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主体变形监测方案_第1页
地铁车站主体变形监测方案_第2页
地铁车站主体变形监测方案_第3页
地铁车站主体变形监测方案_第4页
地铁车站主体变形监测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编号天津地铁6号线工程土建施工第R3合同段左江道站表号地铁技管05(津监理A2修)致北京地铁监理公司(监理单位)由我方承包天津地铁6号线工程土建施工第R3合同段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左江道站主体基坑监测方案)已编制完成,并经上级技术负责人批准,请审查确认。附件_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页)天津地铁6号线工程土建施工第R3合同段_工程左江道站主体基坑监测方案(75页)项目经理(签字)承包单位(盖章)日期监理单位审查意见报审表格填写不符合要求,现予退回。请重新填表报审。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不符合要求,现予退回。请按审查附件要求抓紧完善后再行填表报审。报审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符合要求,监理予以确认,呈报总监审批。其他问题(由监理工程师填写)附件_号监理通知单(不符合要求的具体内容)监理工程师(签字)日期总监理工程师审定意见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不符合要求,现予退回。请按审查附件要求抓紧完善后再行填表报审。报审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符合要求,监理予以确认,请建设单位签署意见。附件_号监理通知单(不符合要求的具体内容)总监理工程师(签字)监理单位(盖章)日期建设单位意见(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项目公司经理总工程师(签字)日期注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重大技术方案一式四份,承包单位、监理、项目公司、总公司技术质量总部各一份一般施工方案一式三份,承包单位、监理、项目公司各一份。天津地铁6号线左江道站主体基坑监测方案天津唯实工程检测有限公司2013年11月25日左江道站主体基坑监测方案审批表建设单位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名称天津地铁6号线土建施工第R3合同段左江道站编制人编制日期项目部审批技术负责人项目部有关部室审批意见技术质量部安全部工程部物资部公司审批编制人审核人技术负责人技术质量部审批人说明备注审批手续根据公司对左江道站主体基坑监测(方案)编制范围要求,逐级审批,并在说明栏中指明左江道站主体基坑监测(方案)审批的范围。天津地铁6号线工程土建施工第R3合同段左江道站监测方案0目录1、工程总体概况411、工程基本信息4111、工程名称4112、建设单位4113、相关单位412、基坑工程概况4121、工程位置4122、工程结构概况5123、基础概况5124、基坑概况513、环境工程概况7131、周边建筑物情况7132、既有道路7133、既有管线714、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8141、工程地质条件8142、水文地质条件112、编制依据1221、国家及地方的有关规范、规程1222、勘察报告13123、设计图纸133、监测目的及项目1431、监测目的1432、监测项目154、布点原则、点位设置及监测方法1641、布点原则1642、基准点、工作基点设置17421、高程及平面控制基准点的布设17422、工作基点的布设2143、监测点设置及监测方法25431、周边地表竖向位移、裂缝监测25432、周边建筑物沉降、倾斜、裂缝监测28433、周边管线沉降监测30434、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监测32435、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35436、围护结构顶部竖向位移监测36437、地下水位监测37438、立柱竖向位移38439、支撑内力监测394310、巡视项目435、监测仪器446、监测周期及监测频率4527、监测控制值及双控预警指标468、数据信息4981、数据整理4982、沉降稳定标准5283、监测项目初始值5284、监测点保护措施539、监测信息反馈5491、监测信息反馈原则要求5492、监测信息反馈流程5693、预警状态下的信息反馈5710、风险源分析与应急预案59101、风险源59102、监测应急措施6011、质量保证措施61111、质量管理保证措施61112、监测技术保证体系62113、投入本项目的人员配置6412、附表、附图6431、工程总体概况11、工程基本信息111、工程名称天津地铁6号线工程土建施工第R3合同段左江道站112、建设单位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113、相关单位勘察单位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北京地铁监理公司12、基坑工程概况121、工程位置天津地铁6号线左江道站位于河西区友谊南路与左江道交岔口的南侧,车站位于现状绿化带地下,呈南北向布置。东侧紧邻现状道路友谊南路,北侧为左江道。车站起点里程右DK36102781,终点里程右DK36368686;车站起点里程左DK36103085,终点里程左DK36368686,站台中心里程DK36216436,车站长265974M。4122、工程结构概况左江道站为12M标准车站地下二层岛式车站,标准段两柱三跨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箱型框架结构,标准段宽207M,盾构井段宽247M,结构高度1471M,底板埋深1761M,站中心顶板覆土为265M。车站主体采用明挖法施工,车站南、北端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车站北端为盾构调头井,南端为盾构始发、接收井。