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方案_第1页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方案_第2页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方案_第3页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方案_第4页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龙大道(二期)吴家庄特大桥项目部689068M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方案二一三年十月目录一、工程概况4二、现浇箱梁支架验算421现浇支架5211支架计算总说明5212支架计算6213承托方木计算17214小结1822支架基础19221支架基础布置19222基底应力检算1923施工过程中支架系统对隧道影响的分析19231挖方计算19232增加荷载计算2024结论20三、支架搭设施工要求及技术措施2031模板支架立杆、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2132满堂模板支架的支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2133支架拆除要求22四、支架预压2241预压准备工作2242预压方案2343预压荷载计算2344预压标高测量点布置2545测量结果及沉降量计算2646预压时间2747卸载27五、安全防护措施及安全交底2751安全防护措施2752安全交底28附图吴家庄特大桥支架基础平面图一吴家庄特大桥支架基础平面图二吴家庄特大桥支架基础平面图三吴家庄特大桥支架基础平面图四3一、工程概况贵龙大道吴家庄特大桥起点里程K14635,终点里程K26635,全桥长1200M,桥面总宽32M,分左、右两幅修建,单幅桥面宽1575M。左幅桥中心里程为K22645,孔跨式样1740M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68906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740M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右幅桥中心里程为K22445,孔跨式样1540M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230M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68906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230M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640M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中支点处梁高56M,跨中968M、1007M直线段及边跨2674M、2874M直线段梁高位28M边支座中心线至梁端070M。梁体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结构。箱梁顶宽1575M,箱梁底宽90M。顶板厚度30CM,腹板厚度55110CM,底板厚度3080CM。全联在端支点、中支点共设4个横隔板,其中端支点横隔板厚150CM,中支点横隔板厚200CM。全联采用满堂支架法现浇施工。现浇箱梁满堂支架布置及搭设要求采用碗扣式脚手杆搭设,使用与立杆配套的横杆及立杆可调底座、立杆可调托撑。立杆顶纵向设1015CM方木纵向方木上设置01M宽、01M高、间距03M的横向方木;横向方木上布置大块竹胶板底模。横板边角宜用4CM厚木板进行加强,防止转角漏浆或出现波浪形,影响外观。采用立杆横桥向定型间距为600MM、900MM、1200MM,纵桥向定型间距为600MM、900MM,横杆步距为1200MM的支架结构体系,支架纵横均设置剪刀撑,其中横桥向斜撑每18M设一道,纵桥向斜撑沿横桥没18M道。4二、现浇箱梁支架验算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2、桥梁施工工程师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3、桥梁施工临时结构设计(中国铁道出版社)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5、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JGJ1662008)6、施工设计相关图纸(铁道第二设计院)21现浇支架211支架计算总说明2111支架布置形式现浇梁支架采用碗扣式脚手架,相关性能需满足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JGJ1662008)的要求。