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土木工程力学(本)》形考作业1-5参考答案_第1页
国家开放大学《土木工程力学(本)》形考作业1-5参考答案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家开放大学土木工程力学(本)形考作业1-5参考答案题目随机,下载后可利用查找功能完成学习任务形考作业1一、选择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从几何角度,结构通常可以分为三类:(1)C通常由若干根杆件相互联结组成,杆件的几何特征是其长度远大于横截面上两个方向的尺度。(2)B厚度远小于其长度和宽度。(3)A长、宽、高三个方向尺度大小相近(属于同一数量级)。从以下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格中,填入相应的答案序号即可。A实体结构B板壳结构(薄壁结构)C杆件结构D拱结构2、结点通常简化为以下三种类型:(C)(B)(A)从以下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格中,填入相应的答案序号即可。A铰结点B刚结点C

2、组合结点3、请把文字与选项对应起来。(1)B不允许结构在支承处发生任何方向的移动和转动。(2)A不允许结构在支承处发生转动,也不能沿垂直于支承的方向移动,但可以沿平行于支承的方向滑动。(3)C只允许结构在支承处绕铰转动,而不能发生任何移动。(4)D只约束了支承链杆方向的位移,允许结构绕铰转动,也可以沿着垂直于链杆的方向移动。从以下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格中,填入相应的答案序号即可。A定向支座B固定支座C固定铰支座D活动铰支座4、请把文字与选项对应起来。根据荷载的作用时间不同,荷载可以分为:B永久作用在结构上的不变荷载。C暂时作用在结构上的可变荷载。根据作用的性质可以分为:A荷载的大小、方向

3、和位置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比较缓慢,不会使结构产生明显的振动,计算过程中可忽略惯性力的影响。F随时间迅速变化的荷载,会使结构产生明显的振动,因而计算过程中惯性力的影响不能忽略。根据作用的方式可以分为:E是指满布在结构或构件某部分面积上的荷载。D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一般总是分布在一定的面积上,当荷载作用面积远小于结构或构件的尺寸时,可以认为此荷载是作用在结构或构件的一个点上。从以下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格中,填入相应的答案序号即可。A静力荷载B恒载C活载D集中荷载E分布荷载F动力荷载5、请把文字与选项对应起来。(1)在任意荷载作用下,若不考虑材料的变形,其几何形状与位置均保持不变,这样的体系称为

4、A。(2)即使不考虑材料的变形,在很小的荷载作用下,也会引起其几何形状的改变,这样的体系称为B。从以下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格中,填入相应的答案序号即可。A几何不变体系 B几何可变体系6、请把文字与选项对应起来。一根链杆相当于1个约束;那么:(1)一个单铰相当于B个约束(2)一个刚结点相当于C个约束。从以下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格中,填入相应的答案序号即可。A1 B2 C3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A.几何可变体系B.瞬变体系C.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2.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

5、系是()。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可变体系C.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瞬变体系3.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可变体系C.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4.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A.可变体系B.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C.瞬变体系D.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5.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A.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瞬变体系C.可变体系D.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6.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A.瞬变体系B.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

6、何不变体系C.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可变体系7.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可变体系C.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瞬变体系8.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A.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瞬变体系C.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9.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A.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瞬变体系C.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10.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可变体系C.有两个多余约

7、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11.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可变体系C.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瞬变体系12.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可变体系C.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13.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A.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瞬变体系C.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14.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可变体系C.有一个多

8、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瞬变体系15.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可变体系C.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瞬变体系16.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可变体系C.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瞬变体系17.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可变体系C.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瞬变体系18.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A.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瞬变体系C.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19

9、.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可变体系C.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瞬变体系20.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可变体系C.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瞬变体系21.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A.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瞬变体系C.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几何可变体系22.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A.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可变体系C.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23.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

10、分析,该体系是()。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可变体系C.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瞬变体系24.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A.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可变体系C.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25.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A.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可变体系C.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26.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A.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瞬变体系C.几何可变体系D.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27.三刚片组成几何不变体系的规则是()A.

