181_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项目名称湖北能源集团随县岩子河40MWP地面光伏发电项目110KV送出工程建设单位湖北能源集团随县岩子河光伏发电有限公司编制单位湖北安源安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7年2月项目名称湖北能源集团随县岩子河40MWP地面光伏发电项目110KV送出工程文件类型环境影响报告表适用的评价范围核与辐射项目法定代表人郭建广(签章)主持编制机构湖北安源安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章)湖北能源集团湖北能源集团随县岩子河40MWP地面光伏发电项目11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人员名单表姓名职(执)业资格证书编号登记(注册证)编号专业类别本人签名编制主持人孔维强00013746环评师登记证B26340100700农林水利类序号姓名职(执)业资格证书编号登记(注册证)编号编制内容本人签名1李辉00015427环评师登记证B26340110700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环境质量状况、评价适用标准2孔维强00013746环评师登记证B26340100700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简况、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环境影响分析主要编制人员情况3田在望0009022环评师登记证B26340050700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结论、附图附件湖北能源集团随县岩子河40MWP地面光伏发电项目11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修改说明2017年2月10日,随州市环境保护局组织专家对湖北能源集团随县岩子河40MWP地面光伏发电项目11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报告表)进行了函审,经过认真评审,形成评审意见。我公司根据审查意见对调查表(送审稿)进行了认真修改,具体修改情况如下序号审查意见修改情况1补充敏感点与线路路径位置关系示意图已补充敏感点与线路路径位置关系示意图,见附图42补充相关附件已补充相关附件,具体见公参目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二、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简况9三、环境质量状况13四、评价适用标准17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8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22七、环境影响分析24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32九、结论35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湖北能源集团随县岩子河40MWP地面光伏发电项目110KV送出工程建设单位湖北能源集团随县岩子河光伏发电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滕楚平联系人徐卓通讯地址随州广水市吴店镇吴店街东门楼联系电真/邮政编码431500建设地点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广水市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电力供应D4420占地面积(M2)塔基3300绿化面积(M2)塔基2772总投资(万元)367306环保投资(万元)39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06预期投产日期2017年工程内容及规模项目背景主体工程环评文件(即湖北能源集团随县岩子河40MWP地面光伏电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已获批,批文号为随县环建预审2016117号,批复内容中不含随广光伏110KV升压站。湖北能源集团随县岩子河40MWP地面光伏电站项目与湖北能源集团广水吴店10MWP地面光伏电站项目共用随广光伏110KV升压站。随广光伏110KV升压站为湖北能源集团广水吴店10MWP地面光伏电站项目的主体工程内容,升压站已办理环评手续,环评文件为湖北能源集团广水吴店10MWP地面光伏电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批文号为广环建审2016116号,批复内容中不含随广光伏110KV升压站电磁环境影响分析。目前随广光伏110KV升压站尚未开工,根据其环评文件及批复提出的升压站电磁环境影响部分与外送输电线路工程一并另行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本报告将随广光伏110KV升压站电磁环境纳入评价范围,并以升压站环评为基础对升压站施工期及运行期废水、噪声、固体废弃物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补充分析评价。工程内容本项目为湖北能源集团随县岩子河40MWP地面光伏电站项目(以下简称“主体工程”)的送出工程,建设内容为110KV线路工程线路自随广光伏110KV升压站开始,到220KV烈山变电站工程扩建间隔止,路径全长390KM;间隔扩建220KV烈山变电站扩建110KV出线间隔1个。1、随广光伏110KV升压站工程11110KV升压站概况(1)地理位置及变电站现状110KV升压站位于随县殷店镇与广水市吴店镇交汇处的吴店镇王子店村,站址地势较平坦,现状为荒草地。110KV升压站地理位置见图11。随广光伏110KV升压站图11随广光伏110KV升压站地理位置图(2)站内环保设施根据湖北能源集团广水吴店10MWP地面光伏电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变电站拟设置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对值守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建设1座容积为30M3事故油池。12110KV升压站的环保手续执行情况湖北能源集团广水王子山光伏发电有限公司于2016年委托湖北安源安全环保科技公司开展“湖北能源集团广水吴店10MWP地面光伏电站项目”环评工作。