脚手架立杆顺桥向间距分别采用06M及09M两种距离。其中06M者适用于15梁段、1928梁段、4655梁段、6873梁段;09M者适用于其他梁段。脚手架立杆横桥向间距分别采用06M、09M、12M三种距离。其中06M者适用于腹板下区域;12M者适用于悬臂板区域;09M者适用于其他区域。脚手架横杆步距均采用12M,并增设一道扫地杆,扫地杆距离基础顶高度不大于03M。脚手架需按规范要求,设置水平、顺桥向铅锤、横桥向铅锤的剪刀撑,以保证支架结构整体稳定。脚手架设置固定式底座及可调式天托。天托上设置跨度06M(09M)、01M宽、5015M高的纵向方木;纵向方木上设置01M宽、01M高、间距03M的横向方木;横向方木上布置大块竹胶板底模。图21横断面上支架布置示意图2112注意事项1、本计算报告对支架顶纵、横向方木仅按一般情况进行计算,实际施工时为满足线路纵坡要求,在采用可调式顶托的基础上,可对纵向方木设置为楔形,但其最小高度不得小于本计算报告取值。2、支架布置图中,对横向方木按水平进行计算及绘制,实际施工时应根据路面横向实际坡度情况进行调整。3、支架布置图中,支架标高按线路设计标高10CM铺装8CM桥面结构高度计算,实际施工放样时,需根据设计标高进行调整。4、支架布置图中未含梁体预拱度,实际施工放样时,应根据设计提供数据进行修正。5、支架搭设完毕后,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堆载试验。6212支架计算2121荷载计算支架上作用荷载包括1)待浇注梁体自重,2)模板系统重,3)施工人、机具重,4)规范允许内结构超方重量,6)混凝土振捣重量。计算如下所示待浇注梁体自重(永久荷载)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对梁体结构各节段相关参数描述,分段换算梁体自重为均布荷载。1Q表21梁段自重荷载表(仅示半跨)截面梁段梁段长度(M)梁段重量(KN)梁重集度(KN/M)100210750937276320858037254432351065945365431140738026539887329676310093336487396993233983889229641093410078296411102592829641211411877296913124118772969141341225830657截面梁段梁段长度(M)梁段重量(KN)梁重集度(KN/M)15144130713268161541395134881716414892372318173513942398319183514923426420193516028457921203147154905222131570152342322213213660724231516877112512524151687711251262521321366072726315701523428273147154905292835160284579302935149234264313035139423983323141489237233332413951348834334130713268353441225830653635411877296937364118562964383716849829641模板系统重(永久荷载)8。MKNMKNQ/8175/750222施工人、机具重(可变荷载)。KK/439/233规范允许内的超方重(可变荷载)。1405Q4混凝土振捣重量(可变荷载)。MKNMKN/5317/2235荷载合计支架上总荷载强度组合按(12永久荷载14可变荷载)计列,见下表。表22梁段强度组合荷载表(仅示半跨)截面梁段梁段长度(M)强度组合集度(KN/M)支架高度(M)10210710374边墩区域320810346边墩区域432356895111543596311265353201137635407968735240979834898891093448999111024898911211449058213124490583141345026749截面梁段梁段长度(M)强度组合集度(KN/M)支架高度(M)151445284731615455646317164586261181735619351918356549482019356950362120373643422213778131232229524中墩区域24231515423中墩区域25241515423中墩区域262529524中墩区域2726377813428273736439292835695043302935654944313035619349323145862493332455645434334528454353445026583635449056373644898593837168489961102122支架计算区域划分由表22可知,边跨支架总体高度大于中跨,且结构尺寸及重量相对18桥墩基本对称,故选择边跨进行计算分析。