123、基础概况车站标准段两柱三跨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箱型框架结构,标准段基础底板厚度为900MM,基础纵梁断面为1200MMX2210MM,中柱为700MM1100MM,公共区采用直径为L000MM的圆柱,其他部分采用1000700的柱子,侧墙厚700MM。车站中心里程DK36216436,中心里程底板底标高为14060M。124、基坑概况1241基坑基本信息本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支护安全等级为二级,长度267840M,标准段宽207M,深1761M;盾构井段宽247M,北端盾构井深19535M,南端盾构井深19007M,主体基坑面积57364M2。1242基坑围护体系设计概况车站基坑支护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钢筋混凝土支撑及钢支撑支护。地下连续墙墙厚08M,墙幅标准宽度为6M,局部根据5情况调整。地连墙深度见下表11。表11地下连续墙深度左线地下连续墙右线地下连续墙标准段及南端盾构井段深3395M标准段及南端盾构井段深3395M北端盾构井段深43253M北端盾构井段深40253M墙顶设置钢筋混凝土冠梁。基坑标准段及两端盾构井处沿竖向设置4道支撑,首道支撑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间距78M,其余采用80016钢支撑,水平间距3M。各道支撑轴力值见表12。本设计在地下连续墙接头处采用凹凸锁口管接头,两连续墙相扣,从而起到止水作用,立柱桩采用800的钻孔灌注桩。表12支撑轴力值支撑体系轴力设计值(KN/M)预加轴力(KN/M)第一道支撑(混凝土撑)1840第二道支撑(钢支撑)697200第三道支撑(钢支撑)767250第四道支撑(钢支撑)8102501243基坑降水设计概况主体基坑面积约57364M2,每口降水井可降低约300M2范围内的水位,共设20口降潜水井,其中按规范10备用,均匀布置于坑内,间距约为20M。观测井布置于坑外,距离地连墙侧墙2M左右处,间距约2050M。6基坑内排水采用大口井,在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应在其施工范围内选取实验井位,进行抽水试验,在取得现场抽水试验各种参数后,合理布置井位,大口井在现地面进行施作。井口应高出地面并做好防护,车站在大、小端头井处设置备用减压井。13、环境工程概况131、周边建筑物情况车站周边建(构)筑物有位于车站西侧的福水园小区,距基坑10H范围内有八栋5层住宅楼和一栋物业楼,现状楼号从南到北依次为物业楼、10、9、8、7、6、5、3、1,建筑距离基坑边缘最远为1911M;最近为1188M。0000相当于大沽高程32米。住宅楼结构形式框架结构,层高3M,建筑高度15M,基础形式沉管灌注桩。桩径420MM。桩底标高187米。一栋门卫房高2层,层高3M,距离基坑边缘为1188M,结构形式框架。基础桩基础,桩底标高187米。对周边建筑物严格进行监测。132、既有道路主体围护结构占用友谊南路西侧约2M范围,友谊南路道路全幅宽度为50M,中央分隔带宽5M,为城市主干道。133、既有管线该站施工前已将位于基坑内的管线进行切改至基坑外侧,管线情况详见7左江道站管线迁改图。左江道站周边管线统计表序号管线类别距基坑距离(M)埋深(M)管径孔数结构形式1天然气12145DN600钢2输配水管DN400铸铁3电力(35KV)直埋电缆4电信451098孔电缆14、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141、工程地质条件勘察揭露地层最大深度为55M,根据钻探资料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按照上述地层划分标准,本区段地层缺失了全新统新近组坑底淤积层、洼冲积层,湖沼相沉积层,勘察场区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全新统一一人工堆积层QML杂填土1层,杂色,松散,稍湿,含砖块、水泥块、石子,植物根系。分布不均匀,层底埋深起伏较大,填筑年限大于10年,素填土2层,杂色,松散,稍湿,以粉质粘土为主,含砖石子,植物根系。分布不均匀,层底埋深起伏较大,填筑年限大于10年。层底标高096198M。全新统上组一一河床河漫滩相沉积层(Q43AL)8粉质粘土1层,灰黄色褐黄色,软塑可塑,局部流塑,中高压缩性,含锈斑,有机质,场地范围内局部分布;淤泥质粘土1T层,灰黑色,软塑流塑,高压缩性,含有机质,云母,有臭味,场地内零星分布。层底标高290099M。全新统中组浅海相沉积层(Q42M)粉质粘土1层,灰色灰褐色,软塑流塑,局部可塑,中压缩性,含云母,有机质,与砂土互层成千呈饼状,场地普遍分布;粉土3层,灰色,稍密中密,湿很湿,低中压缩性,含云母,局部含粉质粘土互层,场地连续份分布;粉质粘土3T层,灰色,软塑流塑,中压缩性,含云母,呈透镜体分布;粉质粘土层,灰色,软塑流塑,局部可塑,中压缩性,含云母,与砂土互层成千呈饼状,场地连续分布;层底标高13061087M。全新统下组沼泽相沉积层(Q41H)粉质粘土层,浅褐色灰黄色,软塑可塑,局部流塑,中压缩性,含云母、氧化铁,层顶多分布有1020CM黑色泥炭层,场地范围内普遍分布。层底标高14261207M。全新统下组河床河漫滩相沉积层(Q41AL)粉质粘土1层,黄褐色灰黄色,可塑,局部软塑,中压缩性,含云母、氧化铁、偶见贝壳碎片,场地范围内普遍分布;粉土1T层,黄褐色灰黄色,密实,稍湿湿,低中压缩性,含云母、氧化铁、贝壳,透镜体分布;9层底标高22091861M。上更新统五组河床河漫滩相沉积层(Q3EAL)粉质粘土1层,黄褐色褐黄色,可塑,局部软塑,中压缩性,含云母、氧化铁、偶见贝壳碎片,场地范围内普遍分布;粉土1T层,黄褐色褐黄色,密实,湿,中压缩性,含云母、成透镜体分布;粉砂21层,黄褐色褐黄色,密实,湿,中压缩性,含云母、普遍粉土分布;粉质粘土21T层,黄褐色褐黄色,可塑,中压缩性,含云母、成透镜体分布;层底标高28292602M。上更新统四组滨海潮汐相沉积层(Q3DMC)粉质粘土层,黄褐色褐黄色,可塑,中压缩性,含云母、少量姜石,场地范围内连续分布;粉砂1T层,黄褐色褐黄色,密实,饱和,含云母,局部含粉砂团,场地范围内不连续分布;层底标高33793102M。