湖北安源安全环保科技公司于2016年11月编制完成了湖北能源集团广水吴店10MWP地面光伏电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并取得广水市环境保护局批复(批文号为广环建审2016116号),批复内容中不含随广光伏110KV升压站电磁环境影响分析。13本期建设规模110KV升压站本期建设1台75MVA主变,110KV出线1回,配套设置办公、生活等设施。110KV升压站建设内容及规模见ERRORREFERENCESOURCENOTFOUND。表11110KV升压站建设内容及规模一览表建设内容建设规模1主变容量175MVA2110KV配电装置户外布置,本期1回335KV配电楼设备户内布置,建筑面积554M24事故油池站内设置容积为30M3的事故油池一座5生产综合楼总建筑面积1100M26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本报告对升压站施工期及运行期废水、噪声、固体废弃物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补充分析评价,同时评价升压站电磁环境影响。2、新建随广光伏110KV升压站220KV烈山变电站110KV输电线路工程21线路规模线路自随广光伏110KV升压站开始,到220KV烈山变电站工程扩建间隔止,架设1条110KV线路,路径全长390KM。22线路路径走向线路自随广光伏110KV升压站架空出线起,向西走线,依次经过三门冲、中塆、英家塆、三叉沟、蒋家塆、庙前头、黄土沟、西塆、张家塆,在张家塆附近左转跨过S212省道、漂水河,在仓上塆右转继续向西(偏南方向)走线,依次经过杨家塆、罗家棚、东塆、王家畈(在兵冲明洞上方跨过汉丹电气化铁路西宁支线)、下松树塆、谢家老塆、张家塆(跨随岳高速)、汪家塆,最后在樊河塆附近跨厥水河后依旧向西走线,经过周家大塆、周家老塆、秦家沟进入220KV烈山变,线路路径全长390KM。拟建110KV输电线路路径走向见图12。110KV输电线路220KV烈山变随广光伏110KV升压站图12本工程拟建110KV输电线路路径走向图23导地线、杆塔及基础选型(1)导地线本工程110KV架空输电线路以全线单回双地线架设,导线采用2LGJ240型双分裂钢芯铝绞线,随线路架设2根地线,1根JLB100型铝包钢绞线,另一根24芯OPGW架空复合地线。(2)杆塔本工程杆塔全部选自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建设成果(通用设计、通用设备)应用目录(2015年版)中的1B2系列模块,共使用杆塔132基,其中耐张转角塔34基,直线塔98基,详见下表。表12杆塔塔型及数量序号塔型单位数量11B2ZM118基121B2ZM121基1831B2ZM124基2041B2ZM218基1051B2ZM221基461B2ZM224基2071B2ZM227基1781B2ZM324基291B2ZM333基2101B2ZM336基2111B2ZMK42基2121B2DJ18基1131E2SDJ18基1141B2J121基8151B2J124基2161B2J221基9171B2J224基1181B2J321基6191B2J324基1201B2J421基4212DAJB1105基1合计基132(3)基础本工程直线塔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使用掏挖基础,转角塔和终端塔使用现浇台阶基础。3、220KV烈山变电站扩建间隔工程31220KV烈山变电站概况(1)地理位置及变电站现状220KV烈山变电站位于随州市随县尚市镇庆祝村,地理位置见图13。220KV烈山变电站为户外变电站,现有主变容量1180MVA,220KV出线6回(分别至220KV韩岗变、220KV米庄变、220KV曾都变、500KV樊城变各1回,至220KV随县变2回),110KV出线8回(分别至厉山电铁牵引站、110KV炎帝变、110KV两水变、110KV殷店变、110KV明阳变、110KV唐镇变、天河口风电场、生物质电厂各1回)。变电站围墙内占地面积23100M2,主变压器及10KV高压室布置在站区中间。220KV配电装置布置在站区西北侧,向西北方向出线。110KV配电装置布置在站区东南侧,向东南方向出线。图13220KV烈山变地理位置图(2)站内环保设施变电站站内设置有污水处理设施对值守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建设有1座容积为60M3的事故油池。32220KV烈山变电站的环保手续执行情况220KV烈山变电站的环保手续执行情况见下表。表13220KV烈山变电站的环保手续执行情况名称环境管理情况湖北安源安全环保科技公司于2012年6月编制完成了随州随县220KV厉山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并取得湖北省环境保护厅批复(批文号为鄂环审201236号)随州随县220KV厉山输变电工程武汉网绿环境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于2015年5月完成该工程变电站部分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并取得湖北省环境保护厅批复(批文号为鄂环审2015185号)随州随县烈山220KV变电站扩建工程湖北君邦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于2016年6月编制完成了随州随县烈山220KV变电站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并取得随州市环境保护局批复(批文号为随环建审2016157号)说明设计名称为历山变电站,运行名称为烈山变电站33本期建设规模本期扩建220KV烈山变的110KV出线间隔1个,在已建成的备用间隔上安装相应设备即可,扩建工程不新征用地。扩建间隔外为农田。本期建设完成后,220KV烈山变的110KV出线间隔排列具体情况见图14。变电站图14220KV烈山变本期扩建完成后110KV出线间隔排列示意图4、与政策、法规、标准及规划的相符性41产业政策相符性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本工程属于“第一类鼓励类”、“四、电力”中“10、电网改造与建设”,故本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42规划相符性经调查,该路线不经过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区,本工程110KV输电线路路径走向已获得随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原则同意。5、环保投资本工程总投资为367306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9万元,环保投资占比106,环保投资估算具体情况见表14。升压站内环保投资已列入湖北能源集团广水吴店10MWP地面光伏电站项目中。