对支架高度最高的4梁段、梁重集度最大的21梁段、边跨跨中13梁段、边跨1/4跨度的8、17梁段进行计算。21234梁段计算1、横向计算区域划分图224梁段4截面区域划分2、横向荷载分布计算由上图可知,横向荷载可划分为2A1、2A2、2A3、2A4、2A5共计10个区段,每个区段范围面积及所占1/2A的比例见下表。表23梁段横断面荷载分布比例情况表(仅示1/2)梁段编号A1A2A3A4A51/2A13500003450400956800193680048768081816804165422117237601000113、控制性立柱选择计算4梁段范围内顺桥向荷载集度为5963KN,顺桥向支架间距为06M,则横断面方向布置的19根立柱所受荷载总重为。KNG83576059表24区域单根立柱荷载表(仅示1/2)4梁段区域划分A1A2A3A4A51/2A立柱根数331205荷载比例165422117237601000荷载总数2957542094231071789单杆受力98251209212213由上表可知,A2区段内的单根杆件受力最大,为251KN。212421梁段计算1、横向计算区域划分图2321梁段22截面区域划分2、横向荷载分布计算由上图可知,横向荷载可划分为2A1、2A2、2A3、2A4、2A5共计10个区段,每个区段范围面积及所占1/2A的比例见下表。12表25梁段横断面荷载分布比例情况表(仅示1/2)梁段编号A1A2A3A4A51/2A1350000541830098720020052006324001039310021130521951936110003、控制性立柱选择计算21梁段范围内顺桥向荷载集度为7781KN,顺桥向支架间距为06M,则横断面方向布置的19根立柱所受荷载总重为。KNG9460178表26区域单根立柱荷载表(仅示1/2)21梁段区域划分A1A2A3A4A51/2A立柱根数331205荷载比例165422117237601000荷载总数3859852735531392335单杆受力128328273276278由上表可知,A2区段内的单根杆件受力最大,为328KN。212513梁段计算1、横向计算区域划分13图2413梁段14截面区域划分2、横向荷载分布计算由上图可知,横向荷载可划分为2A1、2A2、2A3、2A4、2A5共计10个区段,每个区段范围面积及所占1/2A的比例见下表。表27梁段横断面荷载分布比例情况表(仅示1/2)梁段编号A1A2A3A4A51/2A1350000236790064800012420005355006143400132203851052028710003、控制性立柱选择计算13梁段范围内顺桥向荷载集度为5026KN,顺桥向支架间距为09M,则横断面方向布置的19根立柱所受荷载总重为。KNG34529065表28区域单根立柱荷载表(仅示1/2)13梁段区域划分A1A2A3A4A51/2A立柱根数331205荷载比例165422117237601000荷载总数3739542645351352262单杆受力124318264268270由上表可知,A2区段内的单根杆件受力最大,为318KN。21268梁段计算1、横向计算区域划分14图258梁段9截面区域划分2、横向荷载分布计算由上图可知,横向荷载可划分为2A1、2A2、2A3、2A4、2A5共计10个区段,每个区段范围面积及所占1/2A的比例见下表。表29梁段横断面荷载分布比例情况表(仅示1/2)梁段编号A1A2A3A4A51/2A1350000196800062400011880005700005700000823734510920810010003、控制性立柱选择计算8梁段范围内顺桥向荷载集度为4898KN,顺桥向支架间距为09M,则横断面方向布置的19根立柱所受荷载总重为。KNG84098表210区域单根立柱荷载表(仅示1/2)8梁段区域划分A1A2A3A4A51/2A立柱根数331205荷载比例16542211723760100015荷载总数3649292585221312204单杆受力121310258261263由上表可知,A2区段内的单根杆件受力最大,为310KN。212717梁段计算1、横向计算区域划分图2617梁段18截面区域划分2、横向荷载分布计算由上图可知,横向荷载可划分为2A1、2A2、2A3、2A4、2A5共计10个区段,每个区段范围面积及所占1/2A的比例见下表。表211梁段横断面荷载分布比例情况表(仅示1/2)梁段编号A1A2A3A4A51/2A1350000364749478880015588005690367914130171714611001977210003、控制性立柱选择计算17梁段范围内顺桥向荷载集度为6193KN,顺桥向支架间距为06M,则横断面方向布置的19根立柱所受荷载总重为。