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的有效性_第1页
如何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的有效性_第2页
如何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的有效性_第3页
如何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的有效性_第4页
如何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的有效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的有效性主讲人:李艳娥培训地点:四楼会议室内容摘要: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理想的集体教学活动可以实现师幼互动,实现幼儿的有效学习以及教育内容内涵的整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必须与小学相互衔接”,这表明幼儿园的课堂教学同样需要思考教学有效性这个问题。关键字:提高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特有的学习气氛、经验共享及其对幼儿产生的作用是其他教学形式所无法替代的,集体教学所爆发的教学效益、能量更是其他教学形式无法达到的。理想的集体教学活动可以实现师幼互动,实现幼儿的有效学习以及教育内容内涵的整合。因此,如何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显得极为重要。以“幼儿体验、探究在先,教师推动、提升在后”的实施策略,在幼儿园掀起了新的课程改革热潮,老师们把这种教育理念逐渐渗透到了教育教学的活动当中,主题区域性教学手段慢慢被老师们接受与撑握。一、目前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还存在的问题1.活动内容的选择方面。活动内容的选择是决定一个教学活动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之一。但目前有许多幼儿教师在选择教材的时候随意性太大。或者依靠某几本参考教材照搬照抄,或者将外出听课所见的观摩活动全盘皆收,根本没有考虑是否适合本班幼儿具体情况。而对于所选的内容是否符合该年龄段幼儿的需要,是否拥有丰富的内涵,是否能为幼儿的能力得到本质上的提升也欠考虑周全。2.活动环节的设计方面。(1)重视活动形式,相对忽视活动环节的合理安排。目前许多教学活动都很注重多种活动形式的介入,如小组讨论、运用多媒体教学、选用不同类型的操作材料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活动效益。但是,很多教师在设计组织活动时,过分追求隆重的场面,一味尝试独特的视角,从而容易导致整个活动目标的偏离,使教学活动失去了本来的面目,成了标新立异的“秀场”。(2)重视运用各种策略方法帮助幼儿获得认知经验,相对忽视幼儿审美、情感体验的获得。现在许多教学活动都能从幼儿的学习特点入手,考虑幼儿之间学习方法的差异,利用多种学习策略、方法引导幼儿参与活动。例如:利用不同的图片、符号进行记忆类的学习;激活幼儿已有经验,为下一步学习打基础,利用身体动作成为学习的支持工具;猜测与纪录等等,这些方法的运用的确大大促进了集体教学的效益。但是,有些活动过分关注策略的运用,结果事与愿违。例如:在学习歌曲活动中,完整欣赏一至两遍后,就开始在教学中,通过语言描绘、图画再现、音响渲染、扮演体会、设悬置疑等多种途径,让孩子学习歌词,理解内容。但幼儿明显对旋律的掌握不够,也缺乏对歌曲的整体体验,影响了对内容的整体掌握,更严重的是幼儿的审美体验被破坏。究其本质,不过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3)重视幼儿的探索,相对忽视对幼儿知识经验的整理与提升。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建构学习经验,已经得到幼教工作者的广泛认可,许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都很重视幼儿的探索,但往往忽视在探索的基础上对幼儿不同经验的必要提升。如:四五个幼儿在回答了教师的提问后,教师不置可否,不做适当整理,甚至对错误的答案也不作必要的回应。一个活动中的几次探索活动都处于平行状态,没有层次性,没有必要的经验提升。那么,幼儿的探索就只能停留在平行经验层面,就不可能有思维层次的提高,也就不可能进行有效地学习。3、活动反思方面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阶梯。但是,有一个现象我们必须关(1)顺应幼儿学习特点来设计提问。问题的不同水平和类型应与教学目标匹配,也可围绕问题来制定教学目标。(2)避免单调重复,多角度变换提问方式。在一个大问题之后紧跟几个辅助性小提问,特别是能激活幼儿思维的追问性提问。(3)提问要清晰、简短、围绕中心。尽可能讲简单句,一长串的提问容易混淆幼儿的视听,使幼儿找不到这句话的重点所在,从而导致幼儿答非所问。2、关注活动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关注细节就是关注幼儿的发展。教师对教学活动当中一些细节的处理是否得当,往往直接影响一个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以下是我梳理出的几个典型的细节问题。

