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通信行业投资策略研究报告_第1页
2017年通信行业投资策略研究报告_第2页
2017年通信行业投资策略研究报告_第3页
2017年通信行业投资策略研究报告_第4页
2017年通信行业投资策略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通信行业投资策略研究报告内容目录行业回顾与展望7回顾2016估值回归,不乏亮眼的表现7展望2017守正出奇,寻找市场的盲点10投资主线一流量持续暴涨驱动光网络不断增长12流量爆发驱动光网络扩容与升级12光纤/光缆供需缺口依在,景气度有望继续维持14云计算数据中心需求强劲,驱动光模块高速增长17投资主线二通信技术助力国防建设与国家安全21国防信息化水平亟需提高,关注北斗产业链和海底防御系统21专网通信迎接百亿蓝海,模转数低功耗低成本;低功耗缺点使用授权频段运营商要额外收费;基站升级花费较高需要新建网络;私有技术,尚未标准化;信号易被干扰需和运营商合作新建网络;不适合配国内无执照波段;信号容易被干扰适合于传感、计量以及监控等物联网应用,将广泛应用于适用于要求功耗低、距离远、大量连接以及定位跟踪主要应用于低成本的M2M/IOT领域,需要广域网络智能水表、智能停车、车辆跟踪、物流监控、智能穿戴、等的物联网应用(智能停车、车辆追踪、宠物跟踪、的覆盖,有大量的应用(如移动医疗、远程监控、应用场景智能家居、智慧城市以及智能生产等领域智慧农业、智能建筑等应用和领域)汽车管理等)未来三年物联网连接数的增长将主要来自LPWAN。物联网的下游应用中不只有低速率的连接需求,诸如无人驾驶、VR、远程手术等复杂应用对传输带宽要求高、传输数据量极大并且要求超低时延,对网络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未来5G的一个核心应用场景就是专门针对此类应用的。为了满足高速和低速的物联网连接需求,LTE也将会从高速和低速这两个方向上向5G演进,和LPWAN技术并存,满足物联网应用的多样化需求。但是,由于高速率的应用需求只有等到5G规模化部署后才能得到满足,而5G的规模化部署要到2020年,因此未来三年物联网连接数的增长将主要来自LPWAN。NBIOT在众多LPWAN技术中有望独占鳌头。在诸多LPWAN技术中,目前最主要的就是NBIOT和LORA,考虑到它们各自的特点,在一些特定的应用场景互有优劣,因此未来二者在物联网市场上都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考虑到以下两个因素,我们更看好NBIOT的投资价值芯片厂商加速NBIOT商用试验华为在2016年9月正式发布NBIOT端到端解决方案,预计于2017年年初正式启动大规模商用。同时,华为还和中国移动、西班牙电信等运营商开展NBIOT的试点工作,并计划于2017年在欧洲和拉丁美洲推出商用NBIOT服务。中兴也在2016年9月发布了NBIOT原型芯片,11月在乌镇演示“智能停车五水共治”NBIOT端到端业务,并计划在2017年上半年发布NBIOT商用芯片WISEFONE7100。图表62中兴通讯智能停车示意图图表63三大运营商推进2017年NBIOT规模化商用进程运营商时间内容目标及规划商用时间2016年9月中移研究院统筹下,全球首个NBIOT监测设备完成油田生产环境监测2016年10月浙江移动联合中兴通讯开通NBIOT智能停车业务物联网卡2016年底超过4000万用户,形成工业级、车规级和消费电子级三大系列产品;2017年蜂窝物联网商用。加快推进NBIOT产业成熟和物联网应用创新,构建物联网开放实验室,促进芯片和模组成熟中国移动2016年11月江苏移动与华为公司共同展示了智慧停车业务,是基于中国移动首个标准化端到端NBIOT网络的应用发展20172016年10月与佛山水业集团签署协议,致力于基于NBIOT的智慧水务云服务平台建设2017年净增2500万,2018年用户过亿,深耕智慧城市、布局垂直行2016年11月与深圳燃气集团、华为等共同推进NBIOT智慧燃气应用业、拉动个人消费。2017年上半年将部署基于800M的NBIOY网络,中国电信2016年12月中国电信江苏公司联合华为召开NBIOT应用试点启动会,江苏电信计划将在2017年上半年完成NBIOT网络部署并实现全网覆盖2017与华为共同规划建设NBIOT物联网开放实验室(2016年四季度建设6个外场试点,进行大规模验证;计划2016年底、OPENLAB),对接典型垂直行业用户及物联网终端公2017年初推进重点城市的NBIOY商用。2017年NBIOT规模商用,采2016年7月司,推进联通物联网生态圈成熟用900/1800MHZ双频网进行部署,除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超过80基站将采用基于L1800升级方案;应用领域公共事业和智慧城中国联通2016年10月与华为率先在广州外场实现了标准化NBIOT网络的端到端打通市。2018年开始全面推进商用部署2017运营商积极推进NBIOT商用落地由于NBIOT所在频段为运营商授权频段,目前三大运营商均计划于2017年实现NBIOT的大规模商用。中国移动分别和华为、中兴开展了智能停车等业务的试点工作。中国电信和水务、燃气公司开展合作,推进智能表具云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中国联通开通全国首个标准化NBIOT规模化商用局。2017年成为运营商级别的物联网标准商用元年。在上游芯片厂商以及运营商的联合推动下,NBIOT更有可能实现大规模的商用物联网,相比LORA等中小规模物联网有更多想象空间,物联网连接数的多少(即数据的多少)将直接决定其价值的高低。因此,我们认为NBIOT在所有LPWAN技术中最具投资价值。结合物联网发展现状,看好传感器、智能表具及CMP平台投资价值图表64物联网发展的三个阶段“连接感知智能”是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路径。虽然应用及平台层是物联网产业链最大的细分市场,但在产业爆发增长的前期,首先启动的必然是底层物联网设备的连接入网。随后,当物联网连接数目达到一定的量级时,各类细分应用及数据挖掘领域才会进入快速成长的阶段。最后,当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则将进入物联网的智能时代,各种新的创新模式将不断涌现。