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联盟广东省三水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中语文概况_第1页
名校联盟广东省三水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中语文概况_第2页
名校联盟广东省三水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中语文概况_第3页
名校联盟广东省三水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中语文概况_第4页
名校联盟广东省三水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中语文概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校联盟]广东省三水实验(shíyàn)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中语文概况第一页,共25页。一、说教材(jiàocái)1、教材(jiàocái)理念:新教材(jiàocái)以生活主题为出发点,以达成根本观点为落脚点,从而赋予“过程〞以特定的使命,充当连接这两个端点的“桥梁〞。而架设桥梁的过程,就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自主获取性质的态度和能力的过程。故本教学根本环节主要表达“学习过程为主导〞而不是“教学过程〞为主导。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全书的结构体系(tǐxì)来看文化的概念的界定为全书使用文化概念提供了标准根底。从本单元、本课的来说,准确把握文化的概念及力量是理解文化与社会、与生活、与人的关系的必要准备。第二页,共25页。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文化(wénhuà)的内涵,理解文化(wénhuà)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理解文化(wénhuà)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归纳分析能力、合作探究和实践参与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文化(wénhuà)与生活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本地区、家乡文化(wénhuà)的认同感,培养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wénhuà)素养,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wénhuà)竞争力的使命感。4、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文化(wénhuà)的内涵;文化(wénhuà)的力量。重点成因:①文化(wénhuà)的内涵是全书的标准根底;②文化(wénhuà)的力量是全书的落脚点之一。〔2〕难点:文化(wénhuà)的内涵。难点成因:作为学习过程,概念的定义不是恒定的,也不存在划一的标准,尤其是人文社会学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会因学科背景、教学对象、课程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第三页,共25页。二、说教法(jiàofǎ)本着贯彻回归生活、处理好生活主题与学科知识,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关系、注重学习过程而非教学过程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方法:1、体验式教学法:设置街舞表演、最喜欢的文艺节目、参加过的学校(或社区〕活动、家乡(jiāxiāng)美、感受文化的力量等环节,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体验,利用各种时机去看、去听、去触摸,了解各种文化现象。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有针对性地提出“原始的石笋—定海神针是文化吗?将石笋定海神针开辟成旅游区或拍摄成艺术作品能称得上文化吗?两者有什么区别?〞等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挖掘(wājué)学生的思维潜能。3、总结归纳教学法:

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从对文化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明确了文化的内涵和力量。第四页,共25页。三、说学情、学法(xuéfǎ)1、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所面向的对象是高一的学生,且本框题作为文化生活的第一课第一框,学生对于文化生活还缺乏系统化、理论化的理解,所以本课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把生活主题与学科知识紧密联系,突出“体验(tǐyàn)〞“实践〞两大原那么。2、学法分析:鉴于以上情况,在学法指导上主要着眼于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使学生学会观察、体验、收集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并能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从感性现象中获取理性认识。其次,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合作探究,提高自主获取新知(xīnzhī)、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第五页,共25页。四、说教学(jiāoxué)过程〔一〕表演(biǎoyǎn)设置,导入新课〔2-3分钟〕设置小表演(biǎoyǎn):请班上几位街舞爱好者到讲台上表演(biǎoyǎn)精彩街舞。以学生身边的文化活动这种鲜活、生动、直观的方式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兴趣,表达新教材重体验、以生活主题为出发点以及乐学好教的理念。第六页,共25页。〔二〕主动参与(cānyù)、合作探究〔35分钟〕设置展示教学目标的三个问题,层层(cénɡcénɡ)递进,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处理好生活主题与学科知识的关系。1、文化“万花筒〞首先,以小组的方式分享“我和我的家人所喜欢的文艺节目〞调查情况并进行归类。〔教师在课前可以作业的形式,安排学生做准备,让每个同学将自己及家人平时(píngshí)喜欢的文艺节目列一个清单,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归类,并选派一名代表进行班级交流,表格如下〕第七页,共25页。我及我的家人喜欢(xǐhuan)的文艺节目调查思考:有人认为文化就是音乐、戏剧、电视等艺术(yìshù),你是否赞同这种看法??教师点拨:综合同学们的观点,文化包括音乐、戏剧、电视等艺术,但是(dànshì)除此之外文化还有非常多的形式,所以〔1〕文化形式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第八页,共25页。聊聊:你参加过学校和社区(shèqū)的哪些哪些文化活动?能说说参加这些活动的感受吗?原始(yuánshǐ)图腾现代的信息高速公路2、文化现象(xiànxiàng)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第九页,共25页。家乡(jiāxiāng)美—城乡文化大家谈来自城市、乡镇、乡村的同学畅所欲言,进行(jìnxíng)不同地区文化特色比照。教师归纳:俗话说一方(yīfānɡ)水土一方(yīfānɡ)文化,〔3〕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本环节通过所喜欢的文艺节目调查、家乡美等贯彻了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也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对本课重难点:“文化的概念〞进行了初步探究。第十页,共25页。这局部内容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我采用启发式提问、合作探究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自主获取新知的态度和能力。学生小组内讨论并派代表发言:你们认为文化到底是什么?教师点拨:有人认为文化就是受教育程度,也有人认为文化就是文明,〔1〕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性质的局部,又包括自然科学(zìránkēxué)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局部。2、文化(wénhuà)是什么第十一页,共25页。原始的石笋(shísǔn)—定海神针是文化吗?将石笋(shísǔn)定海神针开辟成旅游区或拍摄成艺术作品能称得上文化吗?两者有什么区别?

