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窕淑男》影评_第1页
《窈窕淑男》影评_第2页
《窈窕淑男》影评_第3页
《窈窕淑男》影评_第4页
《窈窕淑男》影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不要叫“我”宝贝儿窈窕淑男影评在前不久的一个“73位欧美明星评最佳电影”的活动中,窈窕淑男战胜了其他著名欧美大片成功夺冠。本剧的男主角Dustin Hoffman自然是该剧的极大亮点,拥有精湛演技的他用反串的方式酣畅淋漓的展现出了一个小人物在社会生活中的困难处境。Hoffman曾经说过他“从不把这部剧当作喜剧来看。”作为一部喜剧的窈窕淑男之所以这么成功,我想,应该正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部喜剧而已。窈窕淑男讲述了一个没什么名气的演员Michael Dorsey,为了筹钱来投拍自己室友的话剧而打扮成一个女人,化名为Dorothy Michaels,并且通过试镜获得了肥皂剧中的一个女性角色Kimber

2、ly。在出演的过程中,Michael和剧中的女主角Julie相谈甚欢,并逐渐坠入爱河。但是,由于Michael对Kimberly这一角色的成功塑造而使他被越来越多的男人追求,甚至包括Julie的父亲也是从这样的矛盾中诞生出了一个个啼笑皆非的故事。影片中,首先出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系列奇特的化妆物品,这正暗示着本片男主角Michael的演员身份。然后,场景便在表演培训课和化妆台间切换,男主角出现,他在培训课上激情四溢地讲解,在化妆台前熟练地打扮。接着是对男主角试镜场面的刻画,他多次尝试,但都因为各种原因被拒绝,屡战屡败;这交代出了Michael这一人物困难的生活处境。除了这点,这些试镜情节其实还展

3、示了更多的东西。比如一开始,Michael不用看剧本就知道是哪场戏,说明了他经验丰富。并且其中有这样一个片段,Michael在试演话剧中的列夫托尔斯泰的角色时,因为无法容忍导演让他走到舞台中央再死的这种不合逻辑的要求而气愤离场。这表现出了他直率、不迎合别人的性格,也体现了他对表演工作的严格要求和敬业精神,这与他在这之前的表演课上所说的“不出演不适合的角色”的对表演纯粹性的宣扬也是相符合的。并且,开头的配乐也非常耐人寻味。Michael在试镜和面试时,音乐总是相对低沉舒缓、音量很小,而每到展现演艺班生活时,音乐就会瞬间放大音量,进入激动振奋的乐段,节奏点也非常明显。音乐的对比正是反映了人物在不同

4、社会角色中的心理落差和心理情绪,表现出了Michael在剧组中无归属感和在学生面前具有认同感的信心,以及当他可以真诚的对待表演艺术本身的激动心情。就是通过这样一系列的细节表现,电影为我们刻画了Michael这一形象的职业、性格特点和生活处境。故事由此展开。一、我是谁?在培训班的最后一个镜头中,Michael说道:“你得工作。你没有借口不工作,没有借口,你可能失业。当我的朋友和我开始演戏的时候,那时就存在失业,现在也一样。百分之90到95的失业率,这是不会改变的。你是演员,你在纽约。没有工作,你得想办法工作。”这段话交代出了在纽约的大背景下,作为一个小演员的艰难处境,这也是电影展开的基础。如果不

5、是Michael很难找到工作,生活较为艰难,他也不会选择扮演女性的方式来筹钱。但,电影中失业这一话题的引入并不简简单单是这样的作用,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很多这个现实社会的病态。Michael由于无法找到表演工作而去餐厅做服务生。下班后,他和室友一起回家。室友提醒他今天是他的生日,可是Michael并不开心,他的脸上写的更多的是想到自己年龄继续增长却仍然面临失业处境的焦虑和忧伤。在上楼的过程中,他和他的室友发生了这样一段对话。室友说:“不要试图做伟大演员Michael Dorsey或伟大侍者Michael Dorsey,为何不试着做Michael Dorsey本人?”Michal回答道:“我是Mic