沿着上述发展路径,我们认为物联网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1)物联网发展第一阶段(连接物联网连接大规模建立阶段,越来越多的设备在放入通信模块后通过移动网络(LPWANGSM3GLTE5G等、WIFI、蓝牙、RFID、ZIGBEE等连接技术连接入网,在这一阶段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连接建设及管理、终端智能化是核心。该阶段中最大投资机会主要在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通讯芯片和模组、各类传感器、连接管理平台、测量表具等。2)物联网发展第二阶段(感知大量连接入网的设备状态被感知,产生海量数据,形成了物联网大数据。这一阶段传感器、计量器等器件进一步智能化,多样化的数据被感知和采集,汇集到云平台进行存储、分类处理和分析,此时物联网也成为云计算平台规模最大的业务之一。该阶段主要投资机会在AEP平台、云存储、云计算、数据分析等。3)物联网发展第三阶段(智能初始人工智能已经实现,对物联网产生数据的智能分析和物联网行业应用及服务将体现出核心价值。该阶段物联网数据发挥出最大价值,企业对传感数据进行分析并利用分析结果构建解决方案实现商业变现,同时运营商坐拥大量用户数据信息,通过数据的变现将大幅改善运营商的收入。该阶段投资者机会主要在于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厂商等。投资建议目前国内物联网产业正处于连接数爆发增长的阶段,感知层和网络层率先受益,CMP(CONNECTIVITYMANAGEMENTPLATFORM)平台开始崭露头角。鉴于运营商和芯片厂商力推2017年NBIOT的全面商用,而NBIOT的应用领域为以水、电、气的智能抄表等业务为代表的低耗能、低信息量、巨量化的传感器网络。基于此,我们梳理了2017年物联网产业的投资思路传感器与物联网终端在水、电、气三表中,我们看好智能水表及智能燃气表制造商。智能水表与智能燃气表的下游客户相对分散,表具商的市场集中度更高,所能收集到的数据更多,表具龙头不仅受益终端销售的增长,更有可能成长为国内智能表具运营的龙头。建议投资者关注金卡股份(智能燃气表)、三川智慧(智能水表)、先锋电子(智能燃气表)。相应地,传感器领域建议投资者关注气体传感器龙头汉威电子。通信模块NBIOT等移动通信技术的加速推广必然拉动通信模块市场的高速增长,通信模块的市场主要由华为、中兴等厂商占据,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高新兴(收购中兴物联,国内第一梯队的通信模块供应商)。CMP平台在物联网连接数爆发时期,平台层中的CMP平台最具投资价值,而国内真正有实力和运营商谈合作、谈分成的物联网平台并不多,中国移动和华为、中国电信和中兴通讯、中国联通和JASPER分别展开合作。建议投资者关注宜通世纪(和中国联通合作)。投资主线四云计算重塑信息产业生态,公有云格局未定、混合云快速起步云计算将重塑整个信息产业的生态通俗地讲,云计算就是把计算设备(即用于计算和存储的设备)放在网络上(即云端,本地只有输入和输出设备(如显示器、鼠标、键盘等。根据部署模式的不同,云计算可分为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三种图表65云计算四种部署模式特点比较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社区云性能非常好中等良好,通过内部缓存活动内容以提高使用体验较好管理方式自行管理第三方管理使用者与第三方共同管理第三方管理安全性最安全,所有存储都是内部部署良好,取决于服务供应商所采取的安全措施非常安全,因为集成选项添加了一个额外的安全层良好,取决于服务供应商所采取的安全措施成本较高,需要内部资源,如数据中心空间,电力和冷却等低,即用即付模式,对公司内部存储基础设施无要求中等,缓存内容保存在内部,对内部存储设施有要求较高,相对公有云,规模小,部署离最终用户更近可扩展性有限非常高非常高非常高,性能好公有云是由第三方提供商提供的云服务,公有云一般可通过INTERNET使用,用户无需购买硬件、软件或支持基础架构,只需为其使用的资源付费即可;私有云是为一个客户单独使用而构建的,因而提供对数据、安全性和服务质量的最有效控制。私有云可部署在企业数据中心的防火墙内,也可以将它们部署在一个安全的主机托管场所;混合云是公共云和私有云的混合,使用私有云作为基础,同时结合公共云的服务策略,管理和运维职责由企业和云提供商共同分担。社区云是大的“公有云”范畴内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由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统一提供计算资源、网络资源、软件和服务能力所形成的云计算形式。即基于社区内的网络互连优势和技术易于整合等特点,通过对区域内各种计算能力进行统一服务形式的整合,结合社区内的用户需求共性,实现面向区域用户需求的云计算服务模式。根据所提供服务形式的不同,云计算服务可分为IAAS、PAAS和SAAS三种类型。三者的核心区别在于其云服务商提供的资源类型不同,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对这三种类型的服务的定义如下架构即服务IAAS向客户提供处理、存储、网络以及其他基础计算资源,客户可以在其上运行任意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用户不管理或者控制底层的云基础架构,但是可以控制操作系统、存储、发布应用程序,以及可能有限度地控制选择的网络组件。平台即服务PAAS客户使用云供应商支持的开发语言和工具,开发出应用程序,并发布到云基础架构上。客户不管理或者控制底层的云基础架构,包括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或者存储设备,但是能控制发布应用程序和可能的应用程序运行环境配。软件即服务SAAS客户所使用的服务商提供的运行在云基础设施上的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客户端设备所访问。