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新高考地理热点复习热力环流_第1页
2025届新高考地理热点复习热力环流_第2页
2025届新高考地理热点复习热力环流_第3页
2025届新高考地理热点复习热力环流_第4页
2025届新高考地理热点复习热力环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新高考地理热点复习热力环流一、课标解读课标解读课标: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本节内容:1.理解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2.学会应用热力环流原理对相关地理现象进行分析。素养解读:1.综合思维:依据材料或实例,综合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地理实践力: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生产、生活实例,知晓其蕴含的大气热力状况原理。考情分析考点2012~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合计

全国卷地方卷全国卷地方卷全国卷地方卷全国卷地方卷全国卷地方卷全国卷地方卷全国卷地方卷大气的组成、分层和受热过程04110000121028热力环流03000002010116风和等压线11010100020015二、基础知识互动解构O(地面)H(大气上界)S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即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所受到的重力。ABPO﹥PA﹥PB同一地点,越往高空气压越低;理论上,不受干扰下,同一水平各地气压相等;等压面与等高线平行。1.气压如图,底面积为S的气柱中: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受热冷却受热高空等压面近地等压面高空等压面近地等压面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热胀冷缩同一水平,空气分子不均。同一水平,空气分子由多流向少。冷热间空气环流:热力环流。同一水平,空气分子不匀,等压面弯曲变形。同一水平,冷热间形成相对的高压区和低压区。LLHHHL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2.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注意理解:①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②冷热是区域间相对的温度高低;③展图是瞬间的、是理论、是最简单的,而实际的大气环境是连续的、不间断的、是复杂的;④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恒:越往高空气压越低;⑤图示的高压、低压是相对同一水平气压(空气密度)状态比较而言的;⑥近地面受热区,近地面形成相对低压,高空形成相对高压;冷却区相反。近地面低压区,气流上升,易成云致雨,昼夜温差小;近地面高压区相反。⑦冷热不均必然导致等压面弯曲变形,且恒表现为:高压向高空弯曲,低压向近地面弯曲(“高高低低”)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据左图完成:(1)A、B、C、D四地气压的比较。(2)甲、乙两地近地面气温高低的判断。(3)示意完成甲乙两地间的大气运动。加深理解1C’D’T甲﹥T乙PB﹥PA﹥PC﹥PD下图为某区域某时刻海平面与相应6000m高空等压差图。若空气中水汽含量较丰富,此时甲、乙两地近地面的天气最有可能分别是(

)A.晴天阴雨天B.晴天晴天C.阴雨天晴天D.阴雨天阴雨天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加深理解2海平面各地等压线6000m高空等压差图甲差大乙差小6000m高空气压:甲﹤乙近地面气压:甲﹥乙甲高压乙低压A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加深理解3下图中①②③④四点间存在热力环流。据此完成下题。①②③④四点中(

)A.②比③气温低,气压高B.③位于近地面,④位于高空C.①处气体受热膨胀,气压低D.气流运动方向为③→④→①→②→③D常见的热力环流大尺度的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小尺度的热力环流形式图示海陆风影响: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调节气候(1)海陆风海风陆风湖陆风转换点:(2022年全国乙卷)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图3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9~11题。考查海陆风的判读10.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南方 D.西北方√12-14点,此时陆地升温最快,陆地形成低压。海洋升温更慢,形成高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此时最显著,形成海风。海陆风,属于小尺度的风12-14点近地面的风为东南风,此时吹海风,说明陆地位于海洋的西北方向。热力环流(2022年全国乙卷)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图3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9~11题。考查风向和气压场的关系√11.当日该市所处的气压场的特点是()A.北高南低,梯度大 B.北高南低,梯度小C.南高北低,梯度大 D.南高北低,梯度小气压场,属于大尺度的风海拔越高受近地面的海陆热力性质影响越小,受当地大尺度的盛行风影响越大图中高空1000米处,偏北风势力强,故当地气压场为北高南低。风力小,则反映气压梯度力小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在较大湖泊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下图示意位于洞庭湖东北部岳阳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3.该日,湖陆风有明显转变及对应的时刻是()A.陆风转湖风8:30~9:30B.陆风转湖风10:00~11:00