11、三铰两两相联,三铰不在一直线上B.三铰三链杆相联,杆不通过铰C.一铰一链杆相联,杆不过铰D.三链杆相联,不平行也不相交于一点28.刚结点在结构发生变形时的特征是()。A.结点处各杆端之间的夹角可以任意改变B.所联结的杆件可绕结点自由转动C.刚结点自身不会转动D.结点处各杆端之间的夹角保持不变29.一个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0,则该体系是()。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可变体系C瞬变体系D.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30.在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上增加二元体后构成()。A.瞬变体系B.可变体系C.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三、判断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瞬变

12、体系在很小的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很大的内力。()2.一个体系是有n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那么去掉n个约束后就成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3.如果在一个体系中增加一个约束,而体系的自由度并不因此减少,则称此约束为多余约束。()4.一体系是有n个自由度的几何可变体系,加入n个约束后就成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5.一个点在平面内的自由度等于1。()6.体系的实际自由度绝对不小于其计算自由度。()7如果体系的计算自由度等于其实际自由度,那么体系中没有多余约束。()8.如果体系的计算自由度小于或着等于零,那么体系一定是几何不变体系。()9.如果体系的计算自由度大于零,那么体系一定时几何可变

13、体系。()10.多余约束是体系中不需要的约束。()11.仅利用变形协调条件不能唯一确定全部反力和内力的结构称为超静定结构。()12.仅利用静力平衡条件即可确定结构全部反力和内力,且解答唯一,这样的结构称为静定结构。()13.铰结点不仅能承受和传递力,而且能承受和传递力矩。()14.刚结点可以承受和传递力,但不能承受和传递力矩。()15两根链杆的约束作用相当于一个单铰。()16.两个刚片用不全平行也不全交于一点的三根链杆相联,组成的体系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17.两个刚片用一个铰和一根链杆相联,组成的体系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18.连接4个刚片的复铰相当于4个约束。()19.

14、三个刚片用三个单铰两两相联,组成的体系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20.在一个体系上添加或去掉一个二元体不会改变原体系的几何组成性质。()形考作业21.下图所示结构弯矩图的正确形状是(D)A.B.C.D.2.下图所示结构的弯矩图形状应为(D)A.B.C.D.3.下图所示结构的弯矩图形状应为(C)A.B.C.D.4.对下图(a)所示结构,按虚拟力状态图(b)将求出()A.BD两截面间的相对转动B.截面B的转角C.截面D的转角D.BD两点间的相对移动5.对图a所示结构,按虚拟力状态b将求出()A.A、D两点的相对水平位移B.A、D两截面的相对转动C.A、D连线的转动D.A、D两点的相对线位移6

15、.图示虚拟状态是为了求()A.A点竖向位移B.A截面转角C.A点线位移D.A点水平位移7.求图示结构AB两点的相对线位移,虚设力状态为图(D)A.B.C.D.8.图示刚架杆端弯矩MBA等于()A.10kNm(右侧受拉)B.30kNm(右侧受拉)C.10kNm(左侧受拉)D.30kNm(左侧受拉)9.图示结构B截面,弯矩等于()A.1.5m下拉B.1.5m上拉C.m上拉D.010.图示简支梁中间截面的弯矩为(C)A.B.C.D.11.图示简支梁中间截面的弯矩为(A)A.,上侧受拉B.,下侧受拉C.,上侧受拉D.,下侧受拉12.图示悬臂梁中间截面的弯矩为(A)A.B.C.D.13.图示多跨梁MB为

16、()A.FPa/2(上表面受拉)B.0C.FPa(下表面受拉)D.FPa(上表面受拉)14.图示结构中C截面弯矩等于()A.(下拉)B.(下拉)C.(上拉)D.(上拉)15.图示多跨静定梁支座截面C的弯矩等于()A.m/2(上侧受拉)B.m/2(下侧受拉)C.0D.m(上侧受拉)16.简支梁两种状态的弯矩图如图所示,图乘结果是(C)A.B.C.D.17.悬臂梁两种状态的弯矩图如图所示,图乘结果是(C)A.B.C.D.18.悬臂梁两种状态的弯矩图如图所示,图乘结果是()A.2FPl33EIB.2FPl23EIC.FPl33EID.FPl43EI19.竖向荷载作用下图示多跨静定梁的基本部分是()A