上更新统三组河床河漫滩相沉积层(Q3CAL)粉质粘土111层,黄褐色褐黄色,可塑,中压缩性,含云母、氧化铁、贝壳,场地范围内零星分布;粉砂1121层,黄褐色褐黄色,密实,饱和,中低压缩性,含云母、氧化铁、贝壳,场地普遍分布;粉质粘土113层,黄褐色褐黄色,可塑,中压缩性,含云母、氧化铁,有机质,场地范围内连续分布;粉砂114层,黄褐色褐黄色,密实,饱和,含云母、氧化铁,场地范围内普遍分布;粉土1141层,灰色褐黄色,密实,饱和,含云母、氧化铁,场地范围内普遍分布;11层不同岩性亚层分布不均匀,层底标高起伏较大。层底标高1051064909M。上更新统二组浅海滨海相沉积层(Q3BM),粉质粘土121层,灰色灰黄色,可塑,中压缩性,含云母;所有钻孔未穿透此层。底板坐落在粉质粘土1层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50KPA。142、水文地质条件本次勘察钻孔最大深度55M,根据勘察结果及区域性地下水资料,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钻孔深度范围内地下水可细分为潜水、第一层承压水、第二层承压水。1、潜水(一)含水层为杂填土1层、粉质粘土1层、淤泥质粘土1层、粉质粘土层、粉土3层、粉质粘土3T层、粉质粘土层。本次勘察期间水位埋深1426M,水位标高044144M。潜水水位一般年变幅在0510M。粉质粘土层属不透水微透水层,可视为潜水含水层与其下承压含水层的相对隔水层。本含水层水平、垂直向渗透性差异较大,当局部地段粉砂夹层较多时,其富水性、渗透性相应增大。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入渗补给,地下水具有明显的丰、枯水期变化,丰水期水位上升,枯水期水位下降。年变化幅度约为11M。主要含水介质颗粒较细,水力坡度小,地下水径流十分缓慢。排泄方式主要有蒸发、人工开采和下渗补给下部承压水。2、承压水第一承压水含水层为粉土1T层、粉土1T层、粉砂21层。根据11同场区现场注水试验结果,该承压水水位大沽标高约为000M。粉质粘土1层属不透水微透水层,可视为承压含水层相对隔水底板,根据本次详勘资料,第一承压含水层与第二承压含水层存在联通情况。本层地下水主要接受上层潜水的渗透补给,与上层潜水水力联系紧密,排泄以相对含水层中的径流形式为主,同时以渗透方式补给深层地下水。该层地下水水位受季节影响较小。第二承压水含水层为粉砂1T层、粉砂1121层、粉砂114层、粉土1141层。该承压水水位大沽标高约为050M。3、地下水腐蚀评价根据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该场区环境类型为类。地下水的腐蚀性测试结果如下潜水按环境类型类无干湿交替环境下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弱腐蚀性,按环境类型类干湿交替环境下对混凝土结构具有若腐蚀性;按地层透水性对混凝土结构具有中腐蚀性;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有中腐蚀性。4、土的腐蚀性评价根据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该场区环境类型为类。按类环境判定本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弱腐蚀性;按地层渗透性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判定本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中腐蚀性,腐蚀介质为CL。122、编制依据21、国家及地方的有关规范、规程1、天津地铁6号线工程土建施工第R3合同段左江道站设计文件2、天津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质量安全风险控制指导书3、天津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队的相关文件指导书4、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5、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03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7、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范CJJ/T732010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9、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CJJ/T76981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1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3、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14、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G/TJ08612010)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6、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22、勘察报告天津地铁6号线勘察左江道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09津勘02111323、设计图纸编制方案依据如下设计图纸1、左江道站总平面图;2、左江道站管线迁改图;3、左江道站车站主体围护结构设计图;4、左江道站基坑降水设计图。3、监测目的及项目31、监测目的在理论分析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现场监测工作,对于保证安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是很重要的。