探究思考这是黄龙洞景区的标志景点,全高19.2米,围径40公分(ɡōnɡfēn),为黄龙洞最高石笋,两头粗中间细,最细处直径只有10厘米,黄龙洞景区1998年特地为“定海神针〞买下一亿元人民币保险。定海神针〔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zìrán)〞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第十二页,共25页。中国(zhōnɡɡuó)人陋习大调查你认为中国(zhōnɡɡuó)人身上普遍存在哪些陋习?第十三页,共25页。你自己(zìjǐ)身上存在多少陋习?A、我一项都没有B、我几乎没有〔1-3项〕C、我有一局部项〔4-9项〕D、我有很多〔10-15项〕照镜子:我们(wǒmen)的文化素养有多高?你认为改掉身上的陋习难不难?A、虽然难,但我已经(yǐjing)努力在改B、不难,想改马上就能改掉C、从小养成,非常难改D、从没试过去改教师归纳:〔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开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第十四页,共25页。〔4〕人们的精神(jīngshén)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jīngshén)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探究(tànjiū)共享文化作为(zuòwéi)人的一种精神活动和产品,是不是一种“纯〞精神活动和“纯〞精神产品?举例说明。第十五页,共25页。小结:2、文化(wénhuà)是什么〔1〕文化的内涵〔2〕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3〕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5〕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包括(bāokuò)静态的,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等,动态的如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本环节为了突破重难点,采用了体验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教学法、归纳总结法,让学生(xuésheng)从多方位、广角度更全面地理解文化的内涵。第十六页,共25页。刚刚面世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shèhuì)开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以罕见大篇幅着力论述文化规划。中国社会(shèhuì)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本身就说明了一种官方态度。?建议?指,“繁荣开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shèhuì)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shèhuì)效益有机统一。〞第十七页,共25页。“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贴在村民住房(zhùfáng)上的两条标语引起温家宝的思考,他对随行干部说:“这是老百姓的话,抗震救灾要靠这种精神;重建家园、恢复生产要靠这种精神;使灾区将来开展得更好,也得靠这种精神。〞第十八页,共25页。小悦悦事件(shìjiàn)第十九页,共25页。小结:3、文化(wénhuà)的力量教师点拨:文化的力量应注意把握三点:①一般意义上,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②文化力量的作用会因不同文化的性质(xìngzhì)表现为正负两面性;③文化力量的影响既表现在个人成长的历程中,更表现在民族国家的开展历史中。本环节主要通过体验教学法、引入时事热点(rèdiǎn)等方法加深学生对文化的力量的体会,帮助他们理解文化的力量,培养增强民族文化力的责任感。第二十页,共25页。〔三〕课堂(kètáng)总结与板书设计〔3分钟〕Ⅰ、课堂总结:强调三个问题:第一、文化“万花筒〞;第二、文化的内涵;第三(dìsān)、文化的力量。Ⅱ、板书设计:?体味文化?一、文化“万花筒〞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2、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3、文化具有区域的特色二、文化是什么1、文化的内涵2、文化的特点3、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三、文化的力量——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第二十一页,共25页。〔四〕知识(zhīshi)稳固、课堂拓展1、课堂练习:通过精选的两道题,稳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课堂拓展:合作探究:“家乡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