客户不管理或者控制底层的云基础架构,包括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存储设备,甚至独立的应用程序机能。图表66云计算架构图由于其服务包括的资源不同,三类云计算服务商的目标客户也有所不同。IAAS服务商主要向企业、政府部门等机构客户提供IT基础设施服务,PAAS服务商主要向开发者及独立软件公司ISV提供开发环境服务,而SAAS主要向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应用软件服务。云计算改变IT行业“游戏规则。相对于IT自建模式,云计算有三个推动业务模式创新的关键属性成本灵活性、业务扩展性及市场适应性。成本灵活性,云可以使企业不再需要单独构建硬件、安装软件,从而将之前固定的IT成本转变为灵活的可变成本,可以在有需要的时候为需要的东西付费;业务扩展性,云可以使企业在扩展能力不受限制的前提下快速配置资源,实现规模经济,并且不会积压大量资源。全球最大在线视频公司NETFLIX已经关闭自己所有数据中心,将业务负载全部搬到AWS上去,完美的解决了高峰时段容量激增的问题;市场适应性,云可以使企业快速地调整流程、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在如今的经济环境下,应对飞速变化的客户需求的能力已成为一项非常关键的竞争优势。图表67IT服务的传统模式与云计算三种模式对比云计算迅速蚕食传统IT市场份额,企业用户加速拥抱云计算。20132015年,传统IT龙头企业损失的利润达74亿美金;与此同时,亚马逊AWS的利润则增加了12亿美金,传统行业损失的利润是AWS获得利润的6倍。一方面,传统IT企业的市场份额正在被云计算迅速蚕食;另一方面,更多的企业用户倾向于选择云计算。根据RIGHTSCALE在2016年针对1060个来自不同行业、不同组织的专业人士的调查结果,95的被调查者已经使用或正在评估IAAS。图表68亚马逊的利润来自传统IT企业的亏损图表6995的被调查者已经或正在评估IAAS云计算占IT支出占比不断提高,最终会主导整个IT产业。根据云计算在IT支出中占比的大小,我们将公有云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替代服务器和传统IDC,此时云计算在IT支出占比小于10,这一时期云服务商主要通过价格战来“圈地”,行业整体毛利率不高;2)逐步替代软件和软件渠道,此阶段云计算在IT支出占比大于10小于35,云服务的客户达到一定规模,SAAS逐步替代传统软件销售,利润来源多图表70公有云发展的三个阶段元化、毛利率快速提升;3)替代传统集成公司、咨询公司,此阶段云计算在IT支出占比大于35,基于云计算的系统集成和咨询公司逐步替代传统IT服务商,云计算开始主导整个IT行业。目前,在国内及全球IT市场上,云计算的支出占比都在不断提高,但均低于10。虽然方兴未艾这个词已经被说俗了,但云计算改变IT产业结构的大幕确实才刚刚拉开。图表71中国云计算在IT支出的占比图表72全球云计算在IT支出的占比公有云竞争格局尘埃未定,混合云市场快速起步中国云计算起步较晚,目前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美国是云计算行业的先行者,美国云计算市场和公司的发展为中国云计算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照。美国得益于技术领先,企业研发能力较强,产业早期启动受益于GOOGLE、AMAZON等企业的大力宣传;而中国则主要依靠学习国外,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云计算产业得以培育壮大。从云计算的产业链上看,美国格局大致已经形成基础平台IAAS由巨头垄断、传统IT企业和新兴IT公司积极发展PAAS和SAAS层业务,中国的云计算产业链与美国类似,国内的科技公司也在大力发展云计算产业,底层设备上,华为、浪潮等正迎头赶上。图表73中美云计算发展阶段对比图表74美国云计算产业价值链与生态环境图表75中国云计算产业链全球基础云平台(IAAS/PAAS)寡头垄断趋势明显,未来有望形成“美国BIG4中国阿里云”的竞争格局。SYNERGY的调查结果显示,在IAAS层上,亚马逊AWS、微软AZURE、IBM、谷歌控制着全球云基础市场,AWS在2016年第三季度占据45的市场份额,高于微软、IBM、谷歌市场份额总和的两倍。IAAS/PAAS平台需要建设数据中心和基础设施,是拼资源、拼规模、拼研发的投入方式,体量较小的公有云没有足够的现金流来支撑市场竞争,行业寡头垄断的趋势非常明显。从增长速度来看,美国BIG4依然保持着高速、稳定的增长,国内阿里云的增速则领跑全球市场,2016年三季度同比增长130。尽管目前看来阿里云依然居于第三梯队,但高盛预计2019年阿里云的营收将达到50亿美元,估值420亿美元,届时AWS估值1780亿美元,未来的全球云计算的竞争格局有望形成“美国的BIG4中国阿里云”的格局。图表76全球基础云计算市场形成寡头垄断格局图表77阿里云与AWS和AZURE增速对比国内公有云市场发展迅猛,阿里云一家独大,AWS扫清发展障碍。2015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为788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15151亿元,复合年均增速超过70。从2015年的市场份额来看,国内公有云市场可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表现为阿里云的一家独大,市场份额接近30。第二梯队是基础运营商的联通、电信以及微软AZURE,AZURE在全球增速超过100,国内市占率也超过了5。第三梯队则包括了UCLOUD、青云等国内知名云计算服务商。需要注意的是,亚马逊AWS此前由于政策原因限制了其发展,目前和光环新网签订中国(北京地区)业务运营协议后增速很快。图表78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预测(IAASPAAS)图表792015年中国云计算(IAAS)市场份额概况作为全球云计算的领军企业,亚马逊已经构建了完整的云生态。AWS不仅拥有非常完善的产品结构,还培养了一众实力强大的合作伙伴,共同组建了基于自身平台的云生态系统,不断对产品与服务结构进行升级和完善,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在主流云平台相关参数的测试对比中,AWS相比阿里云明显占优,在扫清政策障碍后,我们预计AWS在国内市场有望成长为仅次于阿里云的第二大云服务商。