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下)历史 第八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单元评价_第1页
(中外历史纲要下)历史 第八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单元评价_第2页
(中外历史纲要下)历史 第八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单元评价_第3页
(中外历史纲要下)历史 第八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单元评价_第4页
(中外历史纲要下)历史 第八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单元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一、目录:

单元课标解读

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学情分析

单元学习目标

单元情境任务设计

单元课时安排(五课时)

课时教案

单元评价

二、具体内容

【单元课标解读】

1,2022年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

影响。

2、2020年课标解读: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面貌。学习要点有三个:一是认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二是认识冷

战的基本特征;三是冷战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重要内容包括:战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第

三世界国家的发展状况;冷战的发生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与瓦解过程,以及冷战中的典型事件所

表现出的冷战的基本特征;在冷战过程中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显现。

【单元教材分析】

1、本单元教材主要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发生了新变化。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迅速恢复了发

展生产力,并通过建立福利国家制度等方式,缩小贫富差距,维持社会稳定。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开

始改革尝试,但终因未能突破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束缚而失败,引发苏东剧变,社会主义遭受重大

挫折。从20世纪40年代起,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纷纷获得独立并不断发展壮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

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美国和苏联之间发生了冷战。它们按照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建立起两

大相互对立的政治、经济、军事集团,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逐渐形成。美苏冷战持续数十年,东西方关

系既有冷战的激烈对抗,也有相对缓和。在冷战过程中发生的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是冷战的

典型事件,第二次柏林危机以修筑柏林墙达到顶点,也以这道墙的出现画上了句号。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

美苏双方在不妥协的姿态背后,对危机的处理都十分谨慎,尽量避免危机升级,最后通过谈判使危机得以

解决。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两极格局不复存在。

本单元的难点包括:苏联解体的原因;冷战的基本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

第一,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解体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制约了苏

联的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这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苏联的历

次改革未能取得实质性发展,而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改革措施又严重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向,

且措施失当,造成社会思想混乱和政局动荡,这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第二,冷战的基本特征。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使冷战达到最高潮。美苏双方在强硬对抗的

同时,努力寻求妥协途径,避免危机升级冲突失控而引发战争。这两次危机以及初中已经学习过的第一次

柏林危机的解决方式,凸显了冷战的基本特征,即冷战双方在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特别是核武器竞赛的同

时,又具有使美苏两国之间始终避免兵戎相见的自我控制机制。总结冷战的基本特征,也可以更好的把握

冷战的含义,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在整体上维持了和平状态作出解释。

第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

的国家,它们建立并主导了战后国际秩序。美苏在世界范围内划分势力范围,建立了分别以它们为首的两

大集团,形成了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逐渐形成。在冷战过程中,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西欧、日本、

中国等地区和国家逐渐发展为重要的国际力量,发展中国家也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切

对两极格局造成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显现。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

级大国,但受到多种国际力量的制约。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冷战中出现的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教师在讲述冷战发生的问题上,需要注意:“雅尔塔体系”并不是冷战,也不是两极格局。冷战是在“雅

尔塔体系,,具体运作的过程中出现的,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也是一个过程。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是在两极

格局下出现的。

本单元教材体例

(I)设计导语激发兴趣,引出重点;

(2)设计插图增强感染力;

(3)设计正文宋体内容明确基本知识;

(4)设计正文楷体内容补充说明;

(5)设计相关史事教会学生提炼有效信息;

(6)设计“学思之窗”栏目,引起探究兴趣,激发学生思考;

(7)设计“史料阅读”培养学生研读材料的能力,活学活用;

(8)设计“探究与拓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9)设计“学习拓展”,扩大学生知识面。

【学生学情分析】

由于初中历史采取开卷考的形式,导致很多学生对于历史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历史基础比较薄弱。高

-学生整体积极性较高,学习能力较强。教材重点突出冷战背景下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现象,但这

段历史对学生来说很遥远,很多学生都不太了解,所以教师通过具体的三次柏林事件进行分析,以小见大,

从柏林危机看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构建多视角、多类型、多层次课程体系,将教、学、评有机结合,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学生对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第三次科技革命等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学生对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

家的发展变化,只关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而缺乏对资本主义整体的生产关系、

阶级关系、社会关系等的理解,对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缺乏辩证认识。教学过程中需要搭建生动形象的历史

情境,引导学生在唯物史观的引领下,解决关键问题,能够对历史问题有多角度的解释,在比较中认识历

史的本质,理解历史发展的特点,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单元学习目标】

1: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

2:了解世界各极力量新变化,认识各自成就与问题;

3:探究冷战与格局变化之间关系,认识战后总特征。

【单元情境任务设计】

情景L展示美苏英法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示意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及其首都柏林被美苏英法分区