17、.AB部分B.BC部分C.CD部分D.DE部分20.下图所示伸出梁弯矩图的正确形状为(B)A.B.C.D.21.图示多跨静定梁的基本部分是()A.CD部分B.DE部分C.BC部分D.AB部分22.图示桁架中的零杆为()A.5B.7C.6D.823.荷载作用下产生桁架位移的主要原因是()A.轴向变形B.弯曲变形C.剪切变形D.扭转变形24.图示桁架有几根零杆()A.4B.0C.2D.625.图示对称结构中杆1与杆2的内力关系是()A.FN1=-FN2B.FN1FN2C.FN1=FN2=0D.FN1=FN2026.图示桁架中的零杆的数目是()A.9根B.6根C.8根D.7根27.下图所示的对称桁架

18、中杆1和杆2的内力之间的关系是()A.FN1=-FN2B.FN1FN2C.FN1=FN2=0D.FN1=FN2028.荷载作用下产生桁架位移的主要原因是()A.轴向变形B.弯曲变形C.扭转变形D.剪切变形29.静定结构由于温度变化,()A.发生变形,但不产生位移B.发生变形和位移C.不发生变形,但产生位移D.不发生变形和位移30.能使静定结构产生内力的外因为()A.A、B、C任何一种均可B.荷载C.支座移动D.温差31.静定结构的内力与刚度()A.绝对大小有关B.有关C.比值有关D.无关32.对称结构在正对称荷载作用下,()是反对称的。A.内力B.剪力图C.弯矩图D轴力图33.结构位移计算公式

19、是利用什么推导的()A.功的互等定理B.虚功原理C.反力互等定理D.虚位移原理34.图示结构当支座B有沉降时产生()A.变形B.反力C.位移D.内力二、判选题1.图示两根梁的内力相同,变形也相同。()2.图示两个单跨梁,同跨度同荷载。但横截面形状不同,故其内力也不相同。()3.试判断下列弯矩图是否正确。()4.图示刚架弯矩图的形状是否正确。()5.图示悬臂梁截面A的弯矩值是ql2。()6.图示桁架中FN1=0。()7.图示多跨静定梁仅AB段有内力。()8.图示多跨静定梁仗FD段有内力。()9.图示刚架CD部分的内力为零。()10.图示刚架,AB部分的内力为零。()11.图示桁架结构中不包括支座

20、链杆,有5个杆件轴力为0。()12.图示为梁的虚设力状态,按此力状态及位移计算公式可求出AB两点的相对线位移。()13.用平衡条件能求出全部内力的结构是静定结构。()14.静定结构的内力和反力与杆件截面的几何尺寸有关。()15.静定结构的内力与材料的性质无关。()16.依据静力平衡条件可对静定结构进行受力分析,这样的分析结果是唯一正确的结果。()17.静定多跨梁中基本部分、附属部分的划分与所承受的荷载无关。()18.基本附属型结构的计算顺序是:先计算附属部分后计算基本部分。()19.外力作用在基本部分上时,附属部分的内力、变形和位移均为零。()20.桁架结构在结点荷载作用下,杆内只有剪力。()

21、21.结点荷载作用下的桁架结构中,杆件内力不是只有轴力。()22.某荷载作用下桁架可能存在零杆,它不受内力,因此在实际结构中可以将其去掉。()23.所调合理拱轴线,是指在任意荷载作用下都能使拱处于无弯矩状态的轴线。()24.三铰拱的拱高f越大,水平推力也越大。()25.三铰拱水平推力的大小,不仅与拱高f有关,而且与拱轴线形状有关。()26.在跨度、荷载不变的条件下,控制三鉸拱水平反力的唯一参数是拱高。()27.两个三铰拱,拱高f、跨度I均相同,但荷载不同,其合理拱线也不同。()三、计算题1.绘制图示结构的弯矩图。弯矩图正确的是(D)A.B.C.D.2.绘制图示结构的弯矩图。弯矩图正确的是(D)

