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六章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1931年9月18日。日军迅即侵占...第六章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1937年8月。但实际上以日本所给...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本章练习与思考(一)单项选择题。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Tag内容描述:<p>1、第六章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1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A)市郊柳条湖爆破铁 路,制造借口向中国军队进攻。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迅即 侵占我国东北三省。 A、沈阳 B、长春 C、大连 D、旅顺 21932年1月28日,日军向上海闸北中国驻军进攻,中国爱国 将领蒋光鼐、蔡廷锴率领(A)奋起抵抗,发动了一二八淞沪抗战。 A、第十九军 B、第十九路军 C、第二十六路军 D、第二十五军 31933年5月,原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在(B)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 同盟军,并谋求同共产党合作。 A、绥远 B、张家口。</p><p>2、第六章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1937 年 8 月,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中共中央政治扩大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延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答:(D) 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取得第一个胜利的战役是( )。 A平型关 B台儿庄战役 C淞沪战役 D.忻口会战 答: (A) 31938 年,国民党战场李宗仁将军指挥的著名战役是( ) 。 A 淞沪战役 B. 忻口会战 C. 台儿庄战役 D南京保卫战 答:(C) 4. 中国共产党把抗日游击战争放在战略地位加以考察的根据是( ) 。 A.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持。</p><p>3、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一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明治维新 1968 进犯台湾 1874 甲午战争 1994 日 俄战争 1904 田中奏折 1927 九一八事变 1931 华 北事变 1935 七七事变 1937 二 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首先 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其次 违反国际公约的大轰炸 其三 悍然实行细菌战 化学战 对中国军民进。</p><p>4、第六第六讲讲 中中华华民族的抗日民族的抗日战战争争 1、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 )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一 二八事变 2. 抗战时期,日军在中国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是( )。 A.淞沪会战 B.豫湘桂战役 C.南昌战役 D.武汉会战 3.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的时间是( )。 A.1932 年 4 月 15 日 B.1935 年 8 月 1 日 C.1935 年 12 月 9 日 D.1937 年 7 月 8 日 4. 1945 年 4 月,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举行,中国解放区代表( )出席了会议。 A.董必武 B.林伯渠 C.。</p><p>5、暖春之旅(2008年5月6日10日),“两千年来,中国施之于日本者甚厚,有造于日本者至大,百年来日本报之于中国者极酷,为祸中国者独深。近代中国所遭受的创痛,虽然不能说全部来自于日本,但实际上以日本所给予的最多最巨。”郭廷以,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五节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第四节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第三节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第二节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第一节日本发动。</p><p>6、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本章练习与思考 (一)单项选择题: 11937 年 8 月,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中共中央政治扩大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延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取得第一个胜利的战役是: A平型关 B台儿庄战役 C淞沪战役 D.忻口会战 31938 年,国民党战场李宗仁将军指挥的著名战役是: A.淞沪战役 B. 忻口会战 C. 台儿庄战役 D南京保卫战 4. 中国共产党把抗日游击战争放在战略地位加以考察的根据是: A.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 B. 中国是一个处于进步时代的大而弱的国家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p><p>7、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 全国性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D)A.台儿庄战役 B.雁门关伏击战C.奇袭阳明堡机场 D.平型关大捷2.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政府采取的策略是(B)A.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 B.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C.军事打击和政。</p><p>8、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 一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1 背景 1 变中国为其殖民地 是日本的国策1868年明治维新后 日本逐步确立了以武力征服世界的方针 逐步形成大陆政策 台湾 朝鲜 满蒙 中国 亚洲 世界丰臣秀吉 海外雄飞。</p><p>9、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一)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1、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推行独霸亚洲“大陆政策”。2、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东京主持召开“东方会议”,会议制定了对华政策纲领,提出“满蒙”(东北)与日本利益相关,日本采取断然措施维护在满利益。3、1931,9,18(“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p><p>1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主要内容 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第三节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第二节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第五节抗日战争的胜。</p><p>11、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日本“东方会议”:1927 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召开“东方会 议” ,会议制定了对华政策纲领 ,声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 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2、九一八事变:1931 年日本在东北沈阳制造借口而发动。是日本 发动侵华战争的开始。日本进而野蛮地侵占了中国的东北三省。 3、华北事变:1935 年,日本在华北制造了一系列事端,向中国政 府提出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这一系列事件被称作“华北事 变” 。是进一步侵华的事变。 4、卢沟桥事变:1937 年 7 月 7 日,驻丰台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p><p>12、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课后练习 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 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第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 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 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第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 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正是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而取 得了新民。</p><p>13、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日本侵华背景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发展成为军国主义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进一步控制本国政权,对内镇压人民,对外。</p><p>14、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日本侵华背景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明治维新以后 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并逐渐发展成为军国主义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日本军国主义势力进一步控制本国政权 对内镇压人民 对外侵略扩。</p><p>15、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日本先后发动 制造的一系列侵华史实或事件: 1874年:进犯台湾 1894年:发动甲午战争并侵占台湾 1900年:日本加入八国联军侵华 1904年:日俄战争侵犯中国东北领土和主权 1914年出兵占德在华租借地青岛,控制 山东 1928年5月济南惨案,武力阻止中国统 一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一)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 1.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 1927年6月,时任日本首相的田中义一在 东京召开“东方会议”,抛出名为对华政策 纲领的侵略中国方针,公然将。</p><p>16、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主要内容,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两千年来,中国施之于日本者甚厚,有造于日本者至大,百年来日本报之于中国者极酷,为祸中国者独深。近代中国所遭受的创痛,虽然不能说全部来自于日本,但实际上以日本所给予的最多最巨。” 台湾历史学家郭廷以,1894年7月甲午战争,1900年7月日本加入八国联军侵华,1904年。</p><p>17、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第二节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第三节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第四节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第五节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一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二 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九 一八 事变 一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1927年 东方会议 制定了 对华政策纲要 田中奏折 惟欲征服。</p>
标签 >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编号:16193346]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 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