表14环保投资估算表序号时段污染物主要环保措施投资估算(万元)1大气污染物洒水抑尘52水污染物初级沉淀池,塔基挡土墙、护坡、排水沟等措施193噪声合理布置高噪声的施工设备,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4固体废弃物统一组织定期清运55施工期生态恢复塔基植被恢复106电磁环境严格按照电力设施保护条例要求/7水污染物升压站生活污水经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综合利用/8运行期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统一清运,含油废物及废蓄电池均交由有资质的的单位处理/9环保投资合计3910环保投资占比106与本工程有关的原有环境状况及主要环境问题1、与本工程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本工程为新建工程,升压站周边及输电线路沿线多为农田及荒地,与本工程有关的原有污染物主要为附近线路运行产生的工频电磁场、线路沿线的交通干线车辆运行产生的交通噪声。2、主要环境问题根据工程所在地的监测结果,本工程区域及周围环境敏感目标处电磁环境和声环境均符合相应的评价标准。拟建线路沿线环境质量现状良好,未发现明显的环境问题。二、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简况本工程经过随州市随县和广水市境内。随县1、地形地貌、地质随县地貌特征以低山丘陵为主,兼有山地和冲积平原,一般高度海拔(200800)M。境内北部最高点为桐柏山太白顶,海拔1140M;西南面最高点为大洪山宝珠峰,海拔1055M。中部为一片狭长的平原,称之为随枣走廊。地质构造较为发育,分布有大洪山复式倒转背斜,桐柏山复背斜,随南褶皱束,大仙山褶皱束,随应复背斜,它们均呈北西南东向紧密排列,具平行褶皱群的特征。本工程现场情况见图21。本工程线路沿线(220KV烈山变)本工程线路沿线(南岗村)本工程线路沿线(沙城村)本工程线路沿线(星亮村)本工程线路沿线(前进村)本工程线路沿线(龙王庙村)本工程线路沿线(真武山村)本工程线路沿线(随广光伏110KV升压站)图21本工程现场情况2、气候随县处于淮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交汇地带,位于中纬度季风环流县域的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严寒酷暑时间较短。年平均气温154左右,无霜期(220240)天,年均降水量960MM。3、动植物资源随县树种丰富,共有71科,174属296种。其中常见的树种有马尾松、栎类、意杨等;珍稀树种有银杏、青檀。灌木有山胡椒、胡枝子等;藤本植物有葛藤、金银花等;地被植物有苔藓、蕨类等。总体看来,随县北部植被覆盖度低,阔叶树居多;南部植被较好,常绿、针叶、阔叶、混交林都较丰富;中部平原树木较少,多为荒坡荒滩,林木覆盖度低。随县野生动物较多,常见的兽类有11科30余种,鸟类25科40多种,两栖类爬行类30多种。其中珍稀动物有金钱豹、白冠长尾雉、娃娃鱼等;常见动物有喜鹊、画眉、野兔等。根据现场踏勘,线路沿线未发现有珍稀保护动、植物。4、水文随县境内涢水流贯其间,水、漂水、溠水、均水形成涢水流域,其境内河流分布较匀。境内有大中型水库380余座,年有效储水量12亿M3。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涉及到的水体主要为漂水河、水,线路沿线零星分布有少量水塘。本工程拟建线路在张家塆附近左转跨过漂水河,线路跨越漂水河断面宽度为120M,无取水口,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本工程拟建线路在樊河湾附近跨越水河,线路跨越水断面宽度为97M,无取水口,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广水市1、地形地貌、地质广水市地处桐柏山脉南麓、大别山脉西端,属低山丘陵地带。地势北高南低,自北而南,山地、丘陵、岗地、沿河小块平原,依次分布。山地占总面积的301,丘陵占674,平原占25。山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北部,一般坡度为3045,最高处大贵山海拨9078M,相对高差在(300500)M之间。岗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及东南部,海拔一般在100M上下,坡度一般在15左右。小块河谷平原主要分布在中部、西南及东南部,海拔一般在50M左右,最低处平林市水河床海拔37M。2、气候广水市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适中,冬干夏雨,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316之间,北部为1314,中部为1415,南部为1516,南北温差2。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976年1月30日,为16;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1959年8月23日,为416。平均无霜期在(201240)天之间,年平均降水量在(9401040)MM之间。极端降水最多年出现在1980年,年降水量13303MM,最少年出现在1978年,年降水量4977MM。年日照时数为2083H,最多年份在1978年,为2300H,最少年份在1982年,为1713H。3、水文特征广水市境内河流分属长江、淮河流域水系,共有大小河流337条,总长24185KM,均属间歇性河流,总流域面积24342KM2,占总面积92。境内地表水资源主要为大气降水产生的地表径流,平均径流深3516MM,平均地表径流量93亿M3。境内地下水资源贫乏,为无统一地下水体的贫水区,地下水量为2726万M3。广水市有大中型水库6座,都分布在北部山区。其中,黑洞湾、花山、飞沙河、许家冲4座水库形成“四库联网”花飞灌区四库共拦截雨面积2653KM2,有效库容1947亿M3。高峰寺、霞家河二水库共拦截雨面积566KM2,有效库容0291亿M3。本工程拟建线路不涉及广水市境内水系。4、植被及动植物资源广水市境内木本植物共有65科147属355种,竹类3种。草本植物中药用植物有6类195科514种,野生牧草300余种,花卉100余种。食用菌类有香菇、白木耳、黑木耳、平菇、蘑菇、松菌等。主要农作物有稻谷、小麦、大麦、棉花、油菜、花生、芝麻、豆类、薯类、大蒜、蔬菜、麻类、烟叶等。野生动物有100余种,其中兽类有野猪、野山羊、野兔、金钱豹、豹猫、草狐、果子狸、黄鼠狼、纺狼、猪灌、狗灌、刺渭、水獗、松鼠等;禽类有难鸡、野鸡、斑鸟、乌鸦、喜鹊、啄木鸟、翠鸟、八哥、秧鸡、杜鹊、白鹤、自莺、黄莺、山雀、锦鸡等;爬行类有龟、鳖、蛇等;两栖类有青蛙、瞻除等;节肢类有虾、河蟹、蝇、蛤蟆等;虫类有蜜蜂、蚕、蝴蝶等。