占领,后来美英法的占领区合并为西占区。1948年6月,柏林西占区单独实行币制改革,引发苏联不满。

苏联封锁了西柏林与外界的水都交通,切断了对西柏林的电、煤、食品的供应。美国通过“空中走廊”向西柏

林的居民提供了生活必需品。这是美苏在冷战中的第一次严重对峙,即第一次柏林危机。德国的分裂已不

再避免。

情景2:展示美国民众欢庆定量配给制图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保证战争的胜利,美国等国实行食

品供应配给制度,保证民众的基本需求。随着二战的结束,国家政策进行调整,定量配给制度被取消。

情景3:展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示意图。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从一国扩展到多国,

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8个东欧国家和中国、蒙古等4个亚洲国家在内的社会主

义阵营,成为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伟大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这些国家经历了快速发展与艰难曲

折的改革。

情景4:展示被英国殖民者当局抓到拘留营里的肯尼亚的所谓“嫌疑犯”图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

运动空前高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肯尼亚人民组成游击队,开展反抗英国殖民者的武装斗争。殖民当局

采取军事镇压手段,杀害了大量的游击队和所谓的“嫌疑犯”。1963年肯尼亚终于获得独立。

【单元课时安排】

5课时

第I课时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第2课时: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第3课时: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第4课时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第5课时第8单元单元复习

【课时教案】

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一、课前须知须备

【课程课标要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发生的各种新变化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了解冷战及其基本特征,理解冷战

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关系。

【核心素养明示】

1.唯物史观:通过三次柏林危机的史实看冷战的缘起、美苏争霸与世界格局的变化,时空结合,构建近代国

际格局的演变框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

引导学生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去分析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

运动的兴起对两极格局的冲击,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认识到生产力发展变化是国际政治格

局演变的根本原因,认识到国家实力和国家利益在国际格局演变中的重要地位。

2.时空观念:通过观察地图,认识“冷战”的时间范围是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空间

范围是在全球范围内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为主,方式是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3.史料实证:通过阅读史料,解读探究战后美苏“冷战”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

同时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4.历史解释:通过阅读教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学会解释“冷战”、“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含义,

认识到生产力发展变化是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的根本原因,认识到国家实力和国家利益在国际格局演变中的

重要地位。

5.家国情怀:美苏“冷战”威胁了人类安全与和平,造成世界局势的局部紧张,但同时也推进「世界的整体进

步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的不断发展,引导学生关注当今的国际关系,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

识。

【教材信息说明】

本课共有三个子目:第一子目“冷战与两极格局”时间段是1945—1955年,主要讲述了冷战的概念,冷

战发生的原因以及在冷战过程中形成两极格局的史实。第二子目”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时间段是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主要讲述了冷战中两次较大的危机和多极力量的成长,阐述在两极格

局中出现了多极化趋势。第三子目”两极格局的瓦解”时间段是1979—1991年,主要讲述了冷战双方从再次

激烈争夺到缓和的过程,以及两极格局的瓦解。三个子目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围绕冷战的发生、发展、终

结,结合国际格局在冷战进程中的演变,说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的第一课。本专题讲的是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即二战后世界的新变化。本课集中讲述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新

兴民族国家兴起对冷战背景下的国际格局所产生的影响。从世界发展史的角度看,冷战史是世界现代史的

重要内容,它影响了冷战时期各国的内政和外交,影响了当时国际局势的演变,甚至对当今国际局势也产

生了重要影响。

【重难难点确定】

重点:冷战爆发的原因和影响;多极力量的成长对两极格局的影响。

难点:冷战的发生、发展与国际格局变化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式指导】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等

【相关准备提醒】《中外历史纲要》下地图册

二、常规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二战期间,美苏英领导人在雅尔塔会议间亲密交谈。

通过介绍美英苏三国领导人为协调二战作战,在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多次举行会晤。在几次会议

上,三国首脑就联合国的建立、处置德国等问题最终达成了一系列协议。根据协定,德国被英法美苏四国

分区占领。柏林作为德国的首都,虽然地处苏联管制区内,但也被四国分别占领。由于这些协议是以雅尔

塔会议为中心确定的,其内容和具体实施构成了战后世界格局,因此雅尔塔体系结束了欧洲国家作为世界

中心的国际格局,为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由此把握本课的主题是“国际格局的演变

【精彩教学】

出示材料:

饱受战争之苦的西欧,满目疮痍。……西欧其它国家也出现了经济崩溃的迹象。法国居民每日口粮只

有6盎司,德国的英美双占区的工厂3/4关闭,物价飞涨。……只有美国和苏联尚有余力雄踞于当世。

——《世界史•现代史编》

设问:从材料可以看出二战后西欧经济状况如何?“只有美国和苏联尚有余力雄踞于当世“,美国和苏联

的实力如何?