图表80AWS云计算产品结构全面图表81主流云平台CPU性能测试图表82主流云平台云存储稳定性测试混合云新模式落地,未来有望成主导。公有云和私有云各有千秋公有云成本低、可扩展性强,但缺乏安全性、数据私密性低;私有云更安全但成本昂贵,可扩展性差。混合云平台则融合了二者的优点,用户可以选择阿里云、AWS等公有云,满足容量的弹性需求、方便业务的扩展;同时,将公司的关键任务部署在专门的私有云上,保证公司核心资源的安全性。鉴于混合云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关注。根据RIGHTSCALE2016年的调查结果,使用公有云的组织有89,使用私有云和混合云的组织则分别上涨至77和71。另一个权威调研机构IDC的预测数据显示,未来混合云将占据整个云市场的67。图表83云计算使用调查结果图表84混合云新模式落地SDN、DCI改变网络基础架构,提升网络链路效率SDN(SOFTWAREDEFINEDNETWORK),即软件定义网络,意为用软件来调度和管理网络。SDN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架构,它的设计理念是将网络的控制平面与数据转发平面进行分离,网络设备只负责单纯的数据转发,因而可以采用通用的硬件;而原来负责控制的操作系统将提炼为独立的网络操作系统,而且网络操作系统和业务特性以及硬件设备之间的通信都可以通过编程实现。简而言之,和传统网络相比,SDN在结构及逻辑层面具备非常明显的差异化特征,进而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优势1)在结构层面,控制与转发平面分离;2)在逻辑层面,逻辑上集中的控制平面可以控制整个网络。图表85传统网络架构图表86SDN网络架构数据中心网络是SDN网络最主要的应用场景。传统数据中心的发展受两大瓶颈的制约1)架构瓶颈,传统数据中心内部各业务之间相互独立占用资源,数据中心内部流量基本以南北向为主,各业务网络采用物理方式隔离,自成一体、无法复用。传统网络架构只能纵向替换,无法横向拓展。2)效率瓶颈传统数据中心为了满足峰值时刻的流量需求,往往设计了大量的冗余资源,导致大部分时间点的效率过低。为了解决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产生了虚拟化技术。数据中心的资源构成非常简单,可分为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三类。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均已实现了虚拟化,唯有尚未实现虚拟化的网络资源成为了制约数据中心效率提升的瓶颈。图表87传统数据中心网络架构图表88SDN数据中心网络结构SDN数据中心可实现对计算、存储及网络资源的统一协调和控制。如图表88所示,中兴公司提出的SDN数据中心网络主要含有三大组件SDN控制器,VM管理器以及DC管理器。其中,SDN控制器主要用于实现对网络设备(包括驻留在服务器的VSWITCH)的集中管理和控制;VM管理器主要用于实现VM的管理,包括VM的创建、部署和迁移等;DC管理器主要用于实现整体的协同和控制,完成VM管理器与SDN控制器的协同,实现数据中心三大资源的统一协调和控制。由于SDN实现了网络资源虚拟化和流量可编程,因此可以很灵活的在固定物理网络上构建多张相互独立的业务承载网,极大地提升了网络的可拓展性和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未来数据中心对支撑海量用户、多业务、灵活组网等迫切需求。SDN网络可以优化数据中心间的互联效率与网络管理能力。数据流量的爆发同样为数据中心互联带来了困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链路利用效率不佳。数据中心在同步、备份流量时,大部分情况下带宽利用率都很低(低于50),造成了网络带宽资源的浪费;而在带宽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又会难以满足部分业务临时性的大容量传输需求;2)网络管理能力滞后。随着网络设备的增加,传统的网络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未来的网络规模。特别是随着业务模式和客户数量的不断增长,差异化的服务更加剧了网络管理的复杂程度。而在网络保障方面,面对故障时必须能够快速改变故障路径。图表89GOOGLE数据中心分布图表90GOOGLE公司B4网络方案GOOGLE对B4网络的改造是SDN用于数据中心互联的一个成功案例。一开始决定SDN网络改造时,GOOGLE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提升链路利用效率。经过改造之后,B4网络的链路带宽利用率提高了3倍以上,从之前平均的3040提升至接近100,链路成本大大降低。而在网络管理方面,改造之后的网络更加稳定,对路径失效的反应更快,管理大大简化,也不再需要交换机使用大的包缓存,对交换机的要求降低。可以说对B4网络的改造完全超出了GOOGLE的预期。现有骨干网难以承压,DCI将扮演骨干网角色。未来三年,在包括1)分布在多个数据中心的云上应用;2)混合云的应用和企业的多个分支机构之间的互联;3)容灾备份;4)CDN网络等在内的多重因素的驱动下,数据中心之间的互访流量将快速增长。根据CISCO的预测,未来三年IDC互访流量的年均复合增速为27,2019年将达到905EB。同时,在占用骨干网资源的两类流量(即IDC互访流量和用户访问IDC流量)中,IDC互访流量的占比将从2014年的2763增长至2019年的3242,未来IDC互访流量将占用更多的骨干网资源。图表91IDC互访流量快速增长(单位EB)图表92IDC互访流量占比逐步提升现有IP网络的传输链路都是提前预设好的,不能根据流量情况进行灵活地调整,容易造成部分链路的堵塞,整体利用率偏低。同时,由于用户访问IDC的流量和IDC互访流量都经骨干网传输,随着IDC互访流量的快速增长,骨干网的承压情况会越来越严重,而且其扩容成本高、业务部署周期长,单纯依靠扩容骨干网络来满足流量的爆发增长逐渐显得力不从心。