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奥数追及问题
追及问题。乙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甲出发后多少小时可以追上乙。甲的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甲走了10千米后。甲还要几小时追上乙。四年级(上)数学思维训练。第12讲 追及问题。追及问题是指两个物体同向运动后。追及问题是两物体速度不同。走得快的过了一些时间就能追上走得慢的。警察追上小偷所跑的距离。警察比小偷每分钟多跑。
四年级奥数追及问题Tag内容描述:<p>1、追及问题例题1:甲、乙两人从A地去B地,甲的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乙先走了8千米。甲出发后多少小时可以追上乙?例题2:甲、乙两人从A地去B地。甲的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甲出发时,乙已先走了3小时。甲走了10千米后,决定改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前进。甲还要几小时追上乙?例题3:小王、小李共同整理报纸。小王每分钟整理72份,小李每分钟整理60份,小王迟到了1分钟。当小王、小李整理同样多份的报纸时,正好完成了这批任务。问:一共有多少份报纸?例题4:B处的兔子与A处的狗相距56米。兔子从。</p><p>2、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四年级(上)数学思维训练 第12讲 追及问题知识要点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今天我们要学习追及问题。追及问题是指两个物体同向运动后,后一个速度快的物体追前一个速度慢的物体的一种行程问题。它的基本特点是两个物体在相同时间内所走的路程一个比另一个多。其中运动时间相同是一个重要特征,一般我们从追及时间、速度差、路程差等入手。通过本讲学习,我发现了追及问题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典例题例1:一天,去上学的小明发现小红在他前面150米。</p><p>3、教案学生姓名: 授课教师: 所授科目:奥数 学生年级: 课次: 课 时: 上课时间:教学内容巧解追及问题训练目标追及问题是两物体速度不同,向同一方向运动,一个走得快,一个走得慢,当走的慢的在前,走得快的过了一些时间就能追上走得慢的。这就产生了追及问题,追及问题的核心问题就是速度差的问题。常用的数量关系有:追及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甲的速度追及时间乙的速度追及时间=(甲的速度乙的速度)追及时间=速度差追及时间典型例题例题1 甲乙两船同时从两个码头出发,方向相同,乙船在前,每小时行24千米,甲船在后,每小时。</p><p>4、站住!别跑,不跑的是傻子,警察与小偷的距离,警察追上小偷所跑的距离,小偷所跑的距离,警察比小偷多跑的,警察比小偷多跑的路程:,警察比小偷每分钟多跑:,警察多久能追上小偷:,150(米),11080=30(米),15030=5(分),警察比小偷每分钟多跑:,11080=30(米),5分钟警察比小偷多跑的路程:,305=150(米),能否列出综合算式呢?,(11080)5=150(米),列出综合算式:,110(1505)=80(米/分),经过了一系列的练习,我们能不能总结一下我们所发现的呢?,1、单位时间内快比慢多行的距离叫,速度差,2、从出发到追及所经过的时间叫,追及时间,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