出示材料:二战后美苏两国在军事、经济、政治上实力对比表格。

通过史料分析,可以看出二战后西欧衰落。通过设问“只有美国和苏联尚有余力雄踞于当世''美国和苏联

的实力如何,过渡到美苏二战后实力对比材料解读。通过表格对比法,学生清晰明确地分析出美苏战后实

力势均力敌。

出示材料: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强大。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

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1946年杜鲁门

设问:战后美国实力膨胀,它的战略意图是什么?

出示材料:

这次战争与以往不同,无论是谁占领一块领土,他都会在所掌握的范围内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带到那里

强制推行。——米洛万•德吉拉斯《与斯大林谈话录》

设问:战后苏联相对强势,它的战略意图是什么?

出示材料:美国应该明白,苏联为……扩张共产主义控制的领土,并削弱潜在的资本主义对手,随时

都有可能发动战争。——杜鲁门《美国与苏联的关系》

出示材料: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和平是不会有的。苏联人民必须对战争有所准

备。——1946年斯大林

设问:二战后美苏的发展战略不一致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史料研读、层层设问、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关信息,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和史料实

证素养。通过分析美苏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不同,导致二战后美国意图称霸世界,苏联意

图扩张势力范围,由此引起二战后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紧扣主题“国际格局的演变

过渡:1946年,一道因社会制度不同而造成意识形态不同的无形的铁幕在欧洲大陆落了下来。丘吉尔

铁幕演说的主要内容符合美国在战后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战略需要,因此丘吉尔铁幕演说也成为冷战开

始的信号。

设问:什么是冷战?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解释冷战概念。让学生把注意力回归教材,并且以教材为载体锻炼学生

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名词解释过程中教师抓住“非战非和”“对峙与竞争”等词进行分析,为分析冷战特征奠定

基础。

二、争霸一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找出冷战的表现,完成表格。

美国苏联

政治杜鲁门主义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马歇尔计划成立经互会

军事北约华约

地缘政治联邦德国民主德国

利用表格归纳,体现美苏在冷战过程中“非战非和”“对峙与竞争”的争霸形式。但是学生要理解地缘政

治上的对抗就比较难,教师通过地缘政治概念的解释,且结合地图和文字材料,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

出示材料: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的局势,所有国家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一种是“自由国家”,

一种是“极权政权”。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杜鲁门,1947年3月12

日,《在美国国会特别联席会议上的演说》

设问:“自由国家、极权主义''分别指的是什么?

通过分析杜鲁门的演说可以看出,杜鲁门的意识形态味道十分浓烈。因此杜鲁门主义也成为冷战开始

的标志。

出示材料: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

上复兴道路。——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出示材料:从1948年到1952年,美国共拨款131.5亿美元。……欧洲的国民总产值……在马歇尔计划

不到4年的援助时间内增加了25%,比它的战前水平增加了15%o

一金海:《从马歇尔计划看战后初期美国对欧政策的演变》

出示材料:“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丘吉尔评论马歇尔计划

设问:马歇尔计划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援助西欧吗?

出示材料:

我们每接受一笔贷款,我们的独立便减少一分。——法国政治家乔治・皮杜尔

通过分析马歇尔计划的内容和影响,揭示马歇尔计划实施的目的是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控制西欧

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遏制苏联。

教师介绍第一次柏林危机史实: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与美英法在处理德国问题上的分歧也就

越来越大。1948年2月,美英法三个国家计划将占领区合并在一起,准备发行货币重建政权。这种做法引

起了苏联的强烈抗议。苏联于6月24日,下令封锁西柏林,美国也立即对苏战区实行反封锁,第一次柏

林危机就这样爆发了。最终,由于双方都不愿诉诸武力,经过谈判,达成了妥协。

教师介绍第二次柏林危机史实:1949年5月12B,苏联宣布解除对柏林的封锁,延续四百六十二天的

柏林危机结束。1949年9月,美、英、法占领区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所以

说柏林危机时冷战的产物,而东西德的建立也反映了美苏意识形态不同的问题,因此第一次柏林危机标志

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那么冷战何时最终形成?