KNG63710619表212区域单根立柱荷载表(仅示1/2)1617梁段区域划分A1A2A3A4A51/2A立柱根数331205荷载比例165422117237601000荷载总数3077842174401111858单杆受力102261217220221由上表可知,A2区段内的单根杆件受力最大,为261KN。2128立柱计算1、控制性立杆选择选择21梁段A2区域范围内立柱柱顶力,4梁段范围内立柱高度KN832108M、9根横杆进行计算。、柱底竖向力计算KNTKGKN90854729057故计算竖向力。3、弯矩计算横杆步距12M,故立柱计算长度偏安全选取为。ML210横向基本风压按05选取,则立柱沿高度方向均布荷载为0WKPAAQ0321K58KPA4MKNWLM5042160120172、立杆承载力检算、稳定系数计算。76815/0/0IL查表得稳定系数为。40、强度检算MPAPAWMAN205195081489703即该立柱强度满足要求。213承托方木计算2131纵向承托方木计算由前述可以判断,21梁段A2区域范围为控制性要素,故选择21梁段A2区域范围内立柱柱顶力,对纵向承托方木(宽10CM、高15CM)进行计算。KN832方木计算模型可采用跨径为06M简支梁简化计算,木材种类按针叶材A4选取其容许应力限制。MKNQ/75460/832、抗弯承载能力检算跨中弯矩MKNQLM528602MAX32761BHW(顺纹拉应力)MPAA03750MAXA、挠度检算18MEIQLW3601529038467554MAX。ML1602132横向承托方木计算由前述可以判断,21梁段A2区域范围为控制性要素,故选择21梁段A2区域范围内立柱柱顶力,对横向承托方木(宽10CM、高10CM)进行计算。KN832方木计算模型可采用跨径为06M简支梁简化计算,木材种类按针叶材A4选取其容许应力限制。MKNQ/21860/32、抗弯承载能力检算跨中弯矩MKNQLM806822MAX3221760BHW(顺纹拉应力)MPAA084178MAXA、挠度检算MEIQLW410129038465534MAX。ML60214小结综上所述,按设计布置的支架强度、刚度均满足规范各项要求,按设计布置的纵19横向方木强度、刚度均满足规范各项要求,结构安全可靠。22支架基础221支架基础布置2211支架底座枕木设置碗扣式脚手架底座为15CM15CM08CM厚钢板,底座下设宽度为30CM、高度不小于30CM、顺桥轴向长度不小于100CM的枕木。2212枕木基础设置枕木下设25CM厚C20混凝土硬化层,硬化层顶内布设间距10CM的分布钢筋网,钢筋网直径为12MM。42基底应力计算由前述可知,钢管脚手架底计算竖向力。KNN739082扩大基础计算基底应力为。(偏安全取06M枕木计算PAAF13607长度)222基底应力检算由桥梁设计图纸中地质资料可知,支架基础位于1黏土层,180KPA,考虑到枕木底混凝土硬化层应力扩散作用,故可知,支架基底应力满足规范要求,结构安全可靠。2023施工过程中支架系统对隧道影响的分析231挖方计算由桥梁设计图纸中地面线、支架设计方案图纸中基础开挖线用做图法计算挖方重量。梁体浇注施工过程中挖除土方为。348923152MN黏土容重按18KN/M3计列,则土方重量为。KN61232增加荷载计算2321上部荷载计算由表22可知,上部荷载强度组合总重为99738KN。2322支架荷载计算由328可知,每根立柱自重(含横杆)偏安全取为09KN。梁长226M范围内,偏安全的按06M的间距计算,立柱为377列。两副桥32M宽度范围内,共计38排。支架结构总重为。KNN128930372323增加荷载计算KNN257098612937PAA50相当于在原状地面线上增加了02M厚的土方,故可认为支架施工过程对隧道无影响。2124结论纵上所述,根据设计图示的结构形式,进行计算与验算,结构各项指标均满足现行规范的相关要求,结构安全可靠。并且梁体施工过程中对正在施工尚未通车的隧道不会产生影响。三、支架搭设施工要求及技术措施现浇箱梁支架采用满堂扣件钢管脚手架或碗口式钢管架搭设。碗扣式脚手架底座为15CM15CM08CM厚钢板,底座下设宽度为30CM、高度不小于30CM、顺桥轴向长度不小于100CM的枕木。支架顶部设置顶托,顶托上设纵梁和横梁,其上铺设梁体模板。支架纵横向设置剪力撑,以增加其整体稳定性,支架上端与墩身间用方木塞紧。支架采用同种型号钢管进行搭设,剪力撑、横向斜撑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并且在砼浇注和张拉过程中,进行全过程监测和专人检查。上报监理检查,经监理同意后,进行支架预压按箱梁重量120、模板重量及施工荷载组合,确定压载系数,采用砂袋(或水袋)均匀布设堆压于支架上进行堆载预压,预压前在底模和地基上布好沉降观测点,对支架预压及沉降观测。