监控的目的可归纳为如下几点(1)通过将监测数据与预测值作比较,判断上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或达到预期要求,同时实现对下一步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进度控制,从而切实实现信息化施工;(2)通过监测及时发现工法桩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变形发展趋势,及时反馈信息,达到有效控制施工对建筑物及管线影响的目的,对可能出现的险情和事故提出警报,确保基坑工法桩、邻近建筑构物及地下管线的安全;(3)通过监测及时调整支撑系统的受力均衡问题,使得整个基坑开挖过程能始终处于安全、可控的范畴内;(4)通过监测确保本工程基坑开挖期间周边的道路、地下管线及建构14筑物的正常使用;(5)通过监测及早发现基坑地连墙的渗漏问题,并提请施工单位进行及时、有效的堵漏准备工作,防止施工中发生大面积涌砂现象;(6)通过监测及时发现承压水位的变化情况,为合理把握承压水的降水时机提供依据;(7)将现场监测结果反馈设计单位,使设计能根据现场工况发展,进一步优化方案,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目的;(8)通过跟踪监测,在换撑和支撑拆除阶段,施工科学有序,保障基坑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的状态;(9)检验施工工艺的效果和设计的合理性,为以后改进同类工程设计及施工方法提供依据。32、监测项目根据设计要求并按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的规定确定本基坑等级为一级基坑,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确定本基坑监测范围为2倍基坑挖深范围内周边环境的建筑物竖向位移、倾斜监测、裂缝监测,地表竖向位移、裂缝监测,管线的竖向位移及确定本基坑监测的项目如下(1)周边地表竖向位移、地表裂缝(2)周边建筑物竖向位移、倾斜、裂缝(3)周边管线竖向位移(4)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测斜)15(5)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6)围护结构顶部竖向位移(7)地下水位(8)立柱竖向位移(9)支撑内力(10)日常巡视4、布点原则、点位设置及监测方法41、布点原则在满足现行规范及设计要求的基础,监测点的布设参照以下几个原则1、系统性原则1所设计的监测项目有机结合,并形成有效四维空间,测试的数据相互能进行校核;2运用、发挥系统功效对基坑进行全方位、立体监测,确保所测数据的准确、及时;3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连续监测,确保数据的连续性;4利用系统功效减少监测点布设,节约成本。2、可靠性原则1设计中采用的监测手段是已基本成熟的方法;2监测中使用的监测仪器、元件均通过计量标定且在有效期内;3在施工中对布设的测点进行保护设计。3、与结构设计相结合原则161对结构设计中使用的关键参数进行监测,达到进一步优化设计的目的;2依据设计计算情况,确定地下连续墙及支撑系统的报警值;3依据业主、设计单位提出的具体要求进行针对性布点。4、关键部位优先、兼顾全面的原则1对围护体及支撑系统中相当敏感的区域加密测点数和项目,进行重点监测;2对勘察工程中发现地质变化起伏较大的位置,施工过程中有异常的部位进行重点监测;3除关键部位优先布设测点外,在系统性的基础上均匀布设监测点。5、与施工相结合原则1结合施工实际确定测试方法、监测元件的种类、监测点的保护措施;2结合施工实际调整监测点的布设位置,尽量减少对施工质量的影响;3结合施工实际确定测试频率。6、经济合理原则1监测方法的选择,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尽可能采用直观、简单、有效的方法;2监测元件的选择,在确保可靠的基础上择优选择国产及进口仪器设备;3监测点的数量,在确保全面、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监测点之间17联系,减少测点数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42、基准点、工作基点设置421、高程及平面控制基准点的布设(1)高程系统本工程的沉降监测包括围护墙顶部、立柱、周边道路等,均采用独立高程系统即共同的高程基准点。基准网观测按照国家等水准测量规范几何水准法要求执行,构成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2)平面控制系统本工程的水平位移监测对象包括地连墙顶部;采用独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控制点以天津地铁6号线左江道站的平面控制系统为基准建立。(3)布设原则布设在4倍基坑深度以外便于重复测量,通视良好、稳固、能够永久保存的地方或建筑物上。数量不少于3个。本项目拟采用4个控制点作为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的基准点,分别为G688,G689,G6881,S607。上述基准点均为单独布设的控制点,需要实时保护,采取的相关措施包括基准点附近,禁止堆放材料,并派专人管,定期对基准点进行复核;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基准点附近设醒目的警示标志防止遭其它设备等损坏;在基准点附近安放基准点保护的教育宣传牌,增强人们保护基准点的意识。基准点G688位于白云山路和绥江路交口附近,该点为强制归心标志,标石类型为混凝土标石,平面等级为精密导线点;基准点G668点位见下图421842基准点G688点位图基准点G689位于天津市友谊南路和绥江道交口附近,标石类型为混凝土标石,该点为强制归心标志,为钢标刻“十”,平面等级为精密导线点;基准点G689点位见下图43。43基准点G689点位图基准点G6881位于九连山路与绥江道交口附近,标石类型为混凝土标石,钢标刻“十”,为GPS控制点,平面等级为精密导线点。基准点G688119点位见下图4444基准点G6881点位图基准点S607位于友谊南路东侧云水园北面5层楼外墙面,高程等级轨道交通二等。