出示材料:“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

击。……每一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协助被攻击之一国或数国以恢复并维持

北大西洋区域之安全。”——《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

出示材料:“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进攻,每一缔约国应……以

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华沙条约》第四条

学生通过解释北约和华约内容,分析出美国和苏联双方互相敌对,慢慢的就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

战对峙,两极格局最终固定了下来。

教师介绍第三次柏林危机史实:从1949年到1961年,大约有269万东德人通过东、西柏林的81个通

道纷纷逃向西部,占当时东德人口的1/6。但随着冷战紧张气氛的加剧,为防范来自西方的干扰和破坏,阻

止东德技术人才和劳动力外流。1961年8月13日凌晨,2万多东德士兵仅用了6个小时,在分界线上建筑

了隔离设施,总长达154公里,通称“柏林墙”。据统计,从1961年到1989年,在柏林墙存在的长达28年

03个月的时间里,其中有5043人成功逃到了西柏林,而3221人遭到逮捕,239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有形的柏林墙把希望统一的一个民族分割成了两半,造成无数家庭妻离子散,骨肉分离,而冷战这堵无形

的墙还在继续。

过渡:半个世纪的“冷战”期间,虽然美苏没有直接爆发全球规模的战争,但“冷战”阴云笼罩下的世界,

对抗与局部“热战”仍在不断发生……

出示图片:古巴导弹危机

设问:为什么美苏双方不敢爆发战争,行为谨慎?

通过观察图片古巴导弹危机图片中肯尼迪和赫鲁晓夫掰手腕的细节,从细节和设问入手,加深学生对

美苏妥协与退让行为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对典型事件的分析进一步理解冷战的基本特征。

合作学习:据阅读教材P113内容,找出冷战时美苏关系缓和的实例。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冷战的特

点。

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分析出冷战的特征是非战非和的对峙与竞争状态、缓和与紧张相交替、有强烈的

意识形态色彩。

设问:冷战下的世界还有哪些新势力在发展?这些国际力量的崛起会给两极格局带来怎样的冲击?

通过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可知,在美苏争霸的同时,西欧、日本、中国及第三世界等国逐渐崛起,促

进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紧扣主题“国际格局的演变”。

教师活动:根据下面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共体成立的原因,并指出其发展的概况。

材料谋求统一是欧洲政治家长期的愿望。欧洲国家有共同的地域、文化传统和价值观,语言上也有

相通性。冷战背景下,欧洲和苏联格格不入,同时又受到美国的控制,为了摆脱这种局面,欧洲各国决心

走向联合。同时,西欧各国普遍较小,为了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各国必须扩大市场,打破阻碍经济

发展的桎梏,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

1951年,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六国决定把各自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管理

之下,建立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六国又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67年,三个机构

正式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共同体在很多经济领域已经赶上或超过美国,欧

洲不愿意像过去一样受美国的控制,开始积极为提高自己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而努力。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

思想基础:谋求统一是欧洲政治家长期的愿望;心理认同:共同的地域、文化传统和价值观,语言的

相通性;现实原因:美苏在欧洲的冷战,促使欧洲各国联合以保障安全;经济原因:扩大市场,促进经济

发展;文化原因:现代科技的发展;可能性:法德和解。

发展概况:

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1年

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共同体(1967)

1957年

比利时•布鲁塞尔

1957年

教师活动:根据下面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经济“起飞”的原因。

材料1955年以后,日本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此前后,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爆发,美军的大批

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60年代末,日本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

第二号经济大国。80年代以后,日本加大了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力度,推动经济稳步增长。随着经济实力的

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希望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影响。

学生活动:出于冷战的需要,美国实施扶持H本的政策;美国的军事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日

本政府制定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日本政府重视发展高科技产业。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指出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的原因与表现。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回答。

原因: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

表现: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以及中苏关系的破裂。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20世纪60-70年代,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不可

忽视的政治力量。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回答。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67年,氢弹研制成功;1970

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2年,中日建交。

教师活动:根据下面的材料并结合教材,指出第三世界兴起的标志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一第三世界是指不属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的、经济不发达的亚非拉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

家。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一概念被广泛使用。第三世界的崛起是20世纪最伟大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它的

崛起发端于万隆会议,以不结盟运动为里程碑,以越来越深入参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为其作用的

体现。——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材料二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体现在:在政治方面,大批新兴独立国家进入联合国,改变成

员国结构,成为第三世界国家的重要讲坛。在经济方面,推动联合国促进国际贸易、加速发展中国家的经

济发展,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在国际秩序方面,倡导南南合作、南北对话,努力打破超级大国垄断

国际事务的不正常局面,争取发言权。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回答。

标志:万隆会议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的重

要标志。

影响:积极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总结:随着西欧、日本和中国的发展,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两大阵营出现分化与瓦解。西欧、日

本、中国、第三世界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国际关系的这些变化,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了

有力的冲击,多极化趋势逐渐显现。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

1.美苏关系的演变

教师: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概括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系演变的特点。

学生:阅读、提炼、归纳.