22、A.B.C.D.3.绘制图示结构的弯矩图。弯矩图正确的是(A)。A.B.C.D.4.绘制图示结构的弯矩图。弯矩图正确的是(A)。A.B.C.D.5.绘制图示结构的弯矩图。弯矩图正确的是(D)。A.B.C.D.6.绘制图示结构的弯矩图。弯矩图正确的是(A)。A.B.C.D.7.计算图a所示简支梁在图示荷载作用下跨中C点的坚向位移(挠度)yc。EI为常数。解:作荷载作用下的MP图和单位荷载分別作用下的M图如图b、c所示。由图乘法可得yC=Ay0EI=(A)()A.5ql3384EIB.ql396EIC.3ql3768EID.5ql3768EI8.计算图a所示简支梁在图示荷载作用下B端的转角B。EI

23、为常数。解:作荷载作用下的MP图和单位荷载作用下的M图如图b、c所示。由图乘法可得B=Ay0EI=(A)()A.-ql324EIB.-3ql348EIC.-ql348EID.-ql312EI9.计算图a所示刚架在图示荷戟作用下E点的水平位移xE。各杆EI相同,均为常数。解:作荷截作用下的MP图和单位荷載作用下的M图如图b、c所示。xE=Ay0EI(B)()A.-7ql46EIB.7ql46EIC.-5ql46EID.5ql46EI10.计算图a所示刚架在图示荷载作用下B端的水平位移xB。各杆EI相同,均为常数。解:作荷载作用下的MP图和单位荷载作用下的M图如图b、c所示。由图乘法可得xB=Ay

24、0EI=(D)()A.49ql448EIB.29ql448EIC.5ql448EID.51ql448EI形考作业3一、单项选择题1.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等于结构中()A.杆件数B.约束的数目C.多余约束的数目D.结点数2.超静定结构在支座移动作用下产生的内力与刚度()A.相对值有关B.无关C.相对值绝对值都有关D.绝对值有关4.超静定结构产生内力的原因()A.以上四种原因B.支座位移C.制造误差D.荷载作用与温度变化5.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内力与刚度()A.相对值绝对值都有关B.无关C.相对值有关D.绝对值有关6.在超静定结构计算中,一部分杆考虑弯曲变形,另一部分杆考虑轴向变形,则此

25、结构为()A.横梁刚度为无限大的排架B.桁架C.组合结构D.梁7.力法的基本体系是()A.瞬变体系B.可变体系C.几何不变体系D.一组单跨度超静定梁8.力法典型方程是根据以下哪个条件得到的()A.结构的变形条件B.多余约束处的位移协调条件C.结构的平衡条件D.同时满足A、B两个条件9.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A.多余未知力B.结点线位移C.结点角位移D.杆端弯矩10.对称结构作用正对称荷载时,对称轴穿过的截面()A.只有弯矩B.只有轴力C.只有剪力和只有弯矩同时满足D.只有剪力11.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时,不能作为基本结构的是图(A)A.B.C.D.12.力法典型方程中的自由项

26、ip是基本体系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A.XjB.Xj方向的位移C.XiD.Xi方向的位移13.在力法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A.ii恒大于零B.ip恒大于零C.ji恒大于零D.ij恒大于零14.力法方程中的系数ij代表基本体系在Xj=1作用下产生的()A.XiB.Xi方向的位移C.Xj方向的位移D.Xj15.图示刚架的超静定次数为()A.2次B.3次C.4次D.1次16.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A.9B.6C.10D.1217.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A.5B.6C.2D.418.图4所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A.3B.2C.1D.419.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A.2B.4C.6D.5

27、20.图示超静定结构的次数是()A.5B.6C.7D.821.下图所示对称结构A截面不为零的是()A.水平位移B.轴力C.弯矩D.剪力22.下图所示对称结构A截面不为零的是()A.竖向位移B.轴力C.弯矩D.转角23.关于下图所示对称结构,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AB杆无弯矩B.AB杆无剪力C.AB杆无轴力D.A点线位移为零24.下图所示对称结构的等代结构为(C)A.B.C.D.25.下图所示对称结构的等代结构为(C)A.B.C.D.26.图示对称結构EI=常数,对称轴穿过的截面C内力应满足(D)A.B.C.D.二、判断题1.支座位移引起的超静定结构内力,与各杆刚度的相对值有关。()2.超静定