家禽家畜主要有猪、牛、羊、驴、狗、猫、兔、鸡、鸭、鹅、鸽等。根据现场踏勘及调查,本工程评价范围内未发现珍稀保护动、植物。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1、电磁环境质量现状11监测时间、监测单位及气象条件监测时间20171102017111监测单位湖北安源安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气象条件监测期间气象条件见表31。表31监测期间气象条件监测日期天气状况风速温度湿度2017年1月10日阴03M/S04M/S61065702017年1月11日阴03M/S04M/S59677212监测项目及监测方法(1)监测项目工频电场、工频磁场(2)监测方法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13监测仪器监测仪器及有关参数信息见表32。表32电磁环境测量仪器一览表设备型号BHYT2010型测量范围工频电场强度0V/M100KV/M;工频磁感应强度005T10MT证书编号CAL2016JZ0667校准单位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监测校准实验室便携式场强仪校准日期2016年11月20日14监测布点在拟建随广光伏110KV升压站站址及四周、220KV烈山变电站110KV扩建间隔侧及110KV输电线路沿线敏感点处各设置1个监测点位。15监测结果及分析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点位处的工频电场强度范围为(03717474)103KV/M,工频磁感应强度范围为(00820191)103MT,各测点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相应的标准控制限值要求2、声环境质量现状21监测时间、监测单位及气象条件(1)监测期间气象条件监测期间的气象条件见表31。(2)监测单位湖北安源安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2监测项目及监测方法(1)监测项目监测项目为等效连续A声级。(2)监测方法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3监测仪器监测仪器有关参数及检定信息见表33。表33噪声测量仪器一览表设备型号HS5671测量范围25DB140DB证书编号2016SZ2490165校准单位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声级计校准日期2016年2月29日24监测布点在拟建随广光伏110KV升压站站址和四周及周边敏感点、220KV烈山变电站110KV扩建间隔侧及周边敏感点、110KV输电线路沿线敏感点处各设置1个监测点位。25监测结果及分析本工程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见表34。表34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监测结果LEQDB(A)序号监测点位昼间夜间1尚市镇南岗村7组测点14313652尚市镇南岗村7组测点24253463尚市镇苏家村4组3583324厉山镇沙城村2组5424675厉山镇星亮村6组4663796高城镇前进村8组测点13383177高城镇前进村8组测点23683428高城镇龙王庙村12组3523389万店镇真武山村2组35232110升压站站址中心32232111升压站站址东侧32732212升压站站址南侧32732513升压站站址西侧33532414升压站站址北侧33132415随县殷店小东庙村4组34231816220KV烈山变电站扩建间隔侧401395监测结果表明,本工程各敏感点测点昼间噪声监测值为(338542)DB(A),夜间噪声监测值为(316467)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要求。升压站站址及220KV烈山变电站扩建间隔侧昼夜间噪声监测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3、生态质量现状根据现场踏勘情况,本项目所经过的地区主要为低山和丘陵地貌,沿线多为农田、林地及荒地,植被较为茂盛。根据现场踏勘及调查,线路沿线未发现有珍稀保护动、植物。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不涉及生态及地表水环境敏感目标,声环境及电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5、表36。表35声环境环境敏感目标概况一览表序号环境敏感目标名称性质与本工程的方位及距离数量、建筑物楼层、高度(调查范围内)环境保护要求拟建110KV送出工程1尚市镇苏家村4组居住、养殖线路南侧20M1户,1F坡顶,45MN2厉山镇沙城村2组居住线路南侧20M1户,1F坡顶,45MN3厉山镇星亮村6组居住线路北侧30M1户,1F坡顶,45MN4高城镇前进村8组居住线路南侧(924)M3户,1F平顶、坡顶,2F坡顶,(36)MN5高城镇龙王庙村12组居住线路西南侧20M1户,1F坡顶,45MN6万店镇真武山村2组居住线路北侧17M、南侧29M3户,2F坡顶,75MN220KV烈山变电站扩建间隔7尚市镇南岗村7组居住变电站东侧45M、南侧152M2户,1F坡顶,45MN随广光伏110KV升压站8随县殷店小东庙村4组居住线路南侧24M、升压站西侧190M1户,1F坡顶,45MN备注N噪声限值昼间55DB(A)、夜间45DB(A)。表36电磁环境敏感目标概况一览表序号环境敏感目标名称性质与本工程的方位及距离数量、建筑物楼层、高度(调查范围内)环境保护要求拟建110KV送出工程1尚市镇苏家村4组居住、养殖线路南侧20M1户,1F坡顶,45ME、B2厉山镇沙城村2组居住线路南侧20M1户,1F坡顶,45ME、B3厉山镇星亮村6组居住线路北侧30M1户,1F坡顶,45ME、B4高城镇前进村8组居住线路南侧(924)M3户,1F平顶、坡顶,2F坡顶,(36)ME、B5高城镇龙王庙村12组居住线路西南侧20M1户,1F坡顶,45ME、B6万店镇真武山村2组居住线路北侧17M、南侧29M3户,2F坡顶,75ME、B随广光伏110KV升压站7随县殷店小东庙村4组居住线路南侧24M、升压站西侧190M1户,1F坡顶,45ME、B220KV烈山变电站扩建间隔侧无电磁环境敏感目标备注E工频电场强度限值4KV/M;B工频磁感应强度限值01MT。四、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工频电磁场根据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50HZ频率下,环境中工频电场强度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为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为01MT;架空输电线路线下的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其频率50HZ的工频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10KV/M。