6、hael Dorsey。这有什么用?”这段对话很有意思,出现了好多次Michael Dorsey这个名字。可是Michael这个人到底是谁呢?Michael的回答其实也可以看出,他只知道我是这个人,却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或者说在Michael的意识中,自我的本质已经模糊,自我是通过职业来确定的。没有工作,这一切都失去了意义。即使我是这个人,但是没有工作,还是无用的,没有意义的。室友的这两句话应该会让这个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都感到紧张。我们到底是谁?我们是不是都在努力试图用一个职业来代表自己?我们是成功的科学家xx,是著名的演员xx,可是最本真的我们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无法探知到答案。因

7、为随着这个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越来越被商品化。每个人都只是被贴上了商品的标签,医生还是老师,歌手还是主持人,成功还是失败。社会学家涂尔干将现代社会看作是一个由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和个人意识的扩张为标志的有机团结社会。可是在我看来,从某种层面上我们却越来越相同,商品化的我们逐渐丢失这种差异性和自主性,或者换句话说我们只是不同的商品,但我们也相同的只是商品罢了。所以,一旦让我们能够得到认同的职业标签消失,也就是失业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是无比的焦虑和精神上的脆弱状态;我们拼尽全力去让我们不至于落到这样一个处境之中,我们处在对“失业”深深的恐惧之中。Michael在电影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我不相信世界上

8、真的存在地狱,但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失业。”这里用失业和地狱相喻,不也很讽刺的说明了这点么。电影的另一情节也有相同的体现:在经纪人的办公室里,Michael对他的经纪人不为他安排工作的行为进行诘问。在他们争吵的过程中,经纪人把“No one will hire you.”这句台词重复了三遍,也正是这句话最终刺激到Michael而使他做出扮演女性的决定。虽然,这样的情节设置是为了后面故事的开展,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Michael不轻易屈服的性格特点。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一种讽刺:对人的辱骂就是说他找不到工作,人们必须通过工作去找寻自己证明自己。在现代社会中,失业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焦虑感,工作成

9、为了人们找寻自我的标尺。这到底是好是坏呢?宗教使人们建立起了勤奋工作的信条,但是工作又使得宗教在遇到物欲竞争的矛盾中失去继续维持下去的力量。人们总体性的劳动给现实世界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可是人们的精神世界却不是充裕的而是缺失和空洞的。我们是否应该试图在工作之外,找到更本真的自我所在呢?这个本真的自我会是什么呢?是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还是高度自主的个性生活呢?二、不要叫我宝贝儿“变装”是该片的重要情节,其背后所反射出的美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两性关系也自然是不可能被忽视的讨论话题。在影片拍摄的年代,美国第二次女权运动的思潮仍在蔓延。美国的女性对于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地位有了新的认识,积极争取平等的生

10、活和平等地享受一切的权利。但传统主义仍然存在并与之相抗衡,平等权利修正案未能得到通过便是这种抗衡的牺牲品。这两种思想的矛盾在窈窕淑男这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Michael第一次变装成Dorothy是为了试镜一部肥皂剧的女院长角色。从导演和Michael在面试时的争吵可以知道,这个女院长Kimberly应该是一个具有威胁性的女性角色,由此来表现出“权力让女性男性化”、“男性化女性的丑陋”等主题。所以,我认为,这部肥皂剧原本想表达出的并不是Dorothy最终所表现出的对于女性勇于展露自己个性的宣扬,反而是一种传统主义思想下的对于这种“男性化”的女性角色的讽刺。肥皂剧中“男医生和多位女护士之间的

11、关系”、“劝说一位饱受丈夫虐待的妻子继续忍受”等情节的设置还有“别把我当作一个女人,而是一个人”的台词安排都反映出了这一点。电影中还有很多地方都表现了女性仍处于弱势的社会背景。比如,Dorothy两次打出租车的情节。第一次,拎着很多购物包的Dorothy差点被一个男人抢走了自己叫过来的出租车。第二次,Dorothy先是用伪装的女性嗓音召唤出租车,但出租车飞驰而过,他在改变了声音后,出租车就猛地停了下来。看到这些情节时,很多人都会忍不住发笑,但是想想这样的矛盾现象背后所蕴含的不正是女性因为“力量弱小”而被社会轻视的可悲情境么。还有一处,是在Michael参加晚宴那段情节中。那场晚宴的第一个镜头是