28、次数一般不等于多余约東束的个数。()3.超静定结构的力法基本结构是唯一的。()4.超静定结构的内力与材料的性质无关。()5.超静定结构的内力状态与刚度有关。()6.超静定结构由于支座位移可以产生内力。()7.超静定结构支座移动时,如果刚度増大一倍,内力也増大一倍,而位移不変。()8.在荷载作用下,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分布与各杆刚度的绝对值有关。()9.温度改变在静定结构中不引起内力;温度改変在超静定结构中引起内力。()10.温度改变对超静定结构不产生内力和反力。()11.同一结构选不同的力法基本体系,所得到的力法方程代表的位移条件相同。()12.同一结构选不同的力法基本体系所得到的力法方程代表的位

29、移条件不同。()13.同一结构选不同的力法基本体系所得到的最后结果是相同的。()14.同一结构的力法基本体系不是唯一的。()15.力法计算的基本体系不能是可変体系。()16.力法典型方程是根据平衡条件得到的。()17.力法典型方程的等号右端项不一定为0。()17.力法的基本方程使用的是位移条件;该方法只适用于解超静定结构。()18.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选取的基本结构不同,所得到的最后弯矩图也不同。()19.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选取的基本结构不同,则典型方程中的系数和自由项数値也不同。()20.在力法计算时,多余未知力由位移条件来求,其他未知力由平衡条件来求。()21.求超静定结构的位移时,

30、可将虚拟单位荷戟加在任意静定的基本体系上。()22.计算超静定结构的位移时,虚设力状态可以在力法的基本结构上设。()23.对称结构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对称轴穿过的截面只有反对称的内力。()24.图示结构有两次超静定。()25.图示超静定结构去掉杆件、后为一静定梁,故它是三次超静定结构。()26.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n=3。()27.图示两个单跨梁,同跨度同荷載。但横截面形状不同,故其内力也不相同。()28.图示(a)、(b)两个结构中,A端的支反力完全相同。()29.在下图所示结构中若增大柱子的EI值,则梁跨中点截面弯矩值减少。()三、计算题1.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作弯矩图。EI=常数。(1

31、5分)解:(1)选取基本体系(C)(2分)ABC(2)列力法方程(A)(1分)A.1=11X1+1P=0B.1=11X1+1P=02=11X2+2P=0(3)作M图(C)作MP图(F)ABCDEF(4)求系数和自由项由图乘法计算11、1P11=M12EIds=(A)A.323EIB.163EIC.563EID.243EI1P=M1MPEIds=(D)A. 12803EIB.-12803EIC.13603EID.-13603EI解方程可得X1=(F)(2分)A.-40KNB.-42.5KNC.-85KND.-24.3KNE.40KNF.42.5KNG.85KNH.24.3KN(5)由叠加原理作M

32、图(B)ABCD2.利用对称性计算图示结构,作弯矩图。EI=常数。解:(1)将荷载分成对称荷载和反对称荷载。(2)简化后可取半边结构如(E)所示.ABCDE(3)作出一半刚架弯矩图如图(A)所示。ABCD(4)作整个刚架弯矩图如图(B)所示。ABCD3.用力法计算图示组合结构。解:(1)选取基本体系如下图示(2)列出力法方程11X1+1P=0(3)计算系数及自由项作M1图(D)作MP图(C)ABCDFN1=(B)FNP=(A)A.0B.1C.2D.411=FNi2lEA+Mi2EIds=(C)1P=FNiFNPlEA+MiMPEIds=(E)A.lE1AB.l3EIC.lE1A+l33EID.

