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论语六则

《论语》六则。学会对照注释翻译文言文。字_____ _。子曰。不亦说乎。《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论语〉六则》主要记录孔子教育思想方面的谈话。孔子十分重视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 ) 不亦说乎( ) 不愠( ) 三省( ) 罔( ) 殆( )。2.孔子。

第15课论语六则Tag内容描述:<p>1、论语六则学习目标1.背诵课文。2.积累文言字词,学会对照注释翻译文言文。3.总结孔子提出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并联系自身实际,学习致用。学法指导反复朗读,结合注释,读懂浅显文言文。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背诵,多积累。自主学习1.文学常识填空。(1)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_____,字_____ _,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2)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______________关于_____ _言行的记录。是_____家经典之一,也是我。</p><p>2、论语六则原文阅读(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四)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p>3、论语六则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东汉将其列为“七经”(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之一。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论语六则主要记录孔子教育思想方面的谈话。孔子十分重视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了这些语录,对于我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一定是大有裨益。1.学习古人端正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2.学习文言字词句的含义。3.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课文。2课时第一课时一、新。</p><p>4、论语六则检测题第一部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6分)论语( ) 不亦说乎( ) 不愠( ) 三省( ) 罔( ) 殆( ) 2填空: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 、_________。(5分)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7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实习: )(说: )人不知而不愠(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 )(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 )( 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 )(必: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 )(。</p><p>5、论语.六则一、填空题1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 关于 记录。它与 、 、合称为“四书”。2孔子,名 ,字 , (时) 家、 家、 家,儒家的 人。后世称其为“至圣”,后来的儒学大师孟子被称为 。二、课下注释:1词汇解释:子 时 习 说 朋(同门为朋,同志为友) 愠 君子 故 知 为 矣 乎 罔 殆 敏 好 耻 是以 默 识 厌 诲 哉 其善者 从 何以2句子翻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何有于我哉? 三人行三按要求默写。1孔子强调学习要经常复习的句子是 , ?2阐明要学思结合,要辩证地对待学思关系的句子 , 。3表明。</p><p>6、论语六则01 积累运用1字词积累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不亦说乎( ) (2)人不知而不愠( )(3)学而不思则罔(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5)思而不学则殆( )(6)不逾矩( )2词语积累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学而时习之( )(2)不亦说乎( )(3)人不知而不愠( )(4)温故而知新( )(5)可以为师矣( )( )(6)学而不思则罔( )(7)思而不学则殆(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9)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择其善者而从之( )(11)三十而立( )(12)四十而不惑( )(13)不逾矩( )( )3词语积累写出下列句子中的“而”的用法。(1)学而时习之 ( )(2)人不知而不愠 (。</p>
标签 > 第15课论语六则[编号:14865463]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 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