从美苏关系演变的过程看,体现了从激烈的冷战对抗走向缓和;从对抗的手段看,美苏优势明显;从

缓和的重要表现看,体现了苏联的退让和妥协以及全球全面战略收缩。

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教师:根据教材和下面的材料,分析东欧剧变的原因。

这些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虽然很突然,但都是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

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

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

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

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摘自《世界知识》杂志

学生:东欧国家照搬苏联模式,激化矛盾,引发危机;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实行政治多元化;

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

教师:根据教材和下面材料,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影响。

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使苏联改革

走进了误区。

1990年,苏联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潜伏己久的民族矛盾爆发,民

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据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

原因:国内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社会失控,民族分裂愈演愈烈。

影响:两极格局崩溃,冷战结束,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总结:两极格局的瓦解实际上是两极格局的力量对比并不均衡,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造成的。

冷战客观上使世界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时两极格局中也出现了世界多

极化趋势。

【本课小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由于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冲突对立,从战时盟友变成了冷战对手,

并开始了近半个世纪的胶着对抗。冷战主导了战后国际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制约着各主要国家的外交战

略和政策,形成了各国独特的政治文化与国家结构。冷战的发生和发展也促成了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多极力

量的成长,为国际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趋势演变奠定了基础。这段掺杂着悲伤与痛苦的历史,并未随着柏

林墙的倒塌或者克里姆林宫红旗的降下而彻底结束。今天,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仍然需要思考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责任担当。

【板书设计】

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一、缘起——冷战与两极格局

1.冷战的背景

2.争霸——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3.冷战的表现

二、多极力量的成长

三、两极格局瓦解

1.冷战的结束

2.多极化加强趋势

【核心总结】

美苏冷战是“战后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的主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关系演变的缘由和起点。美苏争

锋是两国国家战略、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和国家力量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美苏之间以欧洲为中心,在

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全方位的对抗,无所不用其极,可以说是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

一次又一次紧张,但同时,军备竞赛的不断升级,导致双方力量达成了一种恐怖下相互制衡,谁也不敢轻

举妄动,都建立了自我控制机制,客观上使世界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展。随

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体系的瓦解,新兴力量逐渐兴起和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不

断发展。

第十九课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一、课前须知须备

【课程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核心素养明示】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的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

主义国家社会结构和社会运动的主要表现,加深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理解,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

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通过《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所处的特

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干

预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的主要举措及变化,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曲折历程

及发展趋势,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新发展的主要内容,理解其产生的背景及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发

生的新变化。

【教材信息说明】

本课共有四个子目:第一子目“国家的宏观调控”,主要讲述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原因

和手段。第二子目“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第三子目“社会结构的新变化”,主要讲述了战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对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动。第四子目“福利国家与社会运

动”,主要讲述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调整分配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运动频发的社会现状。四

个子目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同时揭示出各国均没有彻底解决其固有的基本矛盾,而

快速发展则进一步加大了社会不平等。

本课属于教育部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本单元意在阐述20世纪下半期的历史发展

主流与大趋势,共有四课内容,分别是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社会主义国家的

发展与变化、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20世纪下半叶,整个世界发生了巨大而又深刻的、

带有本质性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上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都在积极地进行自我调节和改革。亚非等地的殖民国家也在促进本国的独立和发展,推动r战后世界殖民

体系的崩溃。多方势力的发展促进了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新变化。四课内容整体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与第三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呈并列关系,共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

课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社会结构的新变化、“福利国家''和社会运动四个子目,讲述了

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概况,展示了资本主义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成就与问题。资本主义国家顺应社会

发展的需要,出现了一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层面的新变化,经济在高科技推动下迅速发展,社会矛盾有所

缓和,说明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一定的自我调节机制,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重难疑点确认】

重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难点:理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教学方式指导】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等

【相关准备提醒】《中外历史纲要》下地图册

二、常规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生产关系的调整

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是一个国家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经济职能。它是国

家在经济运行中,为了促进市场发育、规范市场运行,对社会经济总体的调节与控制。

1.时代背景:

(1)1929年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弊病。

由于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经济繁荣并没有带来共同富裕,而是加大了

贫富差距;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具有盲目性,容易引发过剩危机对地产和股票的投机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

稳定性;

20世纪前期的危机打碎了资本主义长期以来对自身的乐观自信,基于古典自由主义的国家“不干预''经

济的政策在危机面前基本失效,资本主义不得不加强自我认识,以寻求破解危机的出路。战后资本主义对

自身认识的不断深化为资本主义继续改革和调整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基础,资本主义的统治也不断适用基于

深刻的自我认识而提出的经济和政治理论。——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2)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

“新政”缓和了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美国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同1933年相比,1934

年美国的工业产量增加了4%,1935年增加了14%,到1936年底,工业总产量超过了危机前的年平均数,

农业方面较之危机年代也有重大的进展。"新政''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同时,也注意改善工人,农民和小资