31模板支架立杆、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并规定尺寸设置纵、横扫地杆。2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立杆步距不得大于设计要求,并应设置纵横水平拉杆。3立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严禁搭接连接,严禁不同直径混合施用。4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5当梁模板支架立杆采用单根立杆时,立杆应设在模板中心线处,其偏心距不应大于25毫米。226钢管脚手架要排列整齐和顺直,并要及时设好纵横水平拉杆、剪刀撑等。上下层立杆采用的对接扣件应按规范要求交错布置。7为保证支架整体稳定及安全,应按支架设计要点,在荷载集中处加密支架支撑。8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9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32满堂模板支架的支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立杆应按设计纵横向间距设置,不得改变间距。2剪刀撑应纵横设置,按设计间距布置,不得遗漏。3满堂模板支架剪刀撑应由底至顶连续布置。4高于4米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剪刀撑的构造应符合有关规定。5组架前认真测量框架底脚距离,准确铺设方木及安放底托。6支架拼装每3层检查每根立杆底座下是否浮动,否则应旋紧可调座或用薄铁片垫实,在支架拼装头3层,每层用经纬仪、水平仪、线坠随时检查立杆的垂直度及每层横杆的水平,随时检查随时调整。7支架拼装时要求随时检查横杆水平和立杆垂直度外,还应随时注意水平框的直角度,不致使脚手架偏扭,立杆垂直度偏差小于025,顶部绝对偏差小于005M。8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33支架拆除要求1支模的拆除必须经验算复核并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3(GB502042002)及其它有关规定,严格控制拆模时间,拆模前必须有拆模申请及经审批。2质检拆除时应遵循先上后下,后搭先拆,一步一清的原则,部件拆除的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除时应采用可靠的安全措施。3卸料时应由作业人员将各配件逐次传递到地面,严禁抛掷。4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应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清除杆件及螺纹上的沾污物,变形严重的,送回修整;配件经检查、修正后,按品种、规格分类存放,妥善保管。5拆除杆件时,要互相告知,协调作业,已松开连接的杆部件要及时拆除运出,避免发生误扶误靠。四、支架预压41预压准备工作1、支撑体系预压前,应对施工区域内的不良地质的分布情况初步了解,发现不合格地基,要及时处理。2、支撑体系基础应设置排水措施,不得被雨水浸泡。3支撑体系预压前,支撑体系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支撑体系应经过验收合格,方可进行预压。4考虑到贵州龙里冬季降雨较多,砂袋容易吸水,为保持荷载的稳定,预压开始后必须对砂袋进行防雨覆盖。42预压方案1、荷载分布情况箱梁现浇支架在浇注混凝土前必须进行预压,通过预压时测量出的有关沉降数据,计算出预拱度,在支架模板安装时预留标高,以实现浇注完成的箱梁底面标高符24合设计要求。由于本连续梁为变截面,最大截面高度为56M,最小截面高度为28M,现在分别以28米梁高和56米梁高为例计算预压高度。2、预压方法1)支架预压按预压单元进行分四级加载,四级加载依次为单元内预压荷载值的20、50、80和100(均以12倍最大荷载计算)。2)当纵向加载时,宜从混凝土结构跨中开始向支点处进行对称布置;当横向加载时,应从混凝土结构中心线向两侧进行对称布载。3)每级加载完成后,应先停止下一级加载,并应每间隔12H对支架沉降量进行一次监测。当支架顶部监测点12H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2MM时,再进行下一级加载4)支架预压可一次性卸载,预压荷载应对称、均衡、同步卸载。