33、lE1A+l3EIE.ql48EIF.ql38EI(4)解力法方程,求出基本未知量X1=(A)A.-ql48EIlE1A+l33EIB.-ql48EIlE1A+l3EIC.-ql28EI1E1A+l23EID.-ql28EI1E1A+l2EI4.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作弯矩图。EI=常数。解:(1)选取基本体系(A)ABCD(2)列力法方程(A)A.1=11X1+1P=0B.1=11X1+1P=02=11X2+2P=0(3)作图(C)作图(D)ABCDEF(4)求系数和自由项由图乘法计算11、1P11=M12EIds=(A)A.7l33EIB.7l3EIC.4l33EID.4l3EI1P=M1M

34、PEIds=(B)A.-FPl3EIB.-2FPl3EIC.2FPl3EID.2FPl33EI解方程可得X1=(B)(2分)A.37FPB.67FPC.-67FPD.-47FP(5)由叠加原理作M图(A)ABCD5.力法解图示结构,并作弯矩图。杆件EI为常数。解:(1)利用对称性结构取半边结构如图(B)所示。ABCD(2)作出一半刚架弯矩图如图(C)所示。ABCD(3)作整个刚架弯矩图如图(A)所示。ABCD6.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作弯矩图。解:(1)选取基本体系(2)列力法方程1=11X1+1P=0(3)作M1图(A)作MP图(F)ABCDEF(4)求系数和自由项由图乘法计算11、1P11=

35、M12EIds=(D)A.-18EI1-468EI2B.18EI1+400EI2C.18EI1+200EI2D.18EI1+468EI21P=M1MPEIds=(B)A.-36EI1-936EI2B.36EI1+936EI2C.36EI1+800EI2D.36EI1+400EI2解方程可得X1=(A)A.-2KNB.2KNC.-1.5KND.-4.5KN(5)由叠加原理作图(B)ABCD7.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作弯矩图。EI=常数。解:(1)选取基本体系(D)ABCD(2)列力法方程(A)A.1=11X1+1P=0B.1=11X1+1P=02=11X2+2P=0(3)作图(B)作图(F)ABC

36、DEFGHIJ(4)求系数和自由项由图乘法计算11、1P11=M12EIds=(C)A.2l33EIB.2l23EIC.4l33EID.4l23EIE.5l33EIF.5l23EI1P=M1MPEIds=(D)A.19Pl348EIB.-19Pl348EIC.29Pl348EID.-29Pl348EIE.Pl33EIF.-Pl33EI解方程可得X1=(E)A.19P32B.19Pl32C.-19P32D.29Pl64E.29P64F.-29P64G.-P5(5)由叠加原理作M图(B)ABCD8.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作弯矩图。EI=常数。解:(1)利用对称性结构取半边结构如图(B)所示。ABCD

37、(2)作出一半刚架弯矩图如图(C)所示。ABCD(3)作整个刚架弯矩图如图(A)所示。ABCD9.用力法计算图示组合结构。解:(1)选取基本体系如下图示。(2)列出力法方程11X1+1P=0(3)计算系数及自由项作M1图(A)作MP图(C)ABCDFN1=(B)FNP=(A)A.0B.1C.2D.411=FNi2lEA+Mi2EIds=(D)1P=FNiFNPlEA+MiMPEIds=(F)A.lEAB.l3EIC.1l33EI+lEAD.2l33EI+lEAE.-2FPl33EIF.-FPl33EI(4)解力法方程,求出基本未知量X1=(D)A.FPl2l2+3EIEAB.FPl22l2+E

38、IEAC.2FPl22l2+3EIEAD.FPl22l2+3EIEA形考作业4一、单项选择题1.位移法典型方程实质上是()A.物理关系B.位移互等定理C.平衡方程D.位移条件2.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独立的结点角位移数等于()A.刚结点数B.铰结点数C.多余约束数D.不确定3.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其基本未知量的数目()A.与杆件数有关B.与结构的形式有关C.与结点数有关D.与多余约束的数目有关4.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A.多余未知力B.杆端内力C.杆端弯矩D.结点位移5.在位移法计算中规定正的杆端弯矩是()A.绕杆端顺时针转动B.绕结点顺时针转动C.绕杆端逆时针转动D

39、.使梁的下侧受拉6.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kij代表j=1在基本体系上产生的()A.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B.jC.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D.i7.位移法基本方程中的自由项FiP,代表荷载在基本体系作用下产生的()A.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B.jC.iD.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8.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A.3B.4C.5D.29.对称结构在正对称荷载作用下()A.剪力图正对称B.轴力图反对称C.弯矩图反对称D.剪力图反对称10.图示超静定结构,結点线位移(独立)的个数是()A.0B.2C.3D.111.图示超静定结构独立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A.5B.4C.3D.

