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1、通过欣赏、折纸、剪纸的活动。1、通过欣赏、折纸、剪纸的活动。经历学习剪纸活动的全过程。3、在剪纸的动手活动中。3、在剪纸的动手活动中。学习剪纸活动的全过程。学习剪纸活动的全过程。1、经历欣赏、折纸、剪纸活动的全过程。1、欣赏剪纸。让学生边欣赏边了解有关剪纸的民间艺术。【教材分析】。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Tag内容描述:<p>1、有趣的剪纸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折纸、剪纸的活动,经历学习剪纸活动的全过程。2、能运用对称的知识剪出一些简单的剪纸。3、在剪纸的动手活动中,欣赏对称图形的美,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难点:学习剪纸活动的全过程能运用对称的知识剪出一些简单的剪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师生进行春节趣事的谈话,通过过年贴窗花引出剪纸。由谈过春节的趣事开始新课,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也能很自然引出剪纸。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师:春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大家说一说春节都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学生可能说到许多:如放。</p><p>2、有趣的剪纸教学目标:1、经历欣赏、折纸、剪纸活动的全过程。2、能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剪出一些简单的剪纸。3、在剪纸的活动中,欣赏对称图形的美,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建议:欣赏1、欣赏剪纸,课前师生搜集一些剪纸,互相欣赏。也可以把剪纸制成课件,配上音乐,同时加上一些介绍我国民间剪纸的资料,让学生边欣赏边了解有关剪纸的民间艺术。2、让学生观察剪纸。说一说剪纸有什么特点,这些剪纸漂亮在什么地方。激发学生对于剪的兴趣。折纸的方法师生一起做。教师说,大家折,边折边交流,边评价。看一看折的方法对不对,折得好不。</p><p>3、有趣的剪纸教学目标:1、经历欣赏、折纸、剪纸活动的全过程。2、能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剪出一些简单的剪纸。3、在剪纸的活动中,欣赏对称图形的美,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建议:欣赏1、欣赏剪纸,课前师生搜集一些剪纸,互相欣赏。也可以把剪纸制成课件,配上音乐,同时加上一些介绍我国民间剪纸的资料,让学生边欣赏边了解有关剪纸的民间艺术。2、让学生观察剪纸。说一说剪纸有什么特点,这些剪纸漂亮在什么地方。激发学生对于剪的兴趣。折纸的方法师生一起做。教师说,大家折,边折边交流,边评价。看一看折的方法对不对,折得好不。</p><p>4、三、测量第1课时毫米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2122页例1【教材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而且对于即将学习的长度单位毫米,许多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所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是比较丰富的,教材编写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将它作为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一个重要依据。【学情分析】“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讲有厘米的认识作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因此在教学时,注意将所学的概念设计在学生熟悉或有趣的情境中,让学生去发现、探究、体验。【教学目。</p><p>5、有趣的剪纸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折纸、剪纸的活动,经历学习剪纸活动的全过程。2、能运用对称的知识剪出一些简单的剪纸。3、在剪纸的动手活动中,欣赏对称图形的美,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难点:学习剪纸活动的全过程能运用对称的知识剪出一些简单的剪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师生进行春节趣事的谈话,通过过年贴窗花引出剪纸。由谈过春节的趣事开始新课,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也能很自然引出剪纸。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师:春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大家说一说春节都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学生可能说到许多:如放。</p><p>6、分米的认识一.学习目标:通过自学课本21页,动手实践,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1、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2、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二.学习重难点: 1.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2.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三.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2、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四.学前准备:卷尺和测绳5. 学习时间:一课时六.学习过程:课前学案自学:一、自主学习1、我。</p><p>7、第3单元 测 量第4课时 练习课【教学目标】1、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理解已学过的长度单位中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2、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教学重难点】重 点: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难 点:能说出换算时的思考过程。【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教学步骤】一、复习旧知1、复习长度单位。(1)让学生说一说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2)提问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是什么。把这些长度单位按照从小到达的。</p><p>8、第4课时 千米的认识、换算和估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等于1000。</p><p>9、第课时 吨的认识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认识质量单位吨,感知1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质量单位间的关系,1吨=1000千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通过观察、猜想、推理、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吨的质量观念的形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