12、在富丽堂皇的聚会大厅里,一对男女宾客聊着天。男宾客称赞女宾客的眼部整容手术做的很成功,效果很完美;而女宾客则回答说:“我一周都不能眨眼,真的。”虽然,不知道导演设置这样一段对话的真正用意如何,但是我认为它反映了一个真实的社会现状:那就是女性为了迎合男性审美而付出大代价去做整容手术。也许,我对于这个情节的理解可能有些偏激,有些上纲上线,但是我觉得女性接受整容手术的现象本来就值得深思,这到底是女性对自己容貌改变的自主权利的反映,还是男性审美视角霸权的一种体现?电影中可以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关系的主要有两对:导演和Julie以及Michael和他的好朋友Sandy。Michael虽然很不满导演对待

13、Julie的方式,可是他其实用了相同的做法来对待自己的好朋友Sandy。在这两对男女关系中,男性并不认为自己应该对另一方作出任何承诺,于是他们对另一方敷衍欺骗,完全不在乎女性的感受。比如,导演不在乎Julie是否真的需要零食并周旋于多个女人之间,Michael屡次忘记和Sandy的约会并用各种谎言搪塞。这都反映出了女性不仅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没有取得平等的地位,甚至在男女私人关系中也处下风,往往成为被忽略感受而受到伤害的一方。Michael作为一个男性对待女性朋友的做法和他作为Dorothy时所表现的女权精神是极为不同的。Michael扮演的女院长Kimberly正如那个女制片人所评价的那样“是展

14、露自己性格的第一位女性角色。”Michael巧妙地改编了剧本,他所扮演的Kimberly在剧中教导医院中被男医生侵害的女护士拿出武器保护自己,鼓励被家暴的妻子站起来反抗施虐的丈夫Michael所变装成的Dorothy越来越受到关注和观众们的喜爱,并作为女性解放者登上了众多著名女性杂志,获得了演艺事业上的成功。在变装前,无论Michael的演技多么精湛,试镜多么卖力,他始终都默默无名,无法成就自己的演艺事业;可当他变装后,这一切就改变了。Michael作为男性演员的失败和男扮女装的成功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不仅体现出了社会对于特别、个性的喜爱,也说明了他所扮演的Kimberly所反映出的解放女性特

15、点迎合了大众。大众被这一形象所影响和鼓舞,更多的女性想要成为像Dorothy一样被解放的女性。这正是当时社会中女性主义思潮蓬勃生命力的体现。电影中还有一处细节刻画也同样反映了女性主义思潮。在片场里,导演称所有女性工作人员为baby、sweetheartMichael对此非常不满,并义正言辞地跟导演说“不要叫我宝贝儿,叫我Dorothy。”虽然只是对于称呼的要求,但所宣扬和体现的其实是女性对于获得尊重和获得个人人格认同的渴望。她们也应该像男性一样被称呼名字,而不只是一个没有差异的代号。可以说,在影片中,Dorothy是一个男性和女性特点共同融合而成的形象。这让我联想到了盛行于美国上世纪九十年代的

16、酷儿理论。在对男性女性二分结构提出挑战的方面,酷儿理论和该部影片有高度的契合。不过这应该不是意外,而应该是一种在不同时代延续:在影片拍摄的八十年代就已经出现,并在九十年代成为被广泛提及的思潮的体现。酷儿理论跨越性别尊卑顺序,致力于打破性别的二分结构,为九十年代的美国女性在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地位等问题上提供了很好的启发。酷儿理论的代表人物巴特勒还提出了性别表演理论来揭示性别的建构机制。她认为主体的性别身份不是既定的和固定不变的,而是表演性的: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或模仿某种性别,通过这种不断重复的扮演或模仿,个人把自己构建为一个具有这一性别的主体。性别不是我们“是”,而是我们“做”的东西;性别是被建构出来的,是可以被选择的。Michael成为Dorothy的这种易装行为不也正和这个概念有某种层面上的类似么。Michael通过扮演和模仿一种行为规范,而建构出一个女性Dorothy。虽然该部影片反映出的一些思想和酷儿理论从某种程度上说具有着相似性,但是影片中有一些观点却是与之背道而驰的,比如影片其实是承认男女在自然规定性上存在着差异。Julie的父亲在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