鉴于用户访问IDC的流量必须经由骨干网传输,因此将IDC互访流量进行分流就成为解决骨干网难以支撑流量井喷的有效方法,DCI(数据中心互联,DATACENTERINTERCONNECT)就可以分担一部分传统骨干网的任务。图表93传统IP网络链路不灵活图表94IDC互访流量经由DCI可减轻骨干网压力通过建设DCI网络,IDC互访流量将从骨干网迁移至DCI网络,分担传统骨干网络的一部分任务,形成用户访问IDC经传统骨干网传输、IDC互访经DCI网络传输的新型骨干网络,在解决传统骨干网承压困局的同时显著提升网络的整体利用效率。投资建议公有云领域我们重点推荐光环新网。光环新网新建机柜17年产能释放,2016年获得了亚马逊AWS中国业务运营权(目前基于北京基础设施)进军云计算业务,同时通过外延并购逐步打造云计算生态圈,有望成为国内仅次于阿里云的第二大云服务商。混合云领域我们重点推荐华星创业。华星创业收购互联港湾,后者与国内SDN创业公司大河云联合作,打造了国内第一张基于SDN技术的广域DCI网络,可为IDC/混合云用户打造稳定、灵活和弹性的SDNDCI网络。此外,传统行业对信息化升级的需求为互联港湾进军垂直领域带来了绝佳的契机。未来两年互联港湾将与合作伙伴共同帮助传统企业实现其对信息化升级的诉求,基于现有平台打造一个涵盖多个垂直细分领域的混合云生态圈。另外建议关注网宿科技(CDN价格1Q2017开始企稳,社区云有望落地)。人工智能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未来人工智能,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是一门让智能机器和计算机程序能够像人类那样学习并解决问题的科学技术,其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机器学习(MACHINELEARNING,ML)是人工智能最主要的研究领域之一,传统的软件都是计算机按照预先编写好的程序进行运行计算,机器学习则能够让计算机不再受制于固定的程序,而是从数据中学习并获得一些能力。深度学习则是机器学习的高阶版本,通常深度学习系统包含多个层次,每个层次可以解决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从而使得系统可以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神经网络(NEURALNETWORK)是人工智能为了模拟人类大脑结构而搭建的计算架构,它由大量的节点组成,就像人类大脑的神经元一样,使得AI能够像人类大脑那样学习并解决复杂的问题。图表95神经网络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LANGUAGEPROCESSING,NLP)是实现人机交互的关键研究领域,包括语音识别与语义认知、自动翻译等。机器视觉(MACHINEVISION)是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一个分支,指通过拍摄设备和计算机对目标进行识别、跟踪和测量,实现图像识别、图像分析等功能。发现能力、决策能力决定人工智能有望渗透至各行各业,有望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是人类具备的独特本领之一,未来人工智能可能会做得更好。通过基于海量数据的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可以发掘即使是最聪明的人类也无法发掘的洞察力,及时获得商业行为中出现的机遇与挑战,并提供最优化的决策方案,帮助企业改善产品、服务或业务模式。企业拥抱人工智能意味着可以更快、更高效的获得商业上的竞争优势,这对任何行业都具有普适性。可见,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而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渗透,很多现有的职业可能就此消失(如翻译、速记等,人工智能也因此被认为将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未来已来,人工智能走出象牙塔数据量增长、硬件性能提升、开源的算法使得人工智能从象牙塔开始走向现实。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研究自60年前就开始展开了,但直到最近才真正到了由研究走向应用的临界点,主要是因为产业界在以下三个方面的进步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数据量增长数据量越大神经网络就越为有效,4G等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大大加快了数据量的增长速度,数据量的增长使得机器学习可以解决更多的问题。而随着5G、物联网的发展,全球数据量将会进一步爆发增长,据IDC数字宇宙的报告,2020年全球数据量将增长至44ZB,复合年均增速达到141。图表96全球每年数据产生量(单位ZB)硬件性能提升神经网络需要同时进行大量的并行计算,采用了并行架构的GPU使得机器学习的过程更快,相比CPU优势明显。简单地理解,CPU更适合计算复杂的任务,而GPU适合同时计算多个简单的任务。此外,计算机的原生计算能力以指数级增长的同时,芯片的价格在不断的下降,使得花费同样的资金可以获得更强的计算能力。图表97计算机的原生计算能力快速上升图表98单位计算所需的费用在下降图表99AIAAS潜在渗透领域开源、优化的算法创业公司或一般的中小企业没有能力理解并开发一个行之有效的深度学习系统,GOOGLE等公司在优化自身算法的同时将其开放给公众,可以让更多的企业参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开发工作。以GOOGLE的TENSORFLOW为例,它可以支持CNN、RNN和LSTM算法,这些都是目前在IMAGE、SPEECH以及NLP领域最流行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更多的参与者会带来更多的数据和灵感,从而极大地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将逐步向人工智能演进,AIAAS(AIASASERVICE)有望成为主流模式。