C.湖风转陆风12:00~13:00D.湖风转陆风13:00~14:004.与夏季相比,冬季()A.陆风转湖风提前

B.湖陆风转变均提前C.湖风转陆风提前D.湖陆风转变均推迟BC冬季昼长时间比夏季短,日出更迟,日落更早。白天刮湖风,晚上刮陆风,那么,湖风转陆风(日落时)提前,陆风转湖风(日出时)推迟。常见的热力环流大尺度的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小尺度的热力环流(2)山谷风山谷风影响:在山谷(盆地)常因夜间近地面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山谷多夜雨谷风山风常见的热力环流大尺度的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小尺度的热力环流(3)城市风城市风热岛环流影响:近地面风从郊区吹向城区,起净化城区空气作用;上空风从城区吹向郊区,起扩散污染作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热岛效应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注意:①

常见的热力环流中,海陆风、山谷风等的风向存在着昼夜的差异,而城市风的风向不存在这种差异(因为城市人多、车多、厂多,废热多,近地面城市气温不论白天晚上恒大于郊区)。②在地理环境中的热力环流,如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湖陆风、林裸风……的理解中,其水平气流运动方向变化的实质不在于白天还是晚上,而在于同一水平高度,不同下垫面环境下近地面的气温对比关系(热胀冷缩!)。③本质上还取决于太阳辐射的能量传递及下垫面的能量接收能力(比热容)。大气最简单的运动形式——热力环流,虽然,它的出现有背景条件,但是其形成原理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是故,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也就成了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反之,则形成山风。祁连气象站位于祁连山中段的山谷中,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下图示意2006年8月24日该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风速的变化。据此完成。(2)祁连气象站所处山谷段的大致走向及地形特征是A.南北走向,西高东低

B.东西走向,北高南低C.南北走向,东高西低

D.东西走向,南高北低(

)(1)祁连气象站所在地谷风的风向是(

)A.偏南风

B.偏东风

C.偏北风D.偏西风山谷风:夜山风,

昼谷风。祁连山山风:偏南风;谷风:偏北风。C南北山风:偏南风;谷风:偏北风。南山北谷(南高北低)D加深理解2材料一新疆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占入湖水总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水总量的60.45%,但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上午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材料二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1)根据材料,找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答案:冬季。冬季博斯腾湖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冬季湖面结冰,湖陆温差小;冬季太阳高度角小,昼长短,湖区获得的热量少,湖陆温差小;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解析:结合图示可直接判断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为冬季。结合冬季博斯腾湖与湖岸的温差及冬季风的影响分析原因。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2)概述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原因。答案:夏季,日出较冬季早,陆地升温时间早;太阳高度角较冬季大,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陆地升温快;湖泊水量较冬季大,湖面升温慢,所以陆风转湖风时间早。解析:结合夏半年陆、湖热力性质差异及温差转变分析原因。(3)试分析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答案:使湖风加强,陆风减弱。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晚上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解析:结合城市热岛效应判断影响并分析原因。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三、素养归纳热力环流的原理1.热力环流原理关键:①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②冷热是区域间相对的温度高低;③展图是瞬间的、是理论、是最简单的,而实际的大气环境是连续的、不间断的、是复杂的;④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恒:越往高空气压越低;⑤图示的高压、低压是相对同一水平气压(空气密度)状态比较而言的;⑥近地面受热区,近地面形成相对低压,高空形成相对高压;冷却区相反。近地面低压区,气流上升,易成云致雨,昼夜温差小;近地面高压区相反。⑦冷热不均必然导致等压面弯曲变形,且恒表现为:高压向高空弯曲,低压向近地面弯曲(“高高低低”)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关键在于从本质上理解:①

常见的热力环流中,海陆风、山谷风等的风向存在着昼夜的差异,而城市风的风向不存在这种差异(因为城市人多、车多、厂多,废热多,近地面城市气温不论白天晚上恒大于郊区)。②在地理环境中的热力环流,如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湖陆风、林裸风……的理解中,其水平气流运动方向变化的实质不在于白天还是晚上,而在于同一水平高度,不同下垫面环境下近地面的气温对比关系(热胀冷缩!)。③本质上还取决于太阳辐射的能量传递及下垫面的能量接收能力(比热容)。四、地