(2)声环境拟建随广光伏110KV升压站及220KV烈山变电站扩建间隔侧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110KV输电线路沿线经过的乡村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区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施工期及运行期噪声排放标准见表41。表41本工程噪声排放限值一览表阶段标准名称昼间(DB(A)夜间(DB(A)适用范围施工期噪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7055施工期施工场界运行期噪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6050随广光伏110KV升压站厂界及220KV烈山变电站扩建间隔侧总量控制指标不涉及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1、施工期本工程施工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51。施工测量生产调试生态恢复措施施工施工噪声固体废弃物施工废水施工扬尘基础施工输电线路及扩建间隔施工施工噪声固体废弃物施工废水施工扬尘升压站施工场地平整基础开挖建筑结构施工建筑物装修设备安装施工粉尘、噪声、施工机械及施工场地冲洗废水扬尘、噪声、施工机械冲洗废水、建筑垃圾扬尘、噪声、装修垃圾噪声图51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2、运行期本工程运行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52。随广光伏110KV升压站噪声110KV输电线路220KV烈山变电站110KV出线间隔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废水固体废弃物图52运行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主要污染工序1、施工期(1)施工噪声施工噪声主要为升压站、拟建线路及变电站扩建间隔施工时所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运行产生的机械噪声以及运输车辆运行产生的交通噪声,施工所使用的机械设备主要包括挖掘机、牵张机等。(2)施工废水施工废水包括施工生产废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废水主要是清洗机械设备以及清理施工场地形成的冲洗废水;施工期生活污水主要为施工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包括粪便污水、洗涤废水等(主要污染因子包括COD、BOD5、NH3N等)。(3)施工扬尘升压站施工及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土石方的开挖、回填将破坏原施工作业面的土壤结构,干燥天气尤其是大风条件下很容易造成扬尘,这些扬尘均为无组织排放。同时,施工现场内车辆行驶等过程产生的,土方、建筑材料(水泥、石灰、砂石料)的运输、装卸、储存和使用过程也会产生少量扬尘。220KV烈山变电站间隔扩建只需在站内安装相应的电气设备即可,不产生扬尘。(4)固体废弃物施工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输电线路塔基及升压站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220KV烈山变电站间隔扩建只需在备用间隔处安装相应的电气设备即可,工程量小,基本不产生固体废弃物。(5)生态施工期对生态的影响主要是输电线路塔基及升压站开挖施工过程中占用土地、破坏植被以及由此可能引起的水土流失。220KV烈山变电站间隔扩建只需在站内安装相应的电气设备即可,不会对周边的生态造成影响。2、运行期(1)电磁环境升压站及高压输电线路运行时,由于导线、金属构件等导体内部电荷而在周围产生电场,导体上有电流通过而产生磁场,称之为工频电磁场。扩建间隔本身不带电,仅由于挂设的线路带电而产生工频电磁场。(2)声环境升压站运行期的噪声主要是主变运行产生的噪声。输电线路噪声主要是由导线、金具及绝缘子的电晕放电产生。在晴朗干燥天气条件下,导线通常在起晕水平以下运行,很少有电晕放电现象,基本不产生噪声。变电站间隔扩建不新增噪声源。(3)水环境升压站正常运行时值守人员会产生少量的生活污水。输电线路运行期不产生废水。220KV烈山变电站本期主要是扩建间隔,运行期不新增值守人员,不增加生活污水产生量。(4)固体废弃物运行期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升压站工作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主变在事故、检修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含油废物以及升压站直流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铅酸蓄电池。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含油废物及废铅酸蓄电池均属于危险废物。含油废物废物类别为HW10,危险特性为毒性。铅酸蓄电池废物类别为HW49,危险特性为毒性。输电线路运行期无固体废弃物产生。220KV烈山变电站本期主要是扩建间隔,运行期不新增值守人员,不增加生活垃圾产生量。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排放浓度及排放量施工期土方开挖、材料装卸,运输车辆、施工机械施工扬尘(TSP)少量少量大气污染物运行期/施工机械设备冲洗、场地清理生产废水少量少量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少量少量水污染物运行期值守人员生活污水少量0线路施工建筑垃圾少量0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少量0值守人员生活垃圾少量0固体废弃物运行期升压站含油废物、多氯(溴)联苯类废物、废铅酸蓄电池少量0施工期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等等效连续A声级挖掘机(7085)DB(A)牵张机(7085)DB(A)昼间70DB(A)夜间55DB(A)噪声运行期主变、导线、金具、绝缘子等效连续A声级/电磁环境运行期主变、导线、金具、绝缘子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工频电场强度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01MT主要生态影响本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期间对生态的影响主要是施工过程中占用土地、破坏植被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水土流失。