基准点S607点位见下图4545基准点S607点位图本工程基准点为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提供,均位于4倍基坑开挖范围之外,基准点信息见下表4120表41天津地铁6号线左江道站控制点成果表点号XMYMHM备注G6882924127391018867272806GPS控制点、轨道交通二等G6881292367204101558946GPS控制点G6892922836811011829324327GPS控制点、轨道交通二等S6073803轨道交通二等平面坐标系1990年天津任意直角坐标系;高程基准1972年天津市大沽高程系,2008年。422、工作基点的布设工作基点是直接测点变形观测点的依据,选设在相对稳定的地段;点位选取应便于进行监测实施,点位不少于3个,保证必要的检核条件。本工程引测平面工作基点4个,平面工作基点在施工现场内,在施工过程中与基准点每周联测一次;引测高程工作基点3个,高程工作基点均在3倍基坑开挖范围之外,在施工过程中每月与基准点联测一次,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详见基准点、工作基点点位平面图。4221高程控制网建立1)本基坑工程的竖向位移监测包括周边地表、围护结构顶部、支撑立柱、以及基坑周边建(构)筑物、管线的竖向位移监测,监测的范围广,工作量大;高程控制网按照两个层次布网,即由高程基准点、工作基点组成沉降监测控制网,由工作基点与所联测的监测点组成扩展网。2)控制网布设为闭合环、节点网或附合高程线路,扩展网布设为闭合或21附合高程网。3)本工程的高程基准点为3个,高程基准点与工作基点均布设在基坑变形影响范围外,分别布置在路灯基础螺栓以及道路上。4)用于观测监测点的工作基点,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每月复核1次,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点位异常,及时进行复核。基准网观测按照国家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执行,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参照下表表42垂直位移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每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二等05015030N04N注表中N为测站数。表43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基辅分划读数之差(MM)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MM)视线长度(M)前后视距差(M)前后视距累积差(M)视线高度(M)二等030430051505观测方法本高程监测基准网使用LEICANA2自动安平精密水准仪及配套条码铟钢尺,外业观测严格按规范要求的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执行。为确保观测精度,观测措施制定如下。作业前编制作业计划表,以确保外业观测有序开展。22观测前对水准仪及配套铟钢尺进行全面检验。观测方法往测奇数站“后前前后”,偶数站“前后后前”;返测奇数站“前后后前”,偶数站“后前前后”。往测转为返测时,两根标尺互换。两次观测高差超限时重测,当重测成果与原测成果分别比较其较差均没超限时,取三次成果的平均值。垂直位移基准网外业测设完成后,对外业记录进行检查,严格控制各水准环闭合差,各项参数合格后方可按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规定的受控软件进行内业平差计算。各项平差精度指标合格,经校对、校核后编制平差成果报告,高程成果取位至01MM。监测点与工作基点组成的扩展网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三等垂直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观测,主要技术参照下表表44垂直位移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注N为测站数,测量所用水准仪及水准尺定期在国家授权计量检定站进行检定。作业中应定期对水准仪I角进行检查,当发现观测成果出现异常与仪器有关时,及时进行检验与校正(I角应15”)。工作基点和竖向位移监等级基辅分划读数之差(MM)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MM)环线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视线长度(M)前后视距差(M)前后视距累积差(M)视线高度(M)三等050706N085020300323测点采用三等水准测量进行观测,作业过程中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并固定观测人员和仪器,选择最佳观测时段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观测(如遇特殊情况除外)。4222平面控制网建立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布设施工导线网。施工导线网的布设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临近基坑布设工作基点,用以直接测量水平位移监测点,此部分属临时导线点,根据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复核、计算;第二部分远离施工区域布设基准点,与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形成闭合导线,且与第一部分方便联测,此部分作为备用导线,防止相邻区间全部开工后控制点因施工影响而发生位移,确保第一部分导线点可以随时检测、恢复。监测采用独立的平面系统,按照工程测量规范二等精度要求施测。观测各项限差见表45、46所示表45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表46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水平角观测测回数等级相邻基准点点位中误差(MM)平均边长L(M)测角中误差()测边相对中误差1级仪器2级仪器二等302001811000069每边测回数气象数据测定的最小读数(MM)等级仪器精度等级往返一侧回读数较差(MM)单程各测回较差(MM)温度气压PA)往返较差(MM)24注计算测距往返较差的限差时,A、B分别为相应等级所使用仪器标称的固定误差和比例误差系数,D为测量斜距。