产阶级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新政”还打击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和极端主义组织,起了

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的作用。罗斯福“新政”作为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首次实验,无论是短期和

长期影响都是相当深刻的。

“新政”的实践也推动了凯恩斯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的系统化和完整化。民主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规模

试验取得成功和“凯恩斯理论”的完善,为二次大战以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

“起飞”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23页

⑶二战的教训,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冲击与影响

1929年经济危机也造成了西方世界再度分裂,在解决危机过程中,美英法等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根基

比较牢固的国家,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新政”改革,使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获得新生,而具有

军国主义传统、资本主义民主基础薄弱的德国和11本则建立起法西斯专政,并最终发动了二战。

就在西方世界遭遇经济危机的时候,新生国家苏联却是风景那边独好。从1928年到1932年,也就是西方

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的那几年,苏联实施了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从农业国一跃成为工业国,整个社会一

派欣欣向荣。苏联五年建设计划的成功引起了西方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大国崛起》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直接管理经济的模式对加速工业化、集中人力物力战胜法西

斯都发挥了巨大作用。从罗斯福新政可以看到,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有利于缓和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

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4)第三次新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20世纪中期以后,科技开发与研究日益社会化。一些科技项目的开发和研究,往往需要跨学科、跨部

门的协同配合;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更是投资巨大、回报率低,私人垄断资本要么无能为力,要么

不愿进行投资建设。

(5)经济理论:战后凯恩斯主义的盛行

“宏观调控''一词首先是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的,其含义为:政府运用政策、法规、计划等

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调节和干预,以摆脱危机,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

康发展。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引入计划因素是调控的鲜明特征,计划

的有效性受到了广泛重视。

宏观调控,以国家干预为核心,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是一个国家政府特别是

中央政府的经济职能。它是国家在经济运行中,为了促进市场发育、规范市场运行,对社会经济总体的调

节与控制。

当商品供给大于需求时,政府就应当通过举办公共工程、降低利利率等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当需求

大于供给时,就采取相反的措施。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这是对传统资本主

义经济理论的一次革命。——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2.主要措施:

(1)国内调整:国家干预经济增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

发展;利用信贷、利益、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

联邦德国经济部长艾哈德实施“社会市场经济“,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保护自由竞争。艾哈德认为必须通过竞争发挥个人和企业的作用;国家的干预主要是采取符合市场规

律的手段,通过货币、信贷、财政、税收和外贸政策进行总体调节。……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以维护社会稳

定,实现公平。——王斯德《世界通史: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日本政府为经济开发提供了各种计划和情报等服务。1956年日本政府制定《经济自立五年计划》,1960

年池田勇人内阁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0年6月24日,日本政府发表《贸易汇兑自由化计划大纲》。

——王斯德、钱洪《世界当代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些国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的调整,

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

(2)国际协调:国际经济秩序从无序到有序——三大国际经济组织

在20世纪之前,虽然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地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他们之间也采取了一些相互协调关系地

做法,但基本是权宜之计。直到20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无序竞争,最终引发了两次

损失惨重地世界大战,才使各主要领导人认识到战后必须建立国际协调与国际干预地机制,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表现是在经济上成立三大国际经济组织,成为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支柱。

1945年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战后协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总部设在华盛

顿。运行机制是“双挂钩一固定“,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帮助维持黄金与美元基本固

定的汇率,由此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6年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

1947年10月,23个国家政府缔结多边国际贸易协定,1948年开始临时运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其主要职能是为了促进国际贸易而逐渐降低各国关税。1995年被世界贸易组织取代。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被公认为调整当代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但它们存在的共同问题是美国在其中有特殊地位,国际贸易和国际金汇兑本位货币制度对美国的依赖,势

必产生许多矛盾,严重地限制和削弱了它们的作用。然而,尽管如此,这三大支柱的出现标志着战后世界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开始,反映了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作为世界性的国际贸易组织,它所制定的一系列多边贸易规则已成为各缔约国所普遍接受的共同准则,

保证了进行国际贸易相对自由、透明及其稳定性,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和发展。据统计,自关贸

总协定成立以来,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王东京、王志《关贸总协定知识读本》

【历史纵横】战后国际经济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战后协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华

盛顿。成立时的运行机制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帮助维持黄金与美元基本固定的汇

率,由此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这两个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成员国的认缴,美

国因认缴资金最多而获得最大投票权。1976年,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从1948

年开始临时运行,1995年被世界贸易组织取代。

(3)评价

积极: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消极: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造成财政赤字加大。国家对私人企业管制过严,降低了企业的活力。

【能力提升】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区别

形成方式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通过殖民扩张和殖民侵略的方式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通过

会议协商的方式确立。

金融中心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欧洲为中心,世界金融中心在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