本工程永久占地主要是升压站及架空线路塔基永久占地,升压站围墙内占地面积为7980M2,110KV输电线路塔基永久占地面积约为3300M2。施工临时场地包括牵张场、料场等,牵张场用于导线的架设、张紧以及牵张设备的安置和导线等施工材料的堆放,总占地面积约为2015M2。线路附近的地表植被为原生植被和农田,并且分布有野生动物,无珍稀保护动植物分布。工程施工期间不可避免的会砍伐少量树木,对沿线原生植被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导致生物量的减少,并且会一定程度的破坏野生动物的生境,但不会对沿线生物的种类以及物种多样性造成影响。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工程施工对生态的影响也会逐渐消失,这些影响可以通过合理、有效的工程防护措施缓解或消除,不会对工程所在地生态产生显著不利影响。220KV烈山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不需新征用地,只需在站内安装相应的电气设备即可,不会对周边的生态造成影响。七、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噪声(1)噪声源强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为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行,如挖掘机、牵张机以及运输车辆等机械设备。220KV烈山变电站间隔扩建只需在备用间隔处安装相应的电气设备等,工程量小,施工时间短,无需大型机械设备,对周围声环境影响很小。(2)拟采取的环保措施为了减轻施工期间噪声污染,采取以下措施在施工开始前,建设单位要制定包括噪声污染控制在内的“施工期环境保护方案”。尽量选用低噪声系列工程机械设备。合理布置高噪声的施工设备,使其远离声环境敏感点;如在敏感目标处较近地点施工时,可在施工场地边界设置临时围挡。原则上不容许夜间施工,确实因需要进行夜间施工的连续操作的高噪声作业,则应公告当地居民并且征得县级以上环保部门的同意,办理夜间作业施工许可证。(3)影响分析在采取上述措施后,本工程施工噪声对周边居民产生的影响较小。2、施工废水(1)废水污染源施工生产废水主要为清洗施工机械设备以及清理施工场地形成的冲洗废水。施工生活污水主要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本工程施工人数较少,产生量较小,主要为粪便污水以及洗涤废水等。(2)拟采取的环保措施开挖工作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同时在施工场地建设临时导流沟,避免雨水横流现象。在施工现场采用小型搅拌机进行混凝土搅拌,该过程中混凝土搅拌机冲洗以及场地清理产生的废水采用初级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现场洒水抑尘。线路在跨越水体施工时,建议一档跨越,设置施工拦挡措施,同时杆塔塔基、施工便道和牵张场的设置应远离水体,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含油设施(包括车辆和线路施工设备)的管理,避免油类物质进入附近水体,同时严禁在水体附近冲洗含油器械及车辆。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纳入当地居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3)影响分析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可以有效地做好施工废水的防治,加之施工活动周期较短,因此不会导致施工场地周围水环境的污染。3、施工扬尘(1)污染源施工扬尘主要是由升压站施工、输电线路塔基开挖及回填、施工现场内车辆行驶等过程产生的,土方、建筑材料(水泥、石灰、砂石料)的运输、装卸、储存和使用过程会产生扬尘。220KV烈山变电站本期间隔扩建只需在站内预留位置安装相应的电气设备即可,工程量小,基本不产生扬尘。(2)拟采取的环保措施施工过程中,为减轻施工扬尘对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采取以下措施合理安排工期,对土层扰动大的作业期避开干燥大风天气,以减轻扬尘源强;应经常洒水使作业面土壤保持较高的湿度,对施工场地内裸露的地面经常洒水抑制扬尘产生。施工场地产生的多余土方应尽量用于填方,并注意填方后要随时压实、洒水抑尘。运粉状建筑材料的运输车辆应采用加盖专用车辆或者配置防洒落装置,车辆装载不宜过满,保证运输过程中不散落。粉状建材应设临时工棚或仓库储存,不得露天堆放。(3)影响分析采取上述措施后,可以有效地减轻施工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加之施工活动周期较短,因此施工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4、施工固体废弃物(1)污染源施工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施工时产生的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2)拟采取的环保措施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拟对施工固体废弃物采取的措施如下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分类暂存,能够回收利用的尽量回收综合利用,禁止将各种固体废弃物随意丢弃和随意排放,由施工单位统一组织定期清运。做好建筑垃圾暂存点的防护工作,避免风吹、雨淋,尽量缩短垃圾暂存的时间,争取日产日清。变电站间隔扩建及线路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纳入当地居民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3)影响分析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后,本工程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均能得到合理处置,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小。