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

学会如何运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1、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让学生巩固长度单位及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一、本单元知识框架长度单位。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初步认识长度单元厘米和米。初步认识长度单元厘米和米。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Tag内容描述:<p>1、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一、口算。(20分)57+8= 36-8= 25+70= 68-50=42+6= 57-3= 7+80= 37-7= 80-60= 46-9= 15-9= 68+5=9+72= 32-5= 57-30= 71+9=46-9= 28+5= 6+35= 6+56= 7+8= 57-3= 48-20= 30+25=83-20= 9+27= 13-6= 89-8=24-6= 24+30= 54-7= 93-30=63-8= 41-8= 60-3=。</p><p>2、1.5 解决问题 确定长度单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类比、观察,学会如何运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身边的物体,进行想象、猜测、推想、对比等,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教学重、难点:1、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前面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长度和1米的长度吗?(学生用手比划。)教师口头出题,学。</p><p>3、二年级数学上册 1.1统一长度单位教案 新人教版教学内容:课本P1、2,例1教学目标: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教学准备: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谈话: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学。</p><p>4、1.6 拓展内容教学内容:拓展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巩固长度单位及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过程与方法:在引导学生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数学估计能力,求异的思想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2、初步建立长度观念。3、通过同学的合作,度量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方法:引导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看一看哪一位小。</p><p>5、长度单位一、本单元知识框架长度单位后续学习相关内容三上:认识毫米、分米、千米前续学习相关内容一上: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长度单元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认识线段会量、会画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的意识。三、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这一部分是。</p><p>6、长度单位一、本单元知识框架长度单位长度单位米厘米线段后续学习相关内容三上:认识毫米、分米、千米前续学习相关内容一上: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长度单元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认识线段会量、会画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的意识。三、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p><p>7、统一长度单位单元教材分析: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单元教学要求: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p><p>8、1.5 解决问题 确定长度单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类比、观察,学会如何运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身边的物体,进行想象、猜测、推想、对比等,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教学重、难点:1、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前面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长度和1米的长度吗?(学生用手比划。)教师口头出题,学。</p><p>9、第1单元 长度单位第4课时 解决问题【学习内容】:课本第7页【学习目标】:1、掌握合适的确定长度单位的方法;2、在确定长度单位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比较。【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学校升旗台上有一根高高的旗杆,你知道它有多长吗?二、学习新知1、现在我们知道旗杆的高度是13( )2、你认为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呢?为什么?3、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4、全班交流用尺量一量,13厘米只有一拃长,不可能。我1米多高,才到旗杆的底下。5、得出结论: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6、总结判读方法可以想像一下其中一个长度合不合理。</p>
标签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编号:4497613]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 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