43预压荷载计算根据总体施工方案和支架、模板专项方案,确定预压荷载如下(未计算桥墩墩身范围处由墩身所承受的荷载)翼缘板范围1翼缘板砼恒载翼缘板根部高06M,则260613T/M2翼缘板悬臂端高02M,则2602052T/M2(1)施工活载及施工静载根据支架、模板专项方案计算结论,应施加的施工活载和施工静载为045T/M2则翼缘板根部应加荷载为13045175T/M2翼缘板悬臂端应加荷载为052045097T/M225按照支架预压重量不小于120施工重量的要求,对翼缘板根部支架预压荷载为1217521T/M2;对翼缘板悬臂端支架预压荷载为120971164T/M2。3荷载堆码高度(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预压荷载采用沙袋。沙袋容重按134T/M3计算,则砌块的堆码高度为翼缘板根部堆码高度H21/1341567M;翼缘板悬臂端堆码高度H1164/1340867M;翼缘板堆码高度由根部1567M渐变至0867M。(2)箱梁顶底板范围箱梁标准段顶板厚030M,在连续梁主墩处高度变化为070M,所以顶板计算取值为30M;箱梁直线段底板厚030M,箱梁变化段底板厚向桥墩方向由030M按二次抛物线渐变至08M。1顶底板砼恒载标准段顶底板高为030030060M,则26060156T/M2二次抛物线渐变段端头顶底板高为03007541054M,则2610542740T/M22施工活载及施工静载根据支架、模板专项方案计算结论,应施加的施工活载为045T/M2,则标准段顶底板处应加荷载为P045156201T/M2;二次抛物线渐变段端头顶底板处应加荷载为P045274319T/M2;按照支架预压重量不小于120施工重量的要求,对标准段顶底板处支架预压荷载为122012412T/M2;对二次抛物线渐变段端头顶底板处支架预压荷载为123193828T/M2。263荷载堆码高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预压荷载采用沙袋。沙袋容重按134T/M3计算,则砌块的堆码高度为标准段顶底板处堆码高度H2412/13418M;二次抛物线渐变段端头顶底板处堆码高度H3828/1342856M。3箱梁腹板范围连续梁主墩墩顶处,箱梁腹板高56M(范围为4M),边墩墩顶及中跨跨中处腹板高28M,其余位置腹板高度按二次抛物线变化(其中距边墩2825M处及中跨跨中10M处为直线段高度均为28M)。箱梁腹板跨中宽055M,支点处为增强梁体的抗剪能力而渐变到09M。根据前面对桥墩横梁和端横梁的计算可知28M高的腹板处砼堆码高度H(2826045)12/134622M56M高的腹板处砼堆码高度H(5626045)12/1341344M腹板宽度055M时,28M截面高堆码高度为6220553421M56M截面高堆码高度腹板厚度变化点距边墩为1285M,所以腹板变化段堆码高度由3421M渐变至622M。腹板高度渐变段砼堆码高度按二次抛物线由3421M渐变至7392M。27支架砂袋堆载示意图44预压标高测量点布置1、测点分层布置预压测量点布置分两层,上层布置在箱梁底方木上,用以观测支架预压时所发生的总沉降量,及卸载后的弹性恢复量。下层测量点布置在连续梁底模中心的方木上,使用钢筋加钢尺型式布置倒尺。、设置沉降观测点支架搭设、立模作业程序完成后,每跨向1/4跨、1/2跨、3/4跨、及前后两支点处设置支架沉降观测截面,每个观测截面沿横向对称设置3个观测点,从而形成一个沉降观测网。观测点采用吊尺法测量,即在观测点位箱梁底模底部打入一铁钉,测量时将钢卷尺吊在铁钉上进行观测。另外对应于支架沉降观测截面,在地基处理后的基础混凝土表面同样设置地基沉降观测点,以测量在预压过程中的地基沉降量。、加载预压及卸载支架加载预压采用砂袋堆载进行。箱梁的底腹板和翼板模板铺设完成后,按梁体混凝土分布情况进行预压。加载采取分级进行,使加载过程尽量符合浇混凝土的状态。28本桥加载可分级进行,第一次加载为总压载量的20,第二次加载为总压载量的50,第三次加载为总压载量的80,第四次加载为总压载量的100,第五次加载为总压载量的120。全部加载后,不可立即卸载,需稳压至少12小时后,再逐级卸载,卸载后再观测1次,卸载前后的差值可认为是地基及支架的弹性变形,在安装箱梁底模时设预拱度以消除之。、沉降观测沉降观测应贯穿于加载及卸载的整个过程,在开始加载前必须进行首次观测,作为沉降观测的零点,接着每加上一次荷载,加载后立即再观测,得出施加每次荷载后的瞬间沉降,观测工作在稳压时间内一直进行,一直到沉降趋于稳定。加载及卸载必须在整个预压范围内分级进行,在一个连续的预压范围内不得分成几段后逐段一次加载或卸载到位。每级加载及卸载均应进行测量并详细记录,预压结束卸载完成后,根据沉降观测记录,结合预拱度计算,确定模板高度。实施过程准确计算各施工区段的箱梁、模板、支架自重,以确定各施工区段的加载重量。根据试验数据,绘制纵、横向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图,确定弹性变形调整值。