为准确反映基坑围护墙顶水平位移,我方的工作基点将采用有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墩,其对中误差不超过05,同时选定便于长期保存、加密、扩展和寻找,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不受折光影响。根据现场条件,一般采用极坐标法。在选定的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点上安置全站仪,精确整平对中,后视其它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点,测定监测点坐标,将位移矢量投影至垂直于基坑的方向,根据各期与初始值比较,计算出监测点向基坑内侧的变形量。43、监测点设置及监测方法431、周边地表竖向位移、裂缝监测4311监测点的布设1、周边地表竖向位移监测剖面应与坑边垂直,布设在基坑中部或其它有代表性的部位。沿基坑四周地表布置沉降监测点。基坑四周地表布16个沉降断面,其中基坑东西方向14组断面;南北方向2组断面,每个沉降断面5个测点,测点间距从基坑围护墙外侧2米、3米、5米、10米、14米,点位由密变疏布点,见下图41,如点位遇到障碍物时可将点位作平行移动。二等2MM级仪器333402502(ABD)25图41布点方法(1)基坑东侧为友谊南路,为避免车辆来回辗轧对测点造成破坏,测点要低于地表50MM左右加以保护。用140MM水钻在地表引孔打穿路面结构层,然后打入长约1000MM螺纹钢筋做为测点。图42地表沉降测点布设示意图(2)基坑南北两侧为砼硬化地面,厚度约300MM,点位采用140MM水钻26在地表引孔打穿砼路面,然后打入长约500MM螺纹钢做为测点,打入原状土200MM,根据现场情况,布设5排地表点。(3)基坑西侧福水园小区内地表沉降点的埋设和测量,需要和业主、物业进行沟通、协商,取得同意后方可进行。通过协商,物业只允许在小区内靠近工地的道路边上布设一排地表沉降点。由此基坑西侧布设3排地表沉降点。点位打入长约500MM螺纹钢做为测点,加护筒保护。2、地表裂缝监测点位的布设地表裂缝监测点位应选择有代表性的裂缝进行布置,当原有裂缝增大或出现新裂缝时,应及时增设监测点。对需要观测的裂缝,每条裂缝不少于2个监测点,设置在裂缝的最宽处及裂缝末端。4312监测方法1、水准网采用几何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观测,沉降监测控制网中的基准点、工作基点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标准及技术要求进行联测。地表点沉降监测严格按照三等水准测量要求采用环形闭合路线进行观测,观测各项限差见表47所示表47垂直位移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注N为测站数,测量所用水准仪及水准尺定期在国家授权计量检定站进行检定。作业中应定期对水准仪I角进行检查,当发现观测成果出现异常与仪器有关时,及时进行检验与校正(I角应15”)。工作基点和竖向位移监等级基辅分划读数之差(MM)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MM)环线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视线长度(M)前后视距差(M)前后视距累积差(M)视线高度(M)三等050706N085020300327测点的首次(即零周期)观测按往返观测,从第二次观测开始按单程观测,支线点按双测站观测。作业过程中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并固定观测人员和仪器,选择最佳观测时段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观测(如遇特殊情况除外)。观测过程中定期对三个基准点进行观测,检验其稳定性。2、监测裂缝的位置、走向、长度、宽度,裂缝宽度利用读数放大镜量测,量测精度不低于01MM,裂缝长度采用直接量测法,量测精度不低于1MM。4313数据处理1、每次观测结束后,核对和复查观测结果,验算各项限差,确认全部符合规定要求后,对观测数据进行平差计算。计算得出本次观测高程值减去上次观测高程值,得出观测点在这一时段的变形量。2、每次测量后编制裂缝监测报表,并结合工况绘制裂缝变化时程曲线。432、周边建筑物沉降、倾斜、裂缝监测4321建筑物竖向监测点位的布设1、根据规范要求,监测点选在周边建筑物的四角(拐角),高低悬殊或新旧建筑物衔接处,伸缩缝与不同埋深基础的两侧;每一构筑物不应少于4个沉降观测点。建筑物监测点共计布设59个测点。布设、测量楼座基础中间处点位时,需要进入业主家小院内实施,小院内情况很复杂(如有饲养动物、自建建筑),可能造成我方无法监测,实际监测点位布设需视现场情况确定。28图43监测点的型制及埋设方法通过观测来了解被保护周边建筑物的沉降,从而了解是否会产生因基坑施工造成周围建筑物倾斜或开裂的不均匀沉降。在基坑施工前,需对基坑周边2倍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居民楼现状进行拍照、摄像,保存开挖前建筑物的实际状况(如裂缝)。布点将鼓形测点打入或埋入建筑物的承重墙结构体内,监测点位置布设在距正负零以上15CM处,电钻打眼直接将钢钉打入于相应部位并用强力胶固定。2、建筑物倾斜监测点位的布设(1)建筑顶部和墙体上的观测点标志可采用埋入式照准标志。当有特殊要求时,应专门设计;(2)不便埋设标志的塔形、圆形建筑以及竖直构件,可以照准视线所切同高边缘确定的位置或用高度角控制的位置作为观测点位;(3)位于地面的测站点和定向点,可根据不同的观测要求,使用带有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墩或混凝土标石;(4)对于一次性倾斜观测项目,观测点标志可采用标记形式或直接利用符合位置与照准要求的建筑特征部位,测站点可采用小标石或临时性标志。29福水园小区内住宅楼倾斜监测布点,监测点位于建筑物东侧紧邻基坑的承重墙及东侧的第一道伸缩缝处,南北两侧均布点,顶部、底部各一个,顶部为照准视线所切同高边缘确定,并在底部楼角处用油漆做好标记。