首先,物联网的连接数将是人与人连接数的千倍、万倍,物联网连接数的爆发增长带来的数据大爆炸将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基础数据资源,只有数据达到一定量级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人工智能。其次,考虑到人工智能对硬件、算法及模型等方面的要求,仅有少数商业巨头有能力拥有上述能力。因此,大部分企业会选择将它们的数据都放到云上,通过云平台的数据、计算能力和人工智能的算法来解决他们的问题,增强他们的竞争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SAAS有望进化为AIAAS。目前来看,图像识别(机器视觉、语言转换以及医疗、零售、农业、金融等垂直领域都已经成为AIAAS潜在的渗透领域。中国AI研究实力强,AIAAS是突破口。相比于前几次工业革命的落后局面,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水平已经处于全球第一集团。根据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统计,中国在“深度学习或深度神经网络相关学术文章发表数量”以及“深度学习或深度神经网络被引用文章数量”两个指标已经领先美国,居于全球第一。虽然在硬件(GPU、FPGA)和算法领域,中国的研究和技术水平相比欧美国家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中国拥有全球第一的物联网连接数,占比达28(即数据多。庞大的数据资源为应用开发提供了保障,目前国内在图像识别、语言转换等AIAAS应用领域的研究已有所突破。最为典型的例证便是科大讯飞研发的语音交互系统,语音听写功能不仅识别准确率超过95,更可以支持多种方言,未来有望逐步替代速记员。图表100深度学习或神经网络相关学术文章数量图表101深度学习或神经网络被引用文章数量投资建议作为有望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颠覆性技术,人工智能是任何行业都不能回避的。物联网和云计算又是实现人工智能的基础,所以未来人工智能必然会为通信行业带来非常重要的投资机会。在硬件和算法领域,国内的研究及技术实力与国外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但在数据方面中国已经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物联网连接数,国内具有一定的优势,为开发各种AI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令人欣慰的是,信息行业的商业模式早已由卖硬件向卖服务转变,服务的粘性要明显强于硬件,AIAAS未来在整个人工智能市场中也有望占据主导地位。此外,国内BAT在云计算、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水平和国际巨头的差距要远小于硬件,可以为国内人工智能生态环境的成长提供较好的平台。同时,像科大讯飞这样的企业已经在语言识别与转换领域取得较大的突破,相关产品开始走向应用,我们对中国在AIAAS领域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具体来看在通用领域诸如语言转换、图像识别等AIAAS我们看好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现有的语音和图像识别功能想要达到真正人工智能的标准还有非常远的距离,这需要有海量的数据作为支撑。数据量是很多中小企业难以跨越的门槛,只有真正的大平台才有可能获得突破。而在CRM、HR等领域,现有的SAAS提供商存在较大的机会升级为AIAAS提供商。在垂直领域垂直领域的机会来自于“发现与决策,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垂直领域的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垂直领域的大量数据掌握在各自领域的企业手中,这些企业中有望诞生一批AIAAS细分龙头,这也将是我们未来挖掘投资标的主要方向。投资逻辑与重点推荐标的投资逻辑与主线展望2017年通信板块的投资前景,把握“业绩为王、寻找真成长”的核心思想。目前通信行业单纯靠运营商投资支撑的投资逻辑已经成为过去,市场的增长逐渐转向跨界经营领域。另外,A股市场正处于风险偏好下降的阶段,“业绩为王、寻找真成长”是挖掘投资方向的核心思想。我们认为最为关键之处在于把握产业变革的方向、紧跟国家政策的导向,2017年我们看好光通信、军工信息化、专网通信、物联网、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这几个细分板块。投资主线一流量暴涨驱动光网络不断增长。在移动直播、高清视频等应用的拉动下,网络流量呈现爆发增长的趋势。可预见的是,云计算、大数据以及未来AR/VR的兴起将会推动网络流量持续快速增长,这对通信基础网络的速率、带宽等均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为了解决日益增长的数据流量与网速、带宽不足之间的矛盾,对光网络进行升级与扩容是最为行之有效的途径。光棒/光纤/光缆运营商网络是光通信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接入网、城域网及骨干网的扩容与升级需求将继续拉动光棒/光纤/光缆高速增长。光模块数据中心网络是光通信的另一主要应用领域,由于数据中心网络结构扁平化带来服务器互联需求的翻倍增加,光模块特别是高速光模块在2017年将继续维持高景气度。投资主线二通信技术助力国防建设与国家安全2016年是黑天鹅频出的一年,英国脱欧、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被刺,民粹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抬头。