加载试验结束后,请有关人员进行检查,确定安全,可行性签证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45测量结果及沉降量计算A、支架总沉降量K1沉降观测结果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计算,排除不合理的特殊点,计算出上层可29信观测点的平均沉降数K1及沉降代表值K1,K1作为底模板预设拱度的依据。K1K12S式中K1支架沉降代表值(MM);K1舍掉全部数据平均值2S以外的点后,计算的沉降平均值(MM);S均方差B、地基沉降量K2下层观测点数据,用上述方法计算出下层可信观测点的平均沉降数K2,即为地基沉降量。K2K22S式中K2地基沉降代表值(MM);K2舍掉全部数据平均值2S以外的点后,计算的沉降平均值(MM);S均方差C、非弹性变形沉降K3上层观测点卸载后的数据,用上述方法计算出上层可信观测点的平均沉降数K3,即为支架及地基非弹性变形沉降总量。K3K32S式中K3地基沉降代表值(MM);K3舍掉全部数据平均值2S以外的点后,计算的沉降平均值(MM);S均方差D、弹性变形量K4支架总沉降量K1减去非弹性变形沉降K3即为弹性变形量。即K4K1K346预压时间预压期拟定为7天,即加载完毕后,保证持续预压7天,以满足在施工时混凝土浇筑后所产生一定的强度及预应力张拉的需要。3047卸载当预压时间按规定完成,预期的测量工作进行完,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即可进行卸载工作,卸载时采取均匀分层拆除,保证支架在拆除过程中受力均匀。五、安全防护措施及安全交底51安全防护措施为杜绝重大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把一般安全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特制定如下防护措施1成立以项目经理柴辛酉为组长的安全管理、协调小组,严格执行项目经理部制订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素质,并设专职安全员。2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多种教育形式,使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建立安全保证体系,使安全管理制度化,教育经常化。在下达生产任务时,必须同时下达安全技术措施。检查工作时,必须同时检查安全技术措施执行情况。总结工作时,必须同时总结安全生产情况,提出安全生产要求,把安全生产贯穿到施工的全过程。3认真坚持执行定期安全教育、安全讲话、安全检查制度,设立安全监督岗,充分发挥安全人员的作用,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和危及工程、人身安全的事项,作到立即处理,做出记录,限期改正,落实到人。4架子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并站稳把牢,在架子上传递,放置杆件时应注意失衡闪失;剪刀撑及其它整体性拉杆应随架子高度的上升及时安装,以确保整架稳定;搭设中应统一指挥,协调作业;确保支架结构的尺寸。杆件的垂直度和水平度,各节点31构造和紧固程度符合施工规范要求;禁止使用材质,规格不符合要求的杆配件。5起重指挥应站在能够照顾全面的地点,信号要统一、准确;严禁任何人员在起重臂和吊起的重物下面停留或行走;起重物件应使用交互捻制的钢丝绳,有打结、变形、断丝和锈蚀的钢丝绳应及时按规定降低使用标准或报废;起吊物件应合理设置溜绳。6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7当有六级以上大风和雨天气时停止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作业,雨后穿防滑鞋作业。8脚手架搭设时地面设有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有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9支架拆除设专人指挥,施工人员统一有序进行,并配好相应的安装全防护用品。52安全交底1施工应按经审批的方案进行,方案未经审批不得施工。确保底架支撑稳固后,方可上架作业,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及安全帽,并在高架桥两侧搭设安全网。只有在确认安全网可靠后,方可进行上层作业。应通过设在支架外的人员通道上下架子。传递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