3、建筑物裂缝监测点位的布设建筑物裂缝监测点位应选择有代表性的裂缝进行布置,当原有裂缝增大或出现新裂缝时,应及时增设监测点。对需要观测的裂缝,每条裂缝不少于2个监测点,设置在裂缝的最宽处及裂缝末端。4322监测方法1、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的基准点、工作基点与周边地表沉降监测共用,监测方法与周边地表监测方法相同。初次观测时,要对同一观测对象进行三遍观测后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2、倾斜监测采用投点法,在建筑物外部进行观测,测站点的点位应选在与倾斜方向成正交的方向线上距照准目标1520倍目标高度的固定位置,利用全站仪照准视线所切楼角边缘,将水平制动锁紧,把仪器视准轴向下挑,在楼座底部倾斜点位置处放置好盒尺,将盒尺一端顶住建筑外墙,拉直并朝向仪器,进行读数。3、监测裂缝的位置、走向、长度、宽度,裂缝宽度利用读数放大镜量测,量测精度不低于01MM,裂缝长度采用直接量测法,量测精度不低于1MM。4323数据处理1、每次测量后编制各测点竖向位移监测报表,并结合工况绘制竖向位移时程曲线及沉降速率曲线,必要时对沉降变化量大而快的测点绘制沉降速率曲线,观察其发展趋势。2、通过点位倾斜值计算出建筑物整体倾斜度及倾斜方向,并结合工况绘制倾斜变化时程曲线及倾斜变化速率曲线,必要时对倾斜变化大而快的建筑30物绘制倾斜速率曲线,观察其发展趋势。3、每次测量后编制裂缝监测报表,并结合工况绘制裂缝变化时程曲线。433、周边管线沉降监测4331监测点位的布设根据设计要求,须对基坑周围开挖深度2倍范围以内的地下管线进行监测保护,监测的内容为沉降监测。按管线切改方案,本车站周围地下管线有通讯管线、输配水管、供电管线,切改到西侧围墙下;天然气管线,位于基坑东侧友谊南路下。地下管线监测点布设在管线的节点、转角点和变形曲率较大的部位布点,测点平面间距宜为1525M,并延伸至基坑边缘以外2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供水、煤气、暖气等压力管线设置直接监测点,在无法埋设直接监测点的部位,可设置间接监测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管线监测采用直接法与间接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测。管线间接监测点位间距20M,分别与基坑西侧第二排和基坑东侧第三排地表沉降点共用;标志采用螺纹钢筋打入管线上方紧邻土层中。4332埋设方法为避免车辆来回碾压对测点造成破坏,测点要低于地表50MM左右加以保护。用140MM水钻在地表引孔打穿混凝土路面,根据管线埋深布设测点深度,采用螺纹钢筋打入管线上方紧邻土层中,钢筋端部深入到管线上方40CM左右,防止破坏管线。管线监测采用间接法,间接法监测能较确切反映管线的沉降。因为沉降是大面积的沉降,而不是哪一点的沉降,当地面沉降时管线也随土体一起下沉。测点周围设置明显标志并进行编号,严防施工时损坏。以便观31测和查找分析之用。对于有井盖的管线处采用直接法进行观测,直接法能直接反映出管线的沉降情况,监测点选设在管线检查井节门处螺栓帽顶。图44间接式监测点4333监测方法地下管线沉降观测方法与地表点沉降监测的方法相同。4334数据处理每次测量后编制地下管线各测点沉降监测报表,并结合工况绘制竖向位移时程曲线及沉降速率曲线。434、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监测4341监测点的布设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522规定测斜管布设在基坑周边的中部、阳角处及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的水平间距宜为205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1个,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监测点的水平间距为40米,本基坑共布设18个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同时在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顶部布设水平位移监测点,在监测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的同时对相对32应的水平位移监测点进行监测,以用于检核深部水平位移监测点的位移量,测斜管的长度与地下围护桩的深度相同。4342测斜管埋设安装埋设测斜管的工作流程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测点位置将测斜管固定在地下连续墙钢筋笼上,并封死管底校准测斜管方位管口用保护盖封盖测读初始值。校准测斜管方位时,测斜管内的十字槽的一边应垂直于地下连续墙内壁。其埋设方法如下图所示。地面基坑底坑槽口方向基测斜管围护墙体图45测斜管埋设与测试原理示意图4343监测原理33按使用方式的不同,测斜仪可分为滑动式测斜仪和固定式测斜仪,基坑工程采用的大多是滑动式测斜仪。本项目采用的是滑动式测斜仪,滑动式测斜仪主要由测头、测读仪、电缆和测斜管4部分组成。在监测前,测斜仪必须经过严格的标定。基坑开挖时,测斜管随着支护结构的变形而产生变形,通过测斜仪逐段测量倾斜角度,就可得到测斜管每段的水平位移增量。测斜监测原理如上图所示。计算公式式中XI为I深度的累计位移计算结果精确至01MM;XI为I深度的本次坐标MM;XI0为I深度的初始坐标MM;AJ为仪器在0方向的读数;BJ为仪器在180方向上的读数;C为探头标定系数;L为探头长度MM;J为倾角。4344监测方法实测时首先把电缆接入测斜仪,并将电缆与测头连接,用扳手将压紧螺帽拧紧以防止渗水。将测头导轮高轮向基坑内侧方向卡置在预埋测斜管的导向滑槽内,将它轻轻划至管底起测位置处,该位置最好高出管底05米为宜,34以防止掉入异物时测头无法到达起测位置而影响数据的连续观测。利用测读仪记录完第一个读数后,将电缆提起05米至下一处深度标记,待测读仪读数稳定后采集数据,再将电缆提起05米,直至管顶为止。拿出测头后水平转动180度,使高轮指向基坑外侧重新放入测斜管中,重复上述观测步骤在相同的深度标记上采集数据,完成全部观测工作。测头导轮的正反向读数可以抵消或减少传感器的偏值所造成的误差,以保证测量精度。