明年的国际形势充满不确定性,特别是侯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一系列言论与行为不断挑战着中国的底线,加剧了台海及南海的紧张局势,势必引起政府更加重视对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等领域的投入。综合考虑通信行业与我们国家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的发展现状,我们认为通信技术在军工信息化、专网通信两个细分板块的深度应用最为迫切,进而最具投资价值。军工信息化现代战争已经演变为信息化战争,美国海军空军的信息化装备占比已达70,陆军也有50,国内海陆空军的信息化改造才刚起步,军工信息化水平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C4ISR系统作为现代军队的神经中枢,是国防军工信息化的关键。其涉及的产业主要包括卫星导航、军工电子、军工通信、雷达、信息安全等。考虑到我国国防重心不断向空军、海军倾斜,空军、海军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会更大。我们认为军工信息化的投资重点主要集中在北斗产业链以及海洋防御系统。专网通信国内专网通信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公网通信,现有的网络技术水平难以支撑日益复杂的国家安全形势。目前,国内专网通信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1)模拟集群向数字集群转变,模拟产品最大的优势就是便宜,但数字信号的保密性和抗干扰能力都要明显优于模拟信号;2)窄带与宽带的融合,传统窄带集群系统无法传输视频、图片等多媒体信息,因此窄带负责传输语音信息、宽带负责传输多媒体信息的融合系统成为专网发展的另一趋势。由于宽窄融合的技术难度较高,我们认为具备开发LTE宽带产品能力或已经能够生产PDTLTE产品的公司最具投资价值。投资主线三物联网推动产业结构剧变,万物互联率先起步在人与人的连接接近饱和之时,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进而实现万物互联则成为了信息技术新的渗透领域。物联网产业发展此前一直受困于通信技术中广覆盖和低功耗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传输层的发展受阻导致万物无法实现互联、无法组网,整个产业的发展自然受限。随着LPWAN技术的突破,特别是NBIOT协议即将于2018年落定,在运营商和芯片厂商的双重推动下,物联网有望迎来真正的爆发增长。万物互联,连接先行,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正处于连接数爆发增长的第一阶段,感知层(智能水表、燃气表)和网络层(通信模块)率先受益,CMP(CONNECTIVITYMANAGEMENTPLATFORM)平台开始崭露头角。投资主线四云计算重塑信息产业生态,公有云格局未定、混合云快速起步云计算凭借成本灵活性、业务扩展性及市场适应性等关键属性正逐步改变IT行业的游戏规则,越来越多的企业放弃自建IT转而将业务部署在云上。作为云计算产业的先行者,美国云计算市场已基本形成BIG4的寡头竞争格局,国内云计算市场阿里云一家独大,未来全球云计算市场有望形成“BIG4阿里云”的格局。但就国内市场而言,第二梯队主要为运营商,AWS由于政策原因,业务进展受到一定影响,市占率不高。随着AWS和光环新网签署运营协议,其发展速度必将加快,考虑到AWS具有全球领先的产品结构和生态体系,我们预计AWS有望成长为仅次于阿里云的第二大云服务商。由于混合云融合了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优势,未来混合云有望在云计算市场中占主导。SDN、DCI等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升云服务商在成本、效率和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我们看好建立SDN、DCI网络架构的云服务商。投资主线五人工智能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未来。作为有望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颠覆性技术,人工智能是任何行业都不能回避的。物联网和云计算又是实现人工智能的基础,所以未来人工智能必然会为通信行业带来非常重要的投资机会。信息行业的商业模式早已由卖硬件向卖服务转变,服务的粘性要明显强于硬件,AIAAS未来在整个人工智能市场中也有望占据主导地位。此外,国内BAT在云计算、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水平和国际巨头的差距不大,可以为国内人工智能生态环境的成长提供较好的平台,我们对中国在AIAAS领域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在通用应用方面,我们看好BAT在图像识别、语音转换等领域的发展前景,因为这些应用对数据量的要求非常高;CRM、HR等领域的SAAS提供商有的机会升级为AIAAS提供商。在垂直应用方面,大量数据掌握在垂直领域的企业手中,这些企业中有望诞生一批AIAAS细分龙头,这也将是我们未来挖掘投资标的的主要方向。重点推荐标的一亨通光电(600487SH)光纤光缆龙头,坐拥一体化产业链。亨通光电是国内光纤光缆行业六巨头之一,光纤光缆产销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前三甲,全球市场份额位列第四,逐步完成“光棒光纤光缆ODN”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在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光预制棒领域,产能位居全国前二。目前光棒产能约1300吨,光纤产能约4000万芯公里,计划通过技术改造将光棒和光纤产能进一步提升至1500吨和4500万芯公里左右,稳固公司的领先地位。光纤供需依旧偏紧,量价齐升保证业绩增长。联合问天量子,切入量子通信领域。商务部自2015年以来针对光棒的反倾销政策使得光纤供需偏紧,预计2017年有望延续该政策。