5、生态影响(1)主要生态影响因素升压站施工及输电线路塔基施工活动对附近的原生地貌和植被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可能形成裸露疏松的表土,塔基周边的土壤也可能随之流失。本工程施工临时占地包括施工临时道路、临时堆料场地、牵张场地等,这些临时占地将改变原有的土地利用方式,使部分植被和土壤遭到短期破坏。本工程输电线路附近分布有少量林地,建设活动不可避免地会砍伐少量树木。(2)拟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及效果本次评价依据施工活动特点,制定了具体的生态保护措施,以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和工程所在地的生态完整性。塔基处防护措施因地制宜作好塔基设计,保护好塔位附近区域的生态。塔基在开挖过程中,合理组织施工,避免大开挖,尽量缩小施工作业范围;回填时尽量按原地质层顺序逐层回填,回填土应平整、夯实,防止产生风蚀;塔基施工要注意保护周围的植被,材料堆放要有序。对可能出现较大汇水面且土层较厚的塔位要求开挖排水沟,并接入原地形自然排水系统;位于斜坡的塔基表面应做成斜面,恢复自然排水,排水沟均采用浆砌块石排水沟。塔基占地仅限于四个支撑脚,因此,其余的地方可选择种植一些乡土树草进行植被恢复,进行一段时间的植被抚育管理后,塔基附近植被和地貌基本可以恢复原貌。施工临时占地防护措施本工程施工临时占地包括施工临时道路、临时堆料场地、牵张场地等。施工临时道路尽量利用已有的通道进行设置,临时堆料场地应尽量布置于植被较为稀疏的地方。牵张场地一般租用较为平坦的地方,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施工场地,占用的农田及时恢复为耕地,其它场地平整后,恢复种植原有的植被。林地生态保护措施本工程对于各类树木,除放线通道、施工小运道路、塔位附近树木需砍伐外,其它尽量采取高塔跨越,导线跨越林木的跨越高度需按照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的相关要求进行设计。对于损毁的植被给予经济赔偿,并且负责就地恢复或者异地等量生态补偿。(3)影响分析本工程沿线主要为农田、林地及荒地,施工期会对线路沿线原生植被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造成生物量的损失,破坏野生动物生境。随着施工期的结束,通过及时对临时占地进行植被恢复,可最大限度的减小工程建设对所在地的生态产生的影响。线路沿线未发现需要特殊保护的珍稀动、植物。综上所述,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采取上述措施进行污染防治,并加强监管,规范施工人员行为,使本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运行期环境影响分析1、电磁环境影响分析升压站运行期的电磁环境影响预测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要求,采用类比的方法,即用同类规模变电站电磁环境的实测结果对升压站建成投运后的电磁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分析。经过类比随州随县青龙110KV变电站(随州随县青龙110KV变电站于2014年5年通过了湖北省环保厅的验收(批文号为鄂环审2014232号)监测结果可知,随广光伏110KV升压站建成投运后各围墙外工频电场强度以及工频磁感应强度均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相应的标准控制限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要求,本工程110KV架空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影响预测采用类比和模式预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根据类比楚都观音垱(花坮)110KV线路监测结果以及模式预测结果可知,本工程110KV架空输电线路建成投运后输电线路沿线工频电场强度以及工频磁感应强度均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相应的标准控制限值。2、声环境影响分析21升压站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根据湖北能源集团广水吴店10MWP地面光伏电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升压站主变压器噪声源强约为65DB(A),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噪声预测模式进行几何发散衰减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可知,升压站主要声源(1台主变)产生的厂界噪声贡献值为28DBA36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排放标准。22输电线路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输电线路产生的噪声主要与运行电压有关,对于设计和架线型式类似且电压等级相同的输电线路,其产生的噪声具有可比性。本次环评选用其它运行中的线路作为类比对象对本工程110KV架空输电线路建成投运后的声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1)类比对象选择本次环评选择楚都观音垱(花坮)110KV线路为类比对象。楚都观音垱(花坮)110KV线路于2015年11月通过了荆州市环境保护局的验收(荆环保审文2015110号),本次类比数据采用荆州观音垱(花坮)110KV输变电工程监测报告中监测数据。荆门市辐射环境监督站于2015年5月完成了楚都观音垱(花坮)110KV线路电磁环境监测工作,监测时各输变电设备及环保设施均运行正常。本工程110KV线路与楚都观音垱(花坮)110KV线路可比性分析见表71。表71本工程110KV线路与楚都观音垱(花坮)110KV线路可比性分析一览表项目本项目110KV线路楚都观音垱(花坮)110KV线路电压等级110KV110KV导线型式2LGJ240/302LGJ240/30架线形式单回架设单回架设所在地区随州随县、广水市荆州市沙市区沿线地形丘陵平原由表71可知,本项目110KV线路与楚都观音垱(花坮)110KV线路相比,电压等级、导线型号、架设形式均相同,故采用楚都观音垱(花坮)110KV线路作为类比线路是合理的。