(1)关于“游戏化”的适度问题。

举例:中班数学《认识椭圆形》

以“猜一猜”的形式导入教学,教师的出发点固然很好,但仔细推敲这种开场白,就会发现教师陷入了形式主义,师幼双方在做着虽有趣却毫无意义的游戏。或许,一开始幼儿会被教师神秘的语气所吸引,投入到猜想中,但在盲目地猜了几遍仍不能切入主题时便会体验到失落感。因此,我们应该摒弃这种“花架子”,在导入部分开门见山,紧扣主题,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幼儿探索。

(2)关于有机整合的问题。

举例:大班综合《各种各样的报纸》

活动形式看似丰富,但教师并没有挖掘报纸蕴含的价值。第一环节作为主体部分仅用了8分钟,活动大部分时间用在制作及表演上,显然偏离了重点领域,主次不分。整合绝不是多种领域的简单相加或拼凑,而是领域与领域之间、目标与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要正确把握一节课中各个环节的时间比例,一般导入部分5分钟,主体部分15—20分钟,结束部分5分钟。(3)关于延伸活动的可行性问题。

一般在活动结束时,教师都习惯安排一个延伸活动。事实上,许多教师脱口而出的延伸活动只是为了使活动结构显得完整,并没有想要真正付诸行动。这种“为延伸而延伸”的教育观念很不可取,我们应该坚决摒弃,还集体教学活动以“真实自然”。正如叶澜教授说:“宁可留下真实的遗憾,不要追求虚假的完美。”(4)关于“动起来”的问题。

一次活动,如果单纯地是教师讲述幼儿倾听,那么时间一长,孩子必然会觉得无趣,也必然产生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所以,在活动的过程中,尽量加入幼儿操作或活动的内容,让幼儿真正地融入活动,真正地动起手来是十分必要的。幼儿教育提倡让幼儿在亲身体会中感知和发展,那么操作类的、游戏类活动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教条式的教学根本就连幼儿的注意力也无法吸引,那么又如何去谈教学的有效性呢?

(5)关于活动中教具的摆放问题。必须要把幼儿放在首位考虑,如:是不是每一位幼儿都看得到?如何才能充分利用教具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老师要仔细思考的。其次才是从老师的角度来考虑。如:先出示什么教具,再出示什么教具。都要事先按顺序放好,这样就不会出现拿错教具,手忙脚乱的现象了。

(6)关于幼儿如何座的问题。一节课中幼儿坐的位置,应根据教学的需要而设置。如U字形等。

(7)关于教师语言的感染力问题。

一次活动,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却是引导者,因此教师的语言是否具有感染力也是吸引幼儿注意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怎样说话,怎样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去感染幼儿也显得十分重要,在很多时候,精彩的效果就产生在教师的一句话语背后。

(三)注重有效的教学反思。“反思”即教师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在不断的反思中能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态度,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1、记亮点。每个活动中都有自己的成功之处,即使是小小的一点成功也是宝贵的教学经验。教师应善于挖掘亮点,将每一次在教学上的“得意”之作及时地记录下来、并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和提升,便于今后在其他教学中参考使用。2、记败笔。教学是一门活的艺术,是教师“教”与幼儿“学”的双边活动。再完善的教学设计也难免会有疏漏失误之处,教学过程中就难免会出现“拙作”。教师应及时地把这些教学过程中的“败笔”作为“教训”记录下来,并进行认真地剖析、思考和修正,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3、记偶得。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问题情境的创设,或者一些偶发性事件的产生,教师往往会产生一些突发灵感。例如在《小熊醒来了》教学活动中,在讲过两遍故事之后许多幼儿已出现注意力分散的疲惫情形。我忽然想到“动静交替原则”,于是临时设计了一个环节——故事表演,让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在我的暗示和引导下,幼儿马上投入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