在需求端,移动、电信已经公开了2017年光纤集采方案,采购规模分别增长30和15,集采价格分别上升至70元/芯公里和60元/芯公里。在市场供需依然偏紧的情况下,光纤价格有望继续坚挺,保证公司业绩的高增长。此外,公司还联合问天量子,开展量子保密通信器件设备研发与江苏省量通网络建设运营。全面进军系统集成及EPC总包领域,实现多项并购,加速国际化步伐。公司完成对电信国脉及万山电力的控股收购,实现从通信、电力产品向系统集成和工程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网络优化、运维等全业务推进延伸,同时获得了ISP和苏锡常宽带驻地网运营牌照,向通信运营与服务业务延伸。公司能够同时在通信、电力两大领域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奠定了公司行业龙头地位。通过与电信国脉、万山电力协同,加速推进海外EPC总包业务发展。顺应一带一路战略,启动海外收购项目,加速国际化步伐。成功并购了印尼最大的综合线缆企业VOKSEL,与南非ABERDARECABLE签署了意向收购协议。国际化战略下,海外并购有望持续推进。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8年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361亿元、1815亿元和2213亿元,摊薄后的EPS分别为110元、146元和178元,给予“买入”评级,6个月目标价2500元。图表102盈利预测摘要(亨通光电)指标2014A2015A2016E2017E2018E营业收入(百万元)10,4711013,6223020,2464027,5099035,69450营业收入增速21903010486035902980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44257281,361201,815402,21280净利润增长率182066401376033402190摊薄每股收益(元)08304611146178市盈率(倍)22783454165124101PEG125052070605每股净资产(元)3337246577719每股现金流量031051054054055净资产收益率8401310246025702490市净率5549393125总股本(百万股)413761,241271,241271,241271,24127重点推荐标的二光迅科技(002281SZ)产品线全面的光器件领先企业。光迅科技是全球领先的光电子器件厂商,主营业务主要分为传输业务、数据与接入业务以及子系统业务三大板块,产品全面覆盖有源和无源器件,包括基础器件、智能器件、放大器、传输模块、数据接入模块和子系统等,光器件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五位。瞄准海外市场与高速光模块市场,毛利率和全球市场份额有望稳步提升。2016年上半年公司突破诺基亚,成为其第一个中国光模块供应商。预计未来公司有望进一步突破新的海外设备商客户,进一步扩大全球市场份额。公司25GEML芯片突破后电信100G高速模块将有助于毛利率提升,进而带动公司整体业绩高增长。公司放眼海外,加速产业整合,早前有收购IPX、法国阿尔玛成功案例,未来不排除通过外延并购手段继续增强自身高端芯片研发实力。“光进电退”是半导体发展的必然趋势,硅光模块打开未来业绩空间。半导体芯片尺寸下降到10NM以下会引发隧穿效应等量子效应,硅芯片继续用电作为传输媒介将受到物理限制,硅光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未来硅光将深入消费电子、医疗、军事、机器人等应用领域,全光信号计算机、存储也许未来将成为可能,市场空间巨大。数据中心用短距离高速光收发器将最先被硅光收发器取代,预计未来5年硅光模块在短距离高速光模块占比将快速提升,2020年数据中心光模块占比有望达到20。公司在国内硅光模块研发保持领先,年内有望推出100G硅光模块,为未来高速模块硅光集成化做好充足准备,在硅光时代继续领跑国内光器件市场。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8年实现净利润分别为339亿元、478亿元和655亿元,摊薄后的EPS分别为157元、221元和303元,给予“买入”评级,6个月目标价9104元。图表103盈利预测摘要(光迅科技)指标2014A2015A2016E2017E2018E营业收入(百万元)2,433103,140004,291805,962707,64580营业收入增速14102910367038902820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4412433338547756554净利润增长率11906880392041103730摊薄每股收益(元)069116157221303市盈率(倍)52475594467331241PEG443081170706每股净资产(元)11331265131414141569每股现金流量096153108105137净资产收益率610920119015601930市净率6458565247总股本(百万股)2098920989209642096420964重点推荐标的三凯乐科技(600260SH)剥离房地产、白酒业务,专注通信领域。凯乐科技是中国领先的以高科技新材料为基础的多元化实业服务商,成立以来的服务领域主要涉及光电缆、塑料管材制造、房产置业、白酒酿造、教育服务。目前,公司逐步将房地产、白酒等资产剥离,专注于通信领域特别是军工领域的业务发展。光通信行业高景气,公司传统光纤光缆业务将保持高增长;并购大地信合、江机民科,民参军资本运作力度加大未来有望持续。公司目前主要贡献利润的业务板块为光纤光缆及电缆、子公司上海凡卓的智能终端业务、子公司长信畅中医疗信息化业务。由于未来光通信和医疗信息化业务都保持较高景气度,公司传统业务将维持高增长。同时公司通过并购军工通信技术公司大地信合、军用非标准仪器设备、测试测量系统供应商江机民科,继续拓展军工渠道。借助大地信合、江机民科在航空航天、船舶、中电、兵器以及中科院等国防军工良好的客户关系,公司未来有望持续获得军工订单。未来不排除公司民参军资本运作加速,在军工领域持续并购,完善布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