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世界金融中心由英国转移到美国。

组织形式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

济缺乏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则向着制度化和体系化的方向发展。

3.表现阶段: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达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

20世纪50年代初,世界大部分国家都通过了不同方式完成了经济恢复,在此基础上,整个世界迎来了

20年左右的高度繁荣。在这一时期,整个世界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在这个高速增

长的过程中,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时期被称为它们的“黄金时代

凯恩斯也被称为“战后经济繁荣之父

(2)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停滞或衰退、大量失业和严重

通货膨胀以及物价持续上涨同时发生的情况。西方经济学家把这种经济现象称为滞胀。

因为70年代的经济危机出现除了外部因素外,在国内中央银行却发了太多的货币对抗经济衰退,通货

膨胀率高,钱不值钱。由此,凯恩斯主义失灵,他又获得了“经济滞胀之母”的称号。

从根本上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经济滞胀,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仍然是资本

主义基本矛盾的反映,是经济危机周期性规律的特殊体现。毫无疑问,滞胀这个出现于战后的西方经济病

的形式,将会长期困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恰如周期性规律的作用一样。

1973年危机以后,如果继续按照凯恩斯的办法去扩大社会需求,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减少失业,就势

必会加剧通货膨胀,造成严重的物价上涨,削弱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如果反过来实行缓和通

货膨胀和控制物价上涨的紧缩政策,又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增加失业人数,甚至会加速触发新的经济危

机。面对这种病症,钿恩斯主义一筹莫展。——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措施:各国再次实行调整,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撒切尔夫人是在英国经济地位江河日下的情况下上台组阁的。她主张放弃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奉行

的扩大政府开支、搞福利,以刺激需求的凯恩斯主义政策。她根据货币主义理论,采取紧缩公共开支,控

制货币供应量,把控制通货膨胀放在政策的首位,借此医治“英国病”,重振英国经济。为此,自1979年5

月入主唐宁街10号之后,这位英国女首相便对英国的社会经济政策进行了“激烈的改革”。她的经济政策,

被人们冠以“撒切尔主义她的经济改革政策主要包括:货币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

革福利制度,限制工会权力等。

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经济处于颓势,英镑不断贬值,政局不稳。1979年5月,撒切尔夫人就任首

相。她一改以往的凯恩斯主义政策,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控制通货膨胀,重振英国经济。她的经济政

策,被人们称为“撒切尔主义通过改革,英国通货膨胀率1988年降至4%。1987年度起,英国的财政由

赤字转为盈余。——摘编自黄安年《评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

里根在1981年2月18日晚发表的国情讲话提出了长达300页的“经济复兴计划”。这个计划概括地说,

就是“三砍一稳",即大砍联邦预算开支,大砍个人和企业的税率,大砍政府下达给企业的各种规章、条例,

以及制定一项稳定的货币政策。就这个计划本身而言,它标志着里根政府同罗斯福新政以来历届政府的经

济思想和政策实行决裂。从30年代初期罗斯福新政开始,美国历届政府都以凯恩斯学说为圭臬,执行大政

府、高税收、大开支的政府干经济政策。而里根政府则以70年代兴起的供应学派理论为指南,与凯恩斯

学说背道而驰,说要实行小政府、小税收、小开支的经济政策。里根强调,他将依靠“自由企业”的积极性,

来打破15年来美国经济的停滞局面,恢复美国经济的增长能力。这是美国官方文件中第一次提到它奉行供

应学派的理论。这个在经济学界信徒不多的理论,不仅11益得势,而且成了官方政策的依据。里根的复兴

经济计划有四根支柱,这就是减税,减少政府开支、减少规章约束、节制通货流量。它兼采供应学派和货

币学派的精髓,被人们为里根经济学

20世纪70-90年代,是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全盛时期。新自由主义信奉“市场万能论”,力推自由市场经济,

解除政府对市场的调控和监管;削减社会福利;实行“大市场”和“小政府”。当新自由主义处在高峰期的时候,

从2007年夏季开始,西方许多国家先后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这是一次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系统性危机。

这一切有力地证明,自由市场配置资源不仅没有达到最有效率的状态,而且相反,出现了西方经济学家所

说的“市场失灵”,即市场配置资源无效率。——吴易风《西方经济学中的新自由主义》

【概念解释】经济滞胀

滞胀即停滞膨胀,又称为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用以概括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同时

存在现象时的专门术语。长期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一般表现为:物价上涨时期经济繁荣、失业率较低

或下降,而经济衰退或萧条时期的特点则是物价下跌。西方经济学家据此认为,失业和通货膨胀不可能呈

同方向发生。

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分析,虽然危机重重,但不可能倒退到彻底否定国家干预和调节作用的