40、212.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的个数是()A.11B.8C.12D.1013.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个数是()A.4B.3C.1D.214.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K11=()A.3iB.8iC.13iD.15i15.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K11=()A.8iB.9iC.5iD.11i16.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自由项F1P=()A.-2KN.mB.-262KN.mC.12KN.mD.2KN.m17.图示刚架在节点集中力偶作用下,弯矩图分布是()A.各杆都产生弯矩B.仅AB、BE杆产生弯矩C.各杆都不产生弯矩D.仅AB杆产生弯矩18.图示单跨超静定梁的固端弯矩MB

41、A=()A.-3Pl116B.3Pl16C.-3Pl16D.3Pl11619.下图所示三根梁的EI、杆长相同,它们的固定端的弯矩之间的关系是()A.三者的固定端弯矩相同B.(2)、(3)的固定端弯矩相同C.三者的固定端弯矩不同D.(1)、(2)的固定端弯矩相同20.下图所示连续梁,欲使A端发生单位转动,需在A端施加的力矩()A.MAB=4iB.3iMAB4iC.MAB=iD.MAB=3i21.图示结构杆件BC的B端转动刚度SBC为()A.4B.8C.2D.621.图示连续梁中AB杆B端的弯矩MAB=()A.BAMB.BA(-M)C.MD.-M22.力矩分配法的直接对象是()A.未知反力B.多余

42、未知力C.结点位移D.杆端弯矩23.一般情况下结点的不平衡力矩总等于()A.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力矩B.传递弯矩之和C.汇交于该结点的固定端弯矩之和D.结点集中力偶荷载24.分配弯矩MAB是()A.B端转动时产生的A端弯矩B.A端转动时产生的B端弯矩C.A端转动时产生的A端弯矩D.跨中荷载产生的固端弯矩25.汇交于一刚结点的各杆端弯矩分配系数之和等于()A.-1B.1/2C.1D.026.与杆件的传递弯矩有关的是()A.传递系数B.同时满足以上条件C.分配系数D.分配弯矩27.在力矩分配法中传递系数C与什么有关()A.远端支承B.荷载C.近端支承D.线刚度i28.等截面直杆的弯矩传递系数C与下列什

43、么因素有关?()A.远端支承B.荷载C.线刚度ID.材料性质29.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得到一个收敛的结果,是因为()。A.传递系数小于1B.结点上有外力矩作用C.分配系数小于1和传递系数小于1同时满足D.分配系数小于130.图示刚架为()A.0B.2KN.mC.1KN.mD.3KN.m31.欲使图示节点A的转角=0,应在节点A施加的力偶M=()A.-pl4B.5iC.pl4D.-5i32.下图所示连梁结点B的不平衡力矩为()A.46KNmB.-10KNmC.-28KNmD.18KNm33.下图所示结构的位移法基本未知量数目为()A.2B.4C.3D.6二、判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1.位

44、移法的基本结构是超静定结构。()2.位移法的基本结构不是唯一的。()3.位移法的基本体系是一组单跨超静定梁。()4.位移法可用来计算超静定结构也可用来计算静定结构。()5.能用位移法计算的结构就一定能用力矩分配法计算。()6.位移法的基本方程使用的是平衡条件,该方法只话用于解超静定结构。()7.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与超静定次数有感,位移法不能计算静定结构。()8.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自由项是外因作用下附加约束上的反力。()9.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主系数恒为正值,副系数恒为负值。()10.如果位移法基本体系的附加约束中的反力(矩)等于零,则基本体系就与原结构受力一致,但变形不一致。()11.用位移法解

45、超静定结构时,附加刚臂上的反力矩是利用结点平衡求得的。()12.用位移法计算荷载作用下的超静定结构,采用各杆的相对刚度进行计算,所得的节点位移不是结构的真正位移,求出的内力是正确的。()13.力矩分配法适用于连续梁和有侧移刚架。()14.力矩分配法适用于连续梁。()15.力矩分配法适用于所有超静定结构的计算。()16.在力矩分配法中,规定杆端力矩繞杆端时寸针为正,外力偶统节点顺时针为正。()17.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时,汇交于每一结点各杆端分配系数总和为1,则表明分配系数的计算无错误。()18.分配系数AB表示A节点作用单位力偶时,AB杆A端所分担得的杠端弯矩。()19.在力矩分配法中,结点各