野地理视野气象要素——天气现象——降水现象——雪雪是水或冰在空中凝结再落下的自然现象,或指落下的雪花。雪是水在固态的一种形式。雪只会在零摄氏度以下温度及温带气旋的影响下才会出现,因此亚热带地区和热带地区下雪的机会较微。由于降落到地面上的雪花的大小、形状、以及积雪的疏密程度不同,雪是以雪融化后的水来度量的。降雪分为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四个等级。小雪:0.1~2.4毫米/天;中雪:2.5~4.9毫米/天;大雪:5.0~9.9毫米/天;暴雪:大于等于10毫米/天雪对农作物的作用雪具有很好保温效果;积雪还能为农作物储蓄水分;雪还能增强土壤肥力。地理视野气象要素——天气现象——降水现象——雪雪对人体健康的作用,经常用雪水洗澡,不仅能增强皮肤与身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而且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一般新雪的密度每立方厘米为0.05-0.10克。能吸收大量音波,能为减少噪音作出贡献。雪崩:当积雪内部的内聚力抗拒不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拉引时,便向下滑动,引起大量雪体崩塌,称做雪崩。它能摧毁大片森林,掩埋房舍、交通线路、通讯设施和车辆,甚至能堵截河流,发生临时性的涨水。同时,它还能引起山体滑坡、山崩和泥石流等可怕的自然现象。牧区雪灾:厚雪覆草,牲畜难食,常致掉膘,甚至大量死亡,是中国牧区常发生的一种畜牧气象灾害。本节思维导图五、典题领悟典题领悟(2020·山东日照期中)读气压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1.若四地形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A.O→P→M→N→OB.P→O→M→N→PC.M→N→P→O→MD.N→M→O→P→N解析:据图可知M、N位于近地面,且气压M地高于N地,则M地为大气低温下沉,N地为大气高温上升,O、P两地为高空,O地气压高于P地,则O为N的高空,P为M的高空,水平方向上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可知四地热力环流的流动方向:O-P-M-N-O。故选A。A2.冬季坐在教室门口的同学会觉得腿部受凉。下面热力环流图中能正确表示原因的是(

)典题领悟B解析:冬季坐在教室门口的同学会觉得腿部受凉,说明近地面的风从室外吹向室内,近地面室外气温低于室内,气压高于室内,故选B。(2020·黑龙江实验中学三模)布拉风是一种从山地或高原经过低矮隘道向温暖沿海地区倾落的地方性大气运动形式,它所经之处会带来严重灾害。下图为欧洲东南部局部简图。据此完成3~5题。典题领悟A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出现布拉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根据布拉风的定义可知,其多发地一侧为山地或高原,一侧为温暖的沿海地区,甲地位于黑海北侧沿岸,黑海较为温暖,气压较低,甲地北侧为山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冷空气发育,气压高,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冷空气沿北部山地向黑海一侧倾落,布拉风明显,故选A。4.该地区布拉风带来的主要灾害是(

)A.狂风、暴雨

B.冰冻、风灾C.干热风、旱灾

D.滑坡、泥石流(2020·黑龙江实验中学三模)布拉风是一种从山地或高原经过低矮隘道向温暖沿海地区倾落的地方性大气运动形式,它所经之处会带来严重灾害。下图为欧洲东南部局部简图。据此完成3~5题。典题领悟B解析: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发源于山地的冷空气向温暖的沿海地区倾落,会给所经地区带来大幅度降温(注意材料信息“低矮隘道”,其倾落的高差不是很大,焚风效应不明显),可能带来冰冻、风灾等灾害,故选B。5.下列时间段中易于布拉风形成的是(

)A.夏季的白天

B.夏季的夜晚C.冬季的白天

D.冬季的夜晚(2020·黑龙江实验中学三模)布拉风是一种从山地或高原经过低矮隘道向温暖沿海地区倾落的地方性大气运动形式,它所经之处会带来严重灾害。下图为欧洲东南部局部简图。据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