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建立文化自信的“知、思、行”论文_第1页
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建立文化自信的“知、思、行”论文_第2页
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建立文化自信的“知、思、行”论文_第3页
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建立文化自信的“知、思、行”论文_第4页
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建立文化自信的“知、思、行”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建立文化自信的“知、思、行”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中国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文化的优秀是建立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在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中国不断强大的今天,学好英语,用英语展现、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挖掘课本内容,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帮助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领悟中国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是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而传统节日文化是小学生了解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窗口,本文笔者将以沪教版牛津英语5BUnit5Chinesefestivals的教学实践为例阐述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文化自信建立的“知、思、行”。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前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课标》)对比以往版本新增了核心素养内涵的解读。《课标》中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文化意识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标》中对其重要性做了如下说明:“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部,2022)建立文化的自信就是学生增强家国情怀的重要方法。文化自信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有着深厚的根基和底蕴。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国家为什么如此重视文化自信?小学英语教学中践行文化自信的底气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又如何践行文化自信?本文笔者将从弘扬中国传统节日出发,探索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自信建立的“知、思、行”。一、“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自信建立的迫切性1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2022年2月4日晚上八点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馆(鸟巢)隆重举行。开幕式中,从二十四节气开场,到设计灵感来自于传统青铜礼器--尊的火种灯,再到“金凤凰”版的火炬接力标志,无一不彰显中国文化内涵和文化自信。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正值春节,这是一个美丽的巧合。开幕式中也是用英文“Happy

ChineseNewYear!”向全世界表达了春节的祝福,同时也坚定地回答了国际部分舆论提出的质疑,春节可不可以称作ChineseNewYear。春节当然应该叫ChineseNewYear,春节起源于中国,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古人对自然的崇拜,体现的是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所以,开幕式中,用一句“HappyChineseNewYear!”无声地回应国际上的舆论,这就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提到中国传统节日,笔者思考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只强调英语学习,而弱化了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体验和了解的现象,这就导致不少小学生对西方的节日有着更高的热情,这是一定程度上的母语文化缺失。为了了解笔者所在学校学生母语文化缺失的现象,笔者对全校高年级共840位学生做了如下问卷调查(图1)。 (图1)(图2)

问卷围绕以下几个问题:1.WhatarethemainfourWesternfestivals?(西方的四大节日是什么?)2.WhatarethemainfourtraditionalChinesefestivals?(中国四大主要传统节日是什么?)3.Whatdoyouknowaboutthem?2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关于这些节日你都知道些什么?)。据问卷结果(图2)显示,790位学生知道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名称,699位学生知道西方四大主要节日;46位学生知道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1至2个,140位学生知道西方四大日中的1到2个。从了解节日名称上看,知道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学生比例要比知道西方四大节日的学生比例大。但是对于第三个问题的回答也就是对中西方传统节日活动的了解结果刚好相反。有91%的同学都能说出如圣诞节的时间和圣诞老人,复活节中的找复活蛋、兔子和吃巧克力蛋;感恩节中的火鸡、五月花号货轮;万圣节里的“Trickortreat?”以及变装等。但仅有78%的学生能顺利的说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相关活动和代表人物等。这说明,了解了节日名称并不能等同于了解节日文化。这种母语文化缺失现象的改变迫在眉睫。二、“思”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自信建立的可行性文化意识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学习西方文化,了解西方的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二是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认同中国文化,发扬中国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根据《课标(2022版)》文化意识分学段分项特征中5-6年级目标,学生应当认同中华文化,发现和感悟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品格。而小学生年龄小,正处在价值观可塑阶段,接受事物能力强,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愿望,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这个阶段,教师通过高质量切实可行的英语课堂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建立文化自信,这种自信的建立正是积极主动的学习愿望建立的重要因素。除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之外,现阶段使用的教材内容也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文化中文化自信的建立提供可能性。5BUnit11Chinesefestivals是一个专门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单元,根据上述问卷的后续跟进,发现被问卷的840位学生中,高年级的学生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上有着较好但不系统的知识储备,并对通过学习英语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表达出巨大的热情与决心。因此,笔3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者认为在学校高年级英语教学上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是可行的。三、多途径“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自信建立之路 参照《课标(2022版)》中的文化意识学段目标,高年级学生要具有国家认同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到骄傲,体现爱国主义情怀和文化自信(教育部,2022),笔者对学校高年级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自信的建立做出如下几点实践:1.踅摸插图细节,领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沪教版牛津英语教材,每个单元分为不同的板块如:Listenandsay,Askandanswer,Readastory等,每个板块都配有多副生动形象的插图,这些精美的插图是教材内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小学英语课堂的好帮手,能为文本补充细节。如笔者在教授5BModule3Unit11Chinesefestivals这一单元时,就充分地利用文本插图,引导学生深耕图文,了解插图中蕴藏的节日文化与故事。【教学片段1Listenandsay】