4345数据处理测量结束后,通过软件将数据导出,处理后得到该孔的变形曲线,即可反映出该点所在地连墙位置区域的变形趋势。图46测斜仪器及现场测试图435、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4351监测点布设根据规范要求在基坑周边的中部、阳角处及有代表性的部位布设监测点。监测点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20米,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宜少于3个。用电钻在支护结构顶部、支撑系统监测点的设计位置打眼,埋设测量标志,在基坑四周桩顶上布设墙顶位移监测点30个。35图47墙顶位移点布设示意图4352监测方法根据现场条件,一般采用极坐标法。在选定的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点上安置全站仪,精确整平对中,后视其他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点,测定监测点坐标,将位移矢量投影至垂直于基坑的方向,根据各期与初始值比较,计算出监测点向基坑内侧的变形量。4353数据处理每次观测结束后,核对和复查观测结果,确认全部符合规定要求后,对观测数据进行平差计算。计算得出本次观测坐标值减去上次观测坐标值,求出各观测点的水平位移。436、围护结构顶部竖向位移监测4361监测点布设围护结构顶部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监测点为共用点。测点利用长8公分胀管打眼布置在新浇筑的冠梁上。36凝图48墙顶沉降测点布设示意图4362监测方法监测点观测,严格按照三等水准测量要求采用环形闭合路线进行观测,联测其余基准点构成水准网,进行平差。监测方法同地表点竖向位移监测的监测方法。4363数据处理每次观测结束后,核对和复查观测结果,验算各项限差,确认全部符合规定要求后,对观测数据进行平差计算。计算得出本次观测高程值减去上次观测高程值,得出观测点在这一时段的变形量。437、地下水位监测4371水位观测孔的布设根据设计要求,结合降水方案布设的井位,本车站主体基坑实际共布置3个承压水观测井和10个潜水观测井,在基坑降水及开挖期间配合降水施工单位观测坑内降水井水位计流量的变化,各观测井口悬挂彩色小旗及提示标语,本工程现场人员协助保护,坑外观测井设置见下表。井类型井类型编号数量口孔径(MM井径(MM井深M材质37)坑外潜水观测井SG1SG2、SG10322无砂水泥管坑外潜水观测井SG3SG5、SG9420无砂水泥管坑外潜水观测井SG6SG7、SG8370040021无砂水泥管坑外第一承压水观测井QG1125钢管坑外第一承压水观测井QG2、QG3265027328钢管综合地表沉降观测数据分析判断基坑周边地连墙的可靠性。基坑开挖前15天须进行降水,开始监测。基坑内地下水位通常控制在开挖面以下1M左右,基坑外地下水位通常不低于降水前地下水位1M。基坑开挖由浅入深,地下水位高度也逐渐降低,即不能抽水过深引起地面沉降和周围建筑物变形,也不能由于抽水过浅而影响施工进行。4372监测方法对于水位动态变化的量测,可在基坑降水前测得各水位井井口标高及各井水位深度,井口标高减水位深度即得水位标高,初始水位为连续三次测试的平均值。每次测得水位标高与初始水位标高的差即为水位累计变化量。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初始值的测定在开工前23天,在晴天连续测试水位取其平均值;遇雨天,在雨后12天测定初始值,以减小外界因素的影响。4373数据处理编制每次测试的地下水位高程本次和累计变化量的成果表,绘制地下水位变化量曲线图,同时对挖土过程中及地下结构施工期间的各个观测井的水位变化,尤其是重点保护建筑物附近的观测井水位的变化与周边建筑物及周38边道路的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判断降水对被保护建筑的影响及地下连续墙的止水状况。438、立柱竖向位移为及时了解工具柱坚向位移的情况,以便及早的采取有针对性的施工措施,因此在基坑内隔构柱上方的混凝土支撑上布设测钉。4381监测点的布设立柱竖向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中部、多跟支撑交汇处、地质条件复杂处的立柱上。监测点不应少于立柱总根数的5。根据监测设计要求在该基坑支撑受力具有代表性的立柱上布设监测点,共16个立柱沉降监测点。4382监测方法一般在立柱桩顶部有混凝土支撑梁,在第一层支撑梁上对应其立柱桩顶部位布设点位,按支撑梁的施工布局情况布设,这样能够满足立柱桩沉降监测,还可反映出支撑梁的变形情况。监测方法同地下连续墙竖向位移监测的监测方法。4383数据处理每次测量后编制各测点沉降监测报表,并结合工况绘制沉降时程曲线及沉降速率曲线。439、支撑内力监测地连墙外侧的侧向土压力由地连墙及支撑体系所承担,当实际支撑轴力与支撑在平衡状态下应能承担的轴力(设计值)不一致时,将可能引起支撑体系失稳。为了监控基坑施工期间支撑的内力状态,需设置支撑内力监测点。39支撑内力的监测多根据支撑杆件采用的不同材料,选择不同的监测方法和监测传感器。对于混凝土支撑杆件,目前主要采用钢筋应力计或混凝土应变计,对于钢支撑杆件,多采用轴力计(也称反力计)或表面应变计。4391测点布设监测点宜设置在支撑内力较大或在整个支撑系统中起控制作用的杆件上;每层支撑的内力监测点不应少于3个,各层支撑的监测点位置宜在竖向保持一致;钢支撑的监测截面宜选择在支撑的端头;混凝土支撑的监测截面宜选择在两支点间1/3部位,并避开节点位置;每个监测点截面内传感器的设置数量及布置应满足不同传感器测试要求。根据本工程设计要求在混凝土支撑上安装钢筋计来测定支撑的轴力,本基坑内布设12组轴力测点,在每组混凝土支撑上分别安装4个钢筋计上下支撑监测截面位置一致。钢支撑轴力监测采用轴力计,每层钢支撑分别安装12处轴力监测点。4392安装方法、混凝土支撑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采用钢筋计,在需要监测的支撑断面处均匀预埋4个钢筋计,安装时采用对焊,将钢筋与钢筋计中心线对正,之后采用对接法把仪器两端的连接杆分别与钢筋焊接在一起。如下图所示。钢筋计安装定位40后应及时测量仪器初始值,根据仪器编号和设计编号作好记录并存档,将电缆引出至地面,多组电缆束集到一起,统一放置在电缆箱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