自由发展时代。问题只有一个,即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势下,怎样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系统的适

应性,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前发展。从当代资本主义就是垄断资本主义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一点来

分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一样尚未行将灭亡,发展仍是个现实问题。

——摘编自吴于罐、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下卷》

4.评价

积极方面:

①它突破了私人垄断的局限性,使生产、技术改造以及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社会化,从而可以在更大程

度上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它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使资本主义市场问题得到缓解,从而在一定时期内减轻

经济危机的危害,促进生产的发展。

消极方面: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会使矛盾进一步加剧。②20

世纪70年代,出现“滞胀”现象,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各国再次实行调整,适当减少政府

对经济的干预。

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革命是在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关于制造和操作的系统知识的社会性根本性的变革。它的发生

有科技自身的内在动因,也有社会的因素。

1.直接背景

(1)20世纪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问世,为技术

革命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支持。

科学技术发展得益于科学理论取得了重大突破。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在物质观、

时空观、运动观和方法论方面改变了牛顿力学体系,从而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从宏观世界引向微观世界。

30年代原子物理学的迅速发展揭开了核裂变的奥秘,使人工利用原子能成为可能。

20世纪物理学上的新发现从根本上动摇了经典物理学大厦,称为经典物理学的两朵乌云,第一朵乌云是

“以太”学说,第二朵乌云是“紫外灾难这些无法用经典物理学解释的新发现,使经典物理学陷入了危机,

进而引发了现代物理学革命。

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理论,1905年爱因斯坦的论文介绍了其狭义相对论。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

的一系列论文中给出了广义相对论最初的形式。

量子论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1900年普朗克为了克服经典理论解释黑体辐射规律的困难,

引入了能量子概念,为量子理论奠定了基石。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提出给物理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们共同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另外,二战后初期形成的“三论”即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随着科技的发展,

各个科学研究领域的分支日益细化,但与此同时,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现象越来越明显。适应这一趋势,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这三门边缘学科几乎同时产生。它们的出现对科学技术和思维的发展起到了巨大

的推动作用,为现代多门新学科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战后开始的科技革命,就其本来的意义上来说,主要是一场技术革命,但是这场技术革命同科学革命

紧密结合,不仅起源于第二次科学革命的成果(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及战后初期形成的控制论、信息论、

系统论,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同科学革命互相依赖,互相促进,两者交织着向前发展。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⑵两次世界大战促进了科技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冷战”以及和平条件下的激烈国际竞争,成为新的科学技术发展的强有力的刺激移速和

巨大杠杆;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各国政府有组织的大规模投入和有计划的开发,为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创

造了条件。所有这些,促成了规模空前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或称新技术革命的到来。

1939年8月2日,爱因斯坦致信罗斯福总统,建议试制原子弹。1941年12月美国政府作出制造

原子弹的决定。为了实施“曼哈顿工程”计划,美国政府动员了50万人力,投资22亿美元,耗费了全国电

力生产的1/3,才保证了试制成功。

2.主要内容:原子能的开发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

新材料的出现,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等。

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以核能、太阳能技术为标志的新能源技术,以及以半导体为代表的

新材料技术等三大主要技术,还出现了综合多种学科技术成就的航天条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激光与纳米

技术等。此外,在传统科技领域也有新的发展,例如农业领域的杂交理论和技术、基因工程,海洋工程,

以及各种医疗系技术。

3.影响:这些科技成果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思维拓展】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的特点:

第一,出现的新技术,不是单一的技术,而是技术群。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

用为主要标志,涉及诸多领域。第二,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第三,科学技术的各个领

域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第四,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新技术的出现和传统技术的更新又引发了生产领域的变革,推动了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发

生根本性变化。

三、社会结构的新变化——就业(产业)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

社会结构概念:是指一个国家、部落、部族或地区占有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组成方式及其关

系格局,其中社会阶层结构是核心。

狭义地讲,在社会学中主要是指社会阶层结构。一个理想的现代社会结构,应具有公正性、合理性、

开放性的重要特征。

1.产业结构:第三产业的兴起、非物质化趋势增强

作为直接物质生产部门的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和第二产业(采矿、制造、建筑业)的产值

和就业人数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相对下降,而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急剧

上升。第三产业不仅仅是传统意义的服务业、商业、运输业、通讯业以及文化教育等等,而且还包括大多

数与信息工业联系在一起的部门,如软件工程、数据库等,传统的会计、统计、金融等部门也由于计算机的

广泛使用而使业务范围大为扩大。

第二次世界城后美国、联雕国、日檎蚁口分布的魏[%)FmA

端翱铀/o⅛aUWeD

195012.223250.7・・・・・

舞•・・•・♦・・■••■Γ⅜•••

1991)185.17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