46、杆端分配系数之和恒等于1。()20.在力矩分配法中,当远端为定向支座时,其传递系数为1。()21.在力矩分配中,当远端为定向支座时,其传递系数为0。()22.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时,结点各杆端力矩分配系数与该杆端的转动刚度成正比。()23.在多结点结构的力矩分配法计算中,可以同时放松所有不相令的结点以加速收敛速度。()24.当AB杆件刚度系数时SAB=3i时,杆件的B端为定向支座。()25.在下图所示的连续梁中,节点B的不平衡力矩等于30KNm,MBA=BAM,其中M=-30。()26.图示结构用位移法求解,基本未知量的数目是2。()27.位移法只能用于超静定结构。()三、计算题1.用位移法计

47、算图示刚架,求出系数项、自由项。各杆EF=常数。解:(1)基本未知量这个刚架基本未知量只有一个结点B的角位移1。(2)基本体系在B点施加附加刚臂,约束B点的转动,得到基本体系。(3)位移法方程k111+F1P=0(4)计算系数和自由项令i=EI6,作M1图如(C)所示。(2分)ABCD取结点B为研究对象,由MB=0,得k11=(A)A.11iB.5iC.-7iD.-11i作MP图如(D)所示ABCD由MB=0,得F1P=(B)A.42KN.mB.-42KN.mC.-18KN.mD.-12KN.m(5)解方程组,求出1=(A)A.4211iB.185iC.-4211iD.187iE.-187iF

48、.127i2.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刚架,求出系数项和自由项。(1)基本未知量这个刚架基本未知量只有一个结点B的角位移1。(2)基本体系在B点施加附加刚臂,约束B点的转动,得到基本体系。(3)位移法方程k111+F1P=0(4)计算系数和自由项令i=EIl,作M1图如(B)所示。(2分)ABCD取结点B为研究对象,由MB=0,得k11=(C)A.4iB.8iC.12iD.-12i作MP图如(D)所示ABCD由MB=0,得F1P=(A)A.pl8B.pl4C.3pl8D.3pl163.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刚架,求出系数。各杆EI=常数。解:(1)基本未知量这个刚架基本未知量为B、C两个刚结点的角位移。(2

49、)基本结构在刚结点B、C施加附加刚臂,约束节点的转动,得到基本结构。k111+k122+F1P=0(3)位移法方程k211+k222+F2P=0(4)计算系数令i=EI4,作M1图如(C)所示。ABCD取结点B为研究对象,得k11=(B)A.4iB.8iC.12iD.0作M2图如(D)所示。ABCD取结点C为研究对象,得K22=(D)A.4iB.8iC.9iD.12i得K12=(A)A.2iB.4iC.8iD.0得K21=(A)A.2iB.4iC.8iD.04.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刚架,求出系数项及自由项。EI=常数。解:(1)基本未知量这个刚架基本未知量只有一个结点B的角位移1。(2)基本体系在

50、B点施加附加刚臂,约束B点的转动,得到基本体系。(3)位移法方程k111+F1P=0(4)计算系数和自由项令i=EI6,作M1图如(A)所示。(2分)ABCD取结点B为研究对象,由MB=0,得k11=(B)A.-7iB.11iC.5iD.-11i作MP图如(C)所示ABCD由MB=0,得F1P=(B)A.21KN.mB.-21KN.mC.-6KN.mD.-9KN.m(5)解方程组,求出1=(C)A.-2111iB.65iC.2111iD.911iE.611iF.97i5.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刚架,求出系数项和自由项。解:(1)基本未知量这个刚架基本未知量只有一个结点B的角位移1。(2)基本体系在B点施加附加刚臂,约束B点的转动,得到基本体系。(3)位移法方程k111+F1P=0(4)计算系数和自由项令i=EIl,作M1图如(A)所示。(2分)ABCD取结点B为研究对象,由M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