T:Whatcanyouseeinthesepictures?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文本插图,利用插图细节深化高年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了解。Listenandsay板块呈现的分别是办年货、吃年夜饭、红包以及新年烟花四张插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细节,感受传统节日春节的文化。插图1春节办年货是为了慰劳自己一年的辛苦,体会中国人勤劳奋进的传统美德和苦尽甘来的喜悦与满足。插图2,除夕夜家人从各地赶回来团圆,一起吃年夜饭,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文化”的体现,“家”对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从家庭到家族、到国家、到家国天下。年夜的饭桌是圆的,寓意团圆,食物也是非常讲究,“鱼”意味着年年有余,“饺子”意味着新旧交替,更岁交子,“年糕”寓意步步高升等。4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插图3,红包的颜色是红的,寓意活力、好运,红包上的橘子寓意吉祥如意。插图4春节的烟花蕴含着中国人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这些春节背后的文化是文本内容没有表述出来的。通过观察插图细节,学生从简单地知道春节的时间和活动,到体悟传统文化中所传承的“团结”、“勤劳”等优秀民族精神,树立了文化自信。2.跨学科融合教材,彰显文化自信

《课标(2022)》强调优化课程内容结构,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关联。(教育部,2022)因此,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以教学主题为切入点,巧妙地融合不同学科知识,促进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而跨学科融合不是简单地把一门学科强加于另一门学科中,是要利用其他学科的优势,为英语教学服务,构建一种开放、多元的英语学习环境,使各门学科相互协调。(马岚,2020)因此,笔者在教授5BModule3Unit11Chinesefestivals这一单元时,对单元内容进行充分梳理后,找到与该单元主题相关的语文学科的交叉点加以拓展。【教学片段2Askandanswer】

T:WhatpoemsdidyoulearnabouttraditionalChinesefestivalsinChineselessons?(语文课上你学习过哪些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诗歌?)

设计意图:以单元主题Chinesefestivals为切入点,梳理该单元与语文学科的衔接点,充分发挥中国古诗词极具画面感的特点,为学生打造一个开放的、学科融合的英语学习课堂,在英语学习中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感悟其内涵,树立文化自信。Unit11Chinesefestivals中Askandanswer板块里的中秋节和重阳节,笔者引导学生们回想在语文课上学习过的关于这两个节日的古诗词。讲到重阳节,联想到语文课本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题目中的“九月九日”是重阳节的时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登高和插茱萸是节日的习俗。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学生在学习完这首诗后在脑海中对重阳节有了一个绘影绘形的画面感,而这正是教材中对中国传统节日简单介绍所欠缺的。拓展环节,笔者利用语文课本三年级下册杜牧的《清明》拓展了清明节,利用诗歌《端午》拓展了端午节。又如学习到中秋节,笔者就引导学生想一想5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关于中秋的古诗词,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古诗词是中国古代诗人表达情感的一个重要表达方式,尤其是在传统佳节。学生在学习和鉴赏完这些古诗词后,会对诗词背后的中国传统节日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跨学科融合教材,用语文学科古诗词去弥补本单元中国传统节日学习所缺少的文化内涵。3.关注语言输出,推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语言是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手段。英语是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因此,学好英语,用好英语对于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Unit11Chinesefestivals为例,笔者教授该单元时,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为学生设计具有真实情境的学习任务,每个任务都有对应不同的教学目的,最终达到关注学生的语言输出,推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建立文化自信的目的。设立Unit11Chinesefestivals的单元任务。笔者向学生推送三个学习任务:(1)观看中国传统节日介绍的学习资源,说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英文名称和时间。该任务是基础性任务,旨在引导学生积累词汇材料。(2)结合文本插图,应用学到的语言知识完成中国传统节日的推广。该任务为发展性任务,旨在帮助学生形成语言知识表达体系。(3)结合生活实践,亲身体验节日习俗。选择一个传统节日,作一个三分钟的宣传小演讲。该任务是拓展型任务,旨在先体验再表达,呈现学生将语言知识应用到实践的能力。(1)关注课前:发布基础性任务

课前预习。笔者向学生推送中国传统节日介绍的学习资源,并发布基础性任务:(1)WhatarethemainfourtraditionalChinesefestivals?TrytoknowhowtosaytheminEnglish.(2)Whenarethesefestivals?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结合自己的层次,完成学习任务(1),并尝试了解任务(2)。(2)聚焦课中:设置发展性任务

课内学习。笔者出示文本中不同节日的相关插图,设置不同层次的发展性任务。层次1:支架辅助式Fillintheblanks。提供传统节日的关键词与句型,学生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填空补全句子。2.问题引导。笔者通过以下问题:(1)Which6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traditionalChinesefestivalsdoyoulike?(2)Whatseasonisitin?(3)Whatdopeopleusuallydo?(4)Whydoyoulikeit?引导学生回忆所学内容,完成节日介绍,帮助学生搭建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树。3.情境深化。创设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推广大使竞选情境,学生参照课堂所学和课下搜集的相关传统节日文化知识,进行汇报输出,完成任务(2)。(3)着眼课后:跟进拓展性任务

课外实践。亲身体验,加强文化认同。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用自己的心去感悟。中国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如端午节里“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重阳节里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中秋节里团圆协和的美好期许等。这些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