(2)类比对象声环境监测情况监测因子等效连续A声级监测方法及仪器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监测仪器为HS5671型噪声仪。监测布点在楚都观音垱(花坮)110KV线路沿线敏感点建筑物外1M处各设置1个监测点,监测点距地面高度12M。监测结果分析楚都观音垱(花坮)110KV线路318国道旁的花坮村敏感点处昼间噪声为564DBA,夜间噪声为483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其它位于花坮村的敏感点昼间噪声为(458467)DBA,夜间噪声为(419426)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黄渊村的敏感点均位于道路两侧,昼间噪声为(416538)DBA,夜间噪声为(394461)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3)本工程110KV输电线路建成投运后的声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线路沿线敏感点分布在两侧(030)M范围内,类比楚都观音垱(花坮)110KV线路监测结果可知,本工程110KV输电线路建成投运后输电线路沿线噪声环境能满足相应的标准限值要求。23220KV烈山变电站110KV扩建间隔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20KV变电站噪声主要为主变噪声,间隔扩建工程投运后,扩建间隔侧噪声将大致保持在原有水平,间隔外敏感点能满足相应标准要求。3、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生活污水经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综合利用于旱地浇灌,不外排。因此,升压站运行期不会对地表水环境造成影响。输电线路运行期间不产生废水。220KV烈山变电站间隔扩建后不增加运行人员,不增加生活污水产生量。4、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运行期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升压站工作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主变在事故、检修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含油废物以及升压站直流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铅酸蓄电池。生活垃圾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至垃圾收集点,统一运至附近村镇垃圾处理点。含油废物升压站拟设置1座30M3的事故油池,能够满足主变压器事故及检修时的排油需求,含油废物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废铅酸蓄电池升压站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铅酸蓄电池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输电线路运行期间不产生固体废弃物。220KV烈山变电站本期仅扩建间隔,不增加工作人员,不增加固体废弃物排放量。5、环境风险分析输变电工程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存在风险的物质主要有含油废物及废铅酸蓄电池。主变漏油一般在主变压器出现事故时产生,若不能够得到及时、合理处理,将可能引起次生火灾,还可能流入土壤,对项目所在地土壤、水体产生严重的影响。为了防止变压器油泄露至外环境,升压站内设储油坑和事故集油池。根据湖北能源集团广水吴店10MWP地面光伏电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随广光伏110KV升压站采取的风险风险防范设施及防范措施有110KV升压站新建一座30M3的总事故油池,与站内主变压器通过事故油管连通;总事故油池及变压器下部的集油坑均采取防渗处理,抗渗等级达到P6,防止事故油池收集的变压器废油渗漏而污染土壤及地下水;建立包含变压器事故漏油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并每年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培训、演练;事故排放的变压器油经事故集油池收集后回收处理利用;不能回收的要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同时该单位要按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实施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并按照规定制作标志标识。湖北能源集团随县岩子河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制定了严格的检修操作规程,进一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变电站的直流系统需定期更换蓄电池,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废铅酸蓄电池属于危险废物,危废编号为HW49。废铅酸蓄电池随意弃置会对土壤及水体等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废铅酸蓄电池处置措施废铅酸蓄电池经更换后,暂存在危险废物暂存间,应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噪声导线、金具、绝缘子等效连续A声级高压电气设备、导线等按晴天不出现电晕校验选择,减少电晕噪声周边声环境满足相关标准限值要求设计阶段电磁环境导线、金具、绝缘子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路径设计时应尽量保持线路与居民住宅的距离,导线在居民区走线时对地距离不低于7M,边导线距离房屋的水平距离不低于4M周边电磁环境满足相关标准限值要求大气污染物土方开挖、材料装卸、运输车辆、施工机械施工扬尘合理安排工期,作业期应避开干旱大风季节,以减轻扬尘源强;应经常洒水使作业面土壤保持较高的湿度,对施工场地内裸露的地面经常进行洒水抑尘施工场地产生的多余土方应尽量用